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学中哲学观点

高中生物学中哲学观点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7759 浏览:319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体系中蕴含着诸多辩证思想,在教学中挖掘这些思想,坚持用哲学观点来指导教学实践,应当成为生物学教师的一种教学观念。
1 对立统一观点

1.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两种激素的作用是相反的。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两种激素拮抗作用的结果是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的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结果是促进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促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的含量升高。通过激素间的相互拮抗作用,共同实现对糖代谢的调节,使血糖的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1.2生长素与乙烯之间的作用

植物的落叶与离层的形成有关。有研究表明,离层的产生与生长素有一定的关联。植物的叶片在发育时,产生大量的生长素,由于近叶片端的生长素的浓度比另一端高,因此不会产生离层。当叶片老化后,产生的生长素会逐渐减少,近叶片端的生长素浓度比另一端低,叶柄的基部便会产生离层。这是由于生长素浓度降低,会促使离层带的细胞产生乙烯,从而导致细胞产生酵素,水解纤维素和中胶层的果胶,产生离层使叶片脱落。综上所述,与植物叶片的脱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乙烯,这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内因、外因观点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是容易理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的,故仅举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需要温和条件等特点。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内在因素,但要使酶发挥其催化作用,外界环境条件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将人体的胃蛋白酶放在碱性环境里,它就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将其放在pH为1.8、温度为0℃的环境里,它也照样不会发挥催化作用。由此看出,外界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满足了环境条件,酶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高中生物学中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生物进化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破坏等都与外因和内因的原理有关。
3 一分为二观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既有利又有弊。以基因工程为例,基因工程的成果在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这是基因工程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利的一面。但基因工程却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如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1)转基因植物会演变成为农田杂草;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2)基因飘移到近缘野生种;
(3)影响自然生物类群。
食品安全主要指转基因食品带有的毒性以及过敏问题,这两种不安全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4 运动及发展观点

4.1遗传信息在亲子两代问的运动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DNA之所以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它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能在亲代和子代之间进行传递(运动),1个亲代DNA分子自我复制,产生2个DNA分子,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传递给子代,子代的受精卵在后代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DNA分子上的基因进行表达,使子代和亲代在性状上表现相似性状,即DNA(遗传信息)——mRNA(遗传)——蛋白质(结构或功能蛋白)。这说明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进行着单向运动。

4.2群落的演替

从无中生有到万紫千红反映了群落的总体演替过程。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如果群落的结构遭到破坏,可能会导致一些生物种群消失,就会有其他的生物来占领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其他的种群繁殖起来,因此群落是一个不断的自我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是一种发展中的稳定。伴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就是群落的演替(运动)。
群落的原生演替(一级运动):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毁坏了的地方发生的属于原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上的演替,它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
群落的次生演替(二级运动):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尚保留,或者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在这些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比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次生演替的形象表达。
群落演替的根本动力是自然选择,运动的结果是促进群落向前发展,群落的演替既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便发展到顶极它还会发展,运动无止境。
5 量变质变观点

5.1从二倍体西瓜到四倍体西瓜

1939~1949年期间,日本的生物学家木原均通过潜心的研究,培育出来一种同源多倍体的三倍体西瓜。培育的过程大致是:首先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二倍体西瓜,使其成为四倍体西瓜。然后以四倍体西瓜做母本,另取普通的二倍体西瓜做父本进行杂交,这样在当年的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结出了三倍体西瓜的种子。翌年将三倍体西瓜的种子与普通二倍体西瓜的种子间行种植,将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以三倍体西瓜。由于花粉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的发育,这样就使得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成为三倍体的无子西瓜。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后代是三倍体西瓜,而三倍体西瓜是不育的,因此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产生了生殖隔离,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普通二倍体西瓜的2个染色体组通过加倍,成为4个染色体组,这就是由于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导致的质变——四倍体西瓜的形成。这种同地爆发式的物种形成也揭示了量变导致的质变。

5.2人体的肤色从白到黑

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n,以两对等位基因为例,在完全显性、且无互作的情况下,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2,即9:3:3:1,但这个比例不是绝对的,还会出现15:1、9:7、12:3:1、9:3:4、9:6:1.13:3等性状分离比,产生上述分离比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相互作用。其中15:1这个性状分离比中的15,就是显性基因的累加作用导致的。人类的皮肤颜色就是基因累加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显性基因的数量越多,皮肤的颜色就越深,反之就越浅。例如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结婚,其后代是中间颜色的肤色。若两个中间肤色的人结婚,他们孩子的肤色将会如何呢?按照基因累加作用原理,在15个个体中的黑色又不尽相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最黑,AABb(或AaBB)的个体较黑,AAaa(或,aaBB、AaBb)的个体表现为黑色,而Aabb(或aaBb)的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个体表现为浅黑色。只有aabb的个体才表现为白色。因此通过显性基因的累加作用,就会使得皮肤的黑色越来越重,而aabb是通过隐性基因的积累实现的,因此通过显性基因的积累由白色到黑色,又通过隐性基因的积累则由黑色到白色,这就是肤颜色中的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辩证法。
6 肯定、否定观点

6.1小麦的生命周期:小麦→种子→小麦

这是恩格斯例举的一个关于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典型例子。小麦从受精卵开始进行个体发育,直至性成熟又进行减数分裂,通过减数分裂,一个大孢子母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四个花粉粒,每个花粉粒中有2个精子,其中的1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又形成新的受精卵,另1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新的受精极核,由新的受精极核发育成为新的胚乳。新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发育成胚。由胚、胚乳和由珠被发育成的种皮,共同构成种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又长成新的小麦植株。由此可见,新形成的种子是对原小麦的否定,而新小麦又是对种子的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周期性的重复,新的小麦集中了新配子中的遗传基础,因此与原小麦相比又赋予了新的涵义。

6.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

在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即在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这时膜处于极化状态。如果在膜的某一部位给予适宜的刺激,该处的极化状态就被破坏,这叫去极化。在极短的时间内膜内电位会高于膜外电位,也就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形成了反极化状态。紧接着,神经纤维膜又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这叫做去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过程。从上述可以看出,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对静息电位的否定,当动作电位完成后,又恢复到静息电位状态,这是静息电位对动作电位的否定。通过不断的肯定、否定,便实现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7 普遍联系观点

7.1从微观上看:细胞内三大物质代谢的联系

细胞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在代谢上存在着密切联系。蛋白质向糖类的转化:蛋白质通过分解代谢产生了单体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丙氨酸,使得氨基酸转变成为丙酮酸(糖类),丙酮酸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二碳化合物,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脂肪转化成为糖类: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首先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生成的甘油可以直接进入糖酵解,从而进入糖代谢途径。脂肪酸通过脱氢(氧化)过程生成二碳化合物,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糖类也可以转化成为蛋白质和脂肪:丙酮酸也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进而生成蛋白质;糖代谢中的二碳化合物也可以生成脂肪酸,然后再生成脂肪。上述事实说明,细胞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是通过相互转化密切联系的:三大物质之间虽然可以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并且是相互制约的。比如糖类和脂肪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大量转变成为脂肪。而这些转化还存在明显的差异,糖类可以大量地转化成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地转化为糖类。

7.2从宏观上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山不能存两虎”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关。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的循环运动,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生动描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密切相连的:
(1)从时间上看,二者的发生具有同步性,即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2)从二者功能上看,能量的固定、贮存、转移、释放和利用等能量代谢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而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