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生物教学 >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

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22251 浏览:975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电子传媒已然深入到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文学现状。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则具体表现为文学经典生成方式、认知模式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的缺失。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学经典生成方式的改变,文学经典认知模式的异化,并对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作一番探究,力图解析出形成这样现状的深层机理。
关键词:网络时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生成方式认知模式
1672-1578(2012)06-0058-01
中国现代文学的脚步走入到20世纪末,她所身处的环境已然不同与传统文学的历史背景。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国度的文学,现代文学的血液中既有历代文人的辛勤浇灌,使得其内涵和意蕴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更多地涌动着崭新时代人们的思维、理想。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兴媒体和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背景。

1 文学经典生成方式的改变

1.1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载体,就其本质而言,中华文化中信息交流和文学作品的传播活动就是这个特定文化集体中社会信息在内部流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任何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都离不开媒介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与手段的发展深刻影响了文学经典传播方式和生成方式的演变。“正是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我们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1.2网络时代的到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巨匠,他们与世界各国的伟人们共同构建起世界文化的大厦。通过对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展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视。当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网络时代后,电子传播逐渐开始影响到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
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现代文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作家个人的人生际遇、特定时代的命运之间的特殊联系却是无法割裂的。“在这些经典作品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时代无数文化的先驱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而凝结成的‘现代人’的精神风范——个性意识、独立原则、自由精神、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等等。”正是深蕴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价值使得这些作品获得了永恒,然而这种价值的发现与挖掘、以及最终的认定往往是耗费了较长的时间跨度。而网络时代的悄然降临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首先夺取了被文化精英掌控的话语权,却未能同时取得文学经典的价值内蕴,使得网络时代文学作品出现空心化的发展趋势。

1.3阅读方式的改变

纵观网络时代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传统的纸质书籍开始被边缘化,以电子书籍为主流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要阅读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在为人们提供最够便利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使得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同时实现二者的积极互动,进而使得作品成为作家和读者、批评家共同参与研讨的对象。这一全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加速了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得流行阅读和快餐文化开始盛行,文学作品被消解为单纯的感官刺激,背离了精神愉悦和心灵冲击的文化价值。

2 文学经典认知模式的异化

网络时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抵达了文学的前沿,他们的作品流光溢彩,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实现了全球化语境下独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文明。在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在不断的扩大,网络也在逐渐的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以全新的辐射方式逐渐改变着更大范围内人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就文学经典作品而言,人们对其认知模式的异化也主要是缘于这个特定时代的影响。
诚如柏拉图所说:“一切认知都只是作为再认知的认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文学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构成,不仅彰显和反映着特定时代的使命,她也似乎更应该承担其再认知的认知。就文学创作来说,作家将自我生命体验中留存的丰繁而又渐渐被遗忘的精神遗存,融入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孕育中。
文学经典认知模式的异化表现在两个互为表里的逻辑层面上。首先,网络时代的来临时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剧烈变化的,而现实生活中中国社会对文学又充满着渴望。迅速变化的社会使得现代人无法想过去那样潜心去阅读一部作品,这就使得作为文化精神象征的文学失去了她曾经的神圣地位。其次,我们也看到“信息化社会里作家创作形成了新的分流:都市写作、网络写作、身体写作都拥有自己的大批读者,而网络演变成新媒体对社会大众关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网络为差异化的作家和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不仅为文学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作品的呈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使得文学的世界变得更为复杂。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存在,网络时代的文学经典已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她已然化身成为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印记。
参考文献:
芈岚,官蒙.论网络全球化中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
付静.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4):12.
[3]王瑜,刘铁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07.
[4]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陆丽霞.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的解构[J].改革与开放,2010.14.
作者简介:李岚(1982-),民族:汉,籍贯:四川仪陇,职称:助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