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财政税收 >> 财政研究 >关于实践能力论会计电算化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

关于实践能力论会计电算化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20796 浏览:866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3)03-000-02
摘要 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对我们日常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否引导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会计电算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会计电算化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现,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做保障。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人才实践 课程体系 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逐步普及于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网络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以日俱增。通过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工作,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此目标提出多年来,几乎没有高校修改会计学专业及所有专门化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一、社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培养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财政部早在1994年就印发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6年又印发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2000年,力争达到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等基本核算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到202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我国也要制订总体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90%以上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有40%-45%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有20%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这一切,意味着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包括校外实习)。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喜欢动手能力强、有条理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强化实践教学是彰显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的需要,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第二,加强专业外语(双语教学)和计算机课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企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能够掌握良好的外语阅读与应用能力和通晓计算机知识的综合性会计人才,因此用人单位迫切需要高校在会计教学中能够不断加强专业外语(双语教学)和计算机类课程。
第三,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综合能力。随着会计电算化人员工作环境的变更,会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拥有的责任对于会计电算化人员将更为重大,问题复杂性也升级。所以,会计电算化人才除了上述特质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要想成功,还要具备很好的综合能力,同时兼备信息技术加工与产生会计信息、应用信息与沟通协调和能为相关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特征

即使高职高专课程与中职课程和普通教育课程在性质作用以及总体框架上本质不存在区别,但因为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不同,在本质特性上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中职课程。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一)适应岗位的职业性

课程培养的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一般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中采用的软件以及业务内容大部分出自于实际工作,日常教学仿真实训岗位,项目实施选取的是真实的工作项目,顶岗实习从事岗位工作,一切围绕职业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根据岗位群(会计电算化、涉税、财务管理、审计等)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明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教师要确定教学内容。

(二)课程设计的实践性

它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工作中所发挥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变成实践知识,才可能怎么写作到行动中去,所以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就成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在要求。所以,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是以实践知识为主的课程,实践性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显著特征。
(三)课程实施的个性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文化背景相异,经济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差距较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各校的教学实际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统一的教学计划及大纲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实施需求。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程培养中,应探究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教学的成功的意义。

(四)课程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是高职高专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等在课程研究中都凸显了这一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也采用模块化结构。一个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课程均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或体现一种知识、一种技能、一种方法,或与相关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相结合,组合成更大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模块课程。模块课程包括学生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而会计电算化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理论提升——实践的一个不断反复过程。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具备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知识。要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足够知识,那就需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中增加计算机的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相关课程。单有计算机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学知识融合起来,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置相关实验。这样不浪费上课课时,力求做到巩固会计学专业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对会计信息化有一个感性认识。“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构建也应团结在会计电算化应用需求,依据信息前沿技术以及市场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关键以培养职业能力、工作实践为主线,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课程体系构建应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历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其中一大部分是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报税岗位,只有小部分毕业生担当审计岗位或管理岗位。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该打破过去常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应遵照市场需求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以知识应用课程为核心内容,将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项目。

2.课程体系应以项目教学法基础上再次调整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一起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采取的教学活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从项目教学来看,项目围绕着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的重要学习目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摸索结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自己寻找到学习兴趣,而且还得到锻炼,加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项目教学法,应依照会计电算化专业各门课程的特色,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各门课程进行再次调整,结合教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且将其发展成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真正做到实践与教学紧密关联。

3.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体,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专业有自己特有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时,应以职业能力为主,从职业考察出发,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我们在进行专门课程的构建时应首先确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有哪些专业技能,然后依照会计电算化技能点的培养要求,修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为课程的教材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来产生以能力为重点、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理论上来说,各门能力技能课程内容都应配合相对独立的学时,显示其职业岗位性。

4.课程体系应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目标

构建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模块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教学的过程当中,适时合理多安排基础、财务和成本会计实训,让学生在学练结合,这样既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又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每周两节理论讲授,四节上机实训。在所有专业课程学完后应及时安排会计综合实训,实训课程应分岗位实施,依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流程安排岗位,一段时间让学生定期进行岗位调换。实训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同步运行,实训结果可以相互验证,使学生明白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所学的各种会计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校内实训完成后,还应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到企业进行校外轮岗实习,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了解做会计电算化工作,为其毕业后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5.课程体系应与资格证书衔接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每个有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单位对人才评价及需求的重要筹码,各种会计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等都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的“通行证”。因此,教学时应设计以“学历教育与考证相关联”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与就业市场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岗位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上生存。总之,会计电算化依据会计职业特点,联系学生就业岗位,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强化教学效果,使其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如表1)
综上所述,如图1专业知识与能力框架图所示,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的学生时,要从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知识应用的实际出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和市场需要的新型会计电算化人才,但这一教学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高校教师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最终目标进行教学体系建设。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 编号:2010JGB096《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课程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杨晓丹,李雄飞.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朱丽,黄进龙.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商场现代化.2011(5).
[3]何春艳.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中国集体经济·上.2008(6).
[4]王永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