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音乐教学 >简析创设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魅力课堂

简析创设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魅力课堂

收藏本文 2024-03-29 点赞:14022 浏览:592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设情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怎样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要因学生的情况而定。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一、重视创设语言感染的情境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时候教师会忽略课堂“揭幕”阶段的重要性,多是以“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直接切入文本。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开门见山”过于简单,难以引起他们听课的兴趣。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是语文情境教学开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语言表达的特长,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和诗意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情境。
如在教学《绿色蝈蝈》时,我说:“同学们,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还记得夏夜里在草丛间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等,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了解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的生活情趣,它们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教师一边深情述说,一边播放蚂蚁、蝴蝶等相关视频画面。诱人深思的语言,摄人眼球的动画,一下子牢牢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兴趣盎然,课堂充满活力。

二、适当创设感官刺激的情境

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教授的话一语中的,指出了语文阅读中体验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创设适当有效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文本的精彩之处,教学才能使学生眼中有美,心中生情。
《再别康桥》是一首极具画面感、色彩感的送别诗。康桥特有的景象,是令徐志摩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但是,康桥到底美在哪里?到底有多美?单凭诗歌的描述是难以让学生有认同感的。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诗歌特有的意境,精心制作了画面优美的康桥风景图,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神游于情境之中。然后再以诵读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诗情画意的剑桥校园。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徐志摩那“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的不舍之情。

三、经常创设促进探究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中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它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授课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习课文、感知文本,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等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驿路梨花》时,我精心设计了这一课的对话教学。我选择在梨花盛开的季节里执教。那天,我拿着一大束水灵灵的梨花,问学生:“这些梨花美吗?美在什么地方?”接着引出课题,请学生们看题目,我又问:“课文的梨花长在什么地方?”“驿路。”“谁能说说‘驿路’是什么意思?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学生的表情有些困惑,我因势利导,说:“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肯定发现了一些问题,大胆地说出来。”有的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写花,而是写人。”有的说:“哈尼小姑娘其中一个叫梨花,长得很美。”还有的说:“写梨花的地方只有几处,其余的写了很多人。”此时,学生积极思考,我以对话引入,以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如:课文是刻画一组人物,展示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而开头却写群山高、大、美,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能否删去这一段?“我”和老余借住小茅屋,猜测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作者不一步到位写出屋主人是谁?……这一堂课,我创设了一个对话的、开放的、探究的、感悟的、快乐的情境,学生对课文学习就有了一种亲近的感觉,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智慧、才能,从而形成了高质

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udooo.com

、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四、适时创设学习活动背景的情境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体验性。学习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悟,即强调“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
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我就别出心裁,带领全班学生参观、考察在学校附近的类似于赵州桥的单孔石桥。参观考察时,我指导学生测量全桥长度、桥面宽度、人行道宽度,计算大拱的跨度;引导学生观察,远观大拱像什么,桥栏的柱头有什么特点,桥栏用什么装饰,整座大桥和四周的景物如何配合。参观回来再学习这篇课文,讲到石拱桥有什么特征时,学生脱口说出桥洞成弧形,像弯刀;问课文中重点介绍的赵州桥具有什么特征时,全班学生畅所欲言。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学生已在实地观察,结合阅读文本中深刻透彻地掌握了。
在语文课堂中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更积极、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才能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魅力课堂的乐趣。
(责任编辑陈剑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