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生物教学 >道德建设对成长作用

道德建设对成长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17692 浏览:813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和大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观树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大学生成长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阐明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道德建设;新时期;大学生;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迅速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重要方式。他们暴露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环境下,因此,他们具有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奋努力,报效祖国,怎么写作人民。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少数大学生在社会中消极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和社会主义主旋律不和谐的思想道德观念。

1.重个人,轻集体和他人

个别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过度关注个人得失,忽视社会、集体利益;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往往见利忘义;看重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甚至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都不感兴趣,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将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浪费殆尽,有的痴迷于网游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考试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在某大学期末考试期间,就看到学校的广告栏里赫然张贴着有偿做写作教程的广告。考试能够蒙混过关是一种荣耀,有的连社会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都是抄袭或写作方法。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个人需求,忽视双方义务和责任。对政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udooo.com

治活动更是不感兴趣,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

2.没有树立完善的是非善恶标准

个别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且对于道德现状缺乏认识和思考,使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受多元化影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发生脆弱扭曲的潜在危险;有的大学生虚荣心很强,不想接受他人约束,并且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待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因此,在缺乏正确思想引导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把握善与恶,是与非的标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检点、庸俗的举动反而被看作是“潇洒”,对道德、纪律的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由于不注重道德修养,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在树立正确道德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或者说在道德培养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这里有主客观的原因。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距离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

1.客观原因

李长春指出:“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使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从国内环境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反映在道德建设领域,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看,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交网络、微博的迅速兴起,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影响更为巨大,既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播,同时也为各种信息蔓延提供了新渠道。”此外,社会不公正现象使个别大学生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对于原有的正确的道德观产生疑问,甚至道德观发生倒置性变化;除了社会风气的影响,还有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偏颇,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存在,使得家长对于子女过分溺爱,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传统道德观念淡薄,养成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变相地引导孩子高消费,养成了讲排场的坏习惯。

2.主观原因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长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过苦,成长过程中缺少坎坷和困难。高尔基说过: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磨难是难以培养坚毅的性格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往往比考试成绩、比才艺、比能力,而品德的优劣却很少有人关注,舆论的导向也趋向前者。谁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了,谁的孩子比赛获奖了,特别令人羡慕,而谁的孩子能吃苦,能助人为乐却不是人们的谈资。这种话题已被严重边缘化,更不能成为舆论的导向。这种忽略品德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倾向于急功近利,对于长远发展所必须需的品质的养成重视不足,这就导致出现了个别大学生道德品质不够高尚,甚至触犯法律的后果。

三、道德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1.加强道德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构成

道德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包含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它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了人生态度和社会道德,是一个与民族文化联系极为紧密的人文系统范畴。在校大学生对于有关道德领域知识的学习,必然要涉及古今中外文、史、哲的相关知识。过去教材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同思想道德观点的知识相互印证,相互贯通,可以有力地促进大学生丰富知识,明辨是非荣辱,加强自身修养,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自觉的行动。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来说,要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使二者相得益彰。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潜移默化的途径,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积累理论知识。校园内各种社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理论学习和校园生活,拉近了抽象理论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运用,促动大学生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道德观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思考专业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综上所述,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二者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使知识技能和道德水准得到相互促进和提高。

2.道德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实践能力一方面需要客观环境的养成,另一方面要依靠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大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大是大非,敦促自己时时自省自律。古人说:“每日三省呼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律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在良好的道德观的养成中必然会养成自律自省的习惯,时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力。
加强道德建设,重在实践、重在知行合一。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脱离实践的教育、只说不做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会对校园文化造成负面的影响,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道德水准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从生活细节抓起,注重行为的示范效果,对于树立较高的道德水准有着重要而明显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旷课、迟到、早退、自习室中喧哗、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上奢侈浪费、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种种违纪行为与不文明举止进行教育整顿。
参考文献:
王羡农,韩瑞英,齐明远.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作者简介:陈淑华,1962年11月出生,女,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级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