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运用多元评价 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

运用多元评价 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5026 浏览:141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它决定了一个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高中阶段,为了达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但是据笔者在本校范围内的调查,基本无人达标。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今网络游戏和电视占据了学生课余大部分时间,甚至有些不健康的书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学业负担重,很多教师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没有相应的具体评价方式,这些因素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无法提高。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课外阅读的评价方式上想办法,寻策略。

一、 以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因。高中学生虽然将要步入成年,但是心智尚不成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所以奖励学生阅读的最好办法就是真诚的评价语,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能让学生感受到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走进书香弥漫的世界,与名师对话,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做到想读书、乐读书。
“评价”如今已经成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词。同样,“激励”也会让教师的评价更加丰满。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激励,会始终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的学习状态。在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课外阅读被安排在课后独立支配的时间里进行,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在读书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有效评价。对此,笔者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碰到学生作文中出现引用新颖的课外阅读素材或内容时,会把文章制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展示或者印刷成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都很期待自己的名字登上“光荣榜”,这无疑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好的激励。当然,得到这种待遇的只有少数学生,对大多数学生,笔者采用交流互动的激励方法,也就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反馈表或者摘录本后面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如有一次,一学生摘抄了一则舒婷的《落叶》片段:“树却应当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为向天空自

摘自:论文查重www.udooo.com

由伸展/我们绝不离开大地。”笔者写了这样的评语:“能摘下这么美的诗句,说明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能不能动动脑,想想它的意蕴是什么,或者想想可以用到哪些话题当中去。”学生在评语之后又附言:“可用于《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的话题。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一种为目标而奋斗的执著精神。”这样一个书面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敢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就会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饶有兴致地去学习了。
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偶尔会提及一些课外阅读涉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能及时发现、及时鼓励,抓住这一契机进行补充与拓展,不仅能够肯定该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加该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拓展全班同学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有一次在上诗歌赏析之炼字课的时候,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苏轼的诗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句诗中的两个字“扶”和“失”,于是笔者就借此机会,一方面肯定了该学生的阅读面广泛,另一方面把有关此诗句的典故介绍给了全班同学,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炼字的趣味,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 以导向性评价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益,必须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的过程是不需要教师干预的,而且也无法干预。事实上,这样放任学生去阅读,效率非常低。所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笔者在每个学期之初都会为学生开一张书目单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并在期中、期末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或者在每次放检测前,确定一个课外阅读的主题,比如在2010年暑检测,笔者就确定了世博主题。
为让课外阅读有一个明确的导向,笔者制订了《课外有效阅读手册》,表1所示为手册中需要学生完成的部分。
“主题”主要是根据每周的阅读教学内容制订的。如在上食指的《相信未来》时,笔者确定了该周检测日的阅读主题为“中国近代诗歌欣赏”。学生摘录了舒婷、海子等诗人的诗作,丰富了阅读视野,提高了诗歌感悟能力。
不同的学生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之中,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引导。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并给予恰当的引导与评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次,课外阅读主题是“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内容,一学生在笔记本上摘了一份只有寥寥数语的菜谱。笔者课后找到该生谈话,发现她喜爱烹饪。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其兴趣爱好的衔接点,引导她把对烹饪的热爱和写作结合起来。结果,该生写出的文章比她以前任何一篇文章的水平都要高。如果那时没有正确的导向性评价,只是简单粗暴地写上“不认真”的评语,不仅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三、 以形成性评价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评价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内容和水平限制的阅读方式,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阅读过程中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及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是无法通过定量的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后给予一定的形成性评价。平时批到一些学生写的优秀的作文,笔者便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张贴,然后让学生学习借鉴。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笔者会让学生翻出自己的摘抄本,试着把自己的摘抄或者感悟应用上去。如有一学生非常喜欢史铁生,笔者便指导该生把这一熟悉的素材用到不同题目的作文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该生不仅能自如地运用这一素材,而且会带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 以学业终结性评价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学业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测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新的评价理念下,评价工具应该是形式多样、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
高三学生都知道,语文考试的题目在课文中是找不到的,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是课外的。课外阅读已经渗透到考试中去了。如果能让学生明确感受到课外阅读能在测试或考试中发挥作用的话,就会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投入,那么学业终结性评价就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业终结性评价,把测试与课外阅读的内在纽带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力。如有一次,语文测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是欧·亨利的小说,一学生得分非常高,笔者就让他谈谈感想,他说这与他平时自己喜欢读欧·亨利的作品及有关欧·亨利生平、思想的文章有关。还有一学生,每次考试,文言文部分的分数都很高,这也与他在课外喜欢阅读一些古文如《论语》和《古文观止》有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