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地理教学 >建模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学术

建模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4406 浏览:118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众所周知,数学模型就是构成数学概念的基础.也是对数量关系与形态的概括. 同时数量关系与形态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中笔者针对数学建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渗透

一、数学的基本概念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段题型单一简单,所以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作用. 其实在数学建模中,数学是数形结合的工具. 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的数学概念,从实际问题出发,从抽象角度提炼. 让学生将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扩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数学,能将繁琐的数学问题简化,对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初中生虽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却很难准确地给数学作出定义. 但是初中生却能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数学,利用好数学. 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数学,也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数学. 如果教师能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存在,就能帮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数形,理解数形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那什么又是数学呢?它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 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有一个例题: 如图所示,小马从点A出发到河(用直线a表示)边的点C去喝水,然后回到点B,点C定在何处,才能使小马走的路程最短?在解决这道例题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想在直线a上作一点C,使AC + CB最小,求点C的位置.
引导学生回忆‘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之后问学生,如果将AC + BC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a又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利用轴对称图形基本性质就可以实现AC + BC转化成一条线段,本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们也纷纷作出了解题图形. 这就是数学建模的一个过程,数学本身是一种工具,它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udooo.com

为主的学习体系.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建模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化的视角来引导学生审视数学的内涵. 同时,数学建模的有效利用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 自主交流探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富有主动性与个性的生动过程.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归纳,力求每一名学生都能构建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理念. 建立数学理念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挑战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的基本应用

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仅仅是一碗水,与其给学生准备一桶水、一江河的水,不如引导学生找到水的源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与审题思路,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时候,学生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些吃力. 我展示了这样的例题:某家报社的报纸每份0.25元,每次发放12万份,检测设每份提价0.01元,发行量就减少4000份,如果要使报纸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3万元,那么每份报纸的最高提价是多少?学生们开始对这样的例题有些茫然,我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检测设每份报纸提价是x元,则每份报纸的售价就是(0.25 + x)元,那么销售总量为(12 - 0.4·x/0.01)万份,从而得出(0.25 + x)(12 - 40x) ≥ 3,最终解得x≤ 0.05,也就是提价不得超过0.05元. 接着我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解答一次函数例题,引导学生们有目的地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们经历了、实践了,也就领悟了函数的概念,初步形成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基础. 其实,在课本中有很多可以深度发掘并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学生学习之中的例题,教师只要精心的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与数学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思考,并结合实际记录的数据对猜想进行分析. 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数学模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质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参与构建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教师引导主动的完成构建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注重建模思想在学生学习意识中的生成与运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模型的建立就是数学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抽象难懂的学科,而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转换变成简单数学概念的学科. 通过数学模型的有效生成,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强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解析数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增进学生建模思想教育,完善学生的良性思维拓展,提高数学分析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奚秀琴. 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生长绘. 浅析一条数学建模的中考好题[J]. 数学大世界(初中生数学辅导版),2009(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