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音乐教学 >对策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不足分析和策略

对策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不足分析和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10407 浏览:371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做了基本分析,指出在高职院校难以开设“数学文化”的问题所在,同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了基本分析,并针对这“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文化 课程开设 问题 对策
“数学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已被越来越多教育者所共识。但目前除少数院校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没有开设“数学文化”课程。要真正把“数学文化”课程纳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实现“数学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数学文化”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文化”课程意义认识不足;

目前在高职院校数学文化课程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数学文化课程还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系列。究其原因,从本质上说对课程作用与意义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学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教育功能。从客观上说对一个非“传统”课程的接纳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开设了这门课程的院校和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有体会:做为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它以新颖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启发和活跃了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新的收获,在素质教育中作用明显。

2.对“数学文化”课程内容了解不足

“数学文化”课程是一门站在数学平台上,以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数学精神、数学美、数学趣闻等为素材,通过学习、了解、感悟,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素养的一门课程。数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发展过程以及一代代数学家们的艰苦工作,积淀了大量的人文内涵,其对后辈学子有着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受到传统课程体系的局限,这门课程普及性还不够,对这方面的认识可能还存在“盲点”。

3.没有相对成熟的课程模式做为借鉴

由于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不多,即便已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也处在探索、尝试阶段,其教材,教学模式、课程实践、考核方式等诸多做为一门课程必须“完善”的方法、手段都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使很多想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学校找不到合适的入门台阶。加上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使理论教学学时有所压缩,这也给这门课程开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缺乏“数学文化”课程的师资队伍;

数学文化课程是一门以数学学科为平台并延伸到诸多社会科学学科的一门课程,内容相当广博,其内涵也十分丰富。要开好这门课程,师资队伍是关键,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师资队伍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高职院校,一般数学老师缺乏对“数学”文化意义的了解,社科类教师又显得数学知识底蕴不足,缺乏能站在数学的平台上挖掘与把握其历史、人文、精神、情感等内涵的具有一定文理综合能力的教师。师资队伍的局限成了课程开设重要瓶颈之一。

二、“数学文化”课程开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对该课程开设的思考与理解,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对“数学文化”课程意义的认识;

数学文化是数学五千年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数学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如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数学的文化表征,数学与人发展关系等等。数学的科学精神是一代代科学家在探索数学奥秘、推动数学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态度,其中包括一丝不苟、契而不舍、实事求是等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精华。引入数学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以及人文知识;引入“数学文化”可以提炼升华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学方法;引入“数学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可以通过“数学文化”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不断丰富情感观念;引入“数学文化”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愉快的情绪体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增强学习上的;
通过各种途径(如教学会议、业务学习、课程研讨、学术交流等)传播“数学文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使学校各层面达成对“数学文化”课程重要性的共识,为课程开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合理统筹,设计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门课程的开设之前要做好很多具体工作,需要合理统筹,做好必要的课程设计,尤其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明确的课程定位可以使课程走向规范、成熟,课程定位应该从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出发,明确课程的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情感素养为目的;
(2)根据学习对象选择教学内容
数学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数学史,数学思想与方法,著名的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数学家的生平与贡献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在内容上可能相互交叉,相互牵引。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的使课程发

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挥跟大的教育功能,是一件十分值得关注的事情。
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应着重于数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因此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以讲授数学思想、数学精神为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特别要注意到选择数学文化课程内容要注意与数学课程相呼应,这样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根据可用课时确定教学模式
模式一:课堂讲授式
如果具备开设“数学文化”课程选修课条件(18~20学时,1学分),学校可以把“数学文化”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制定可行的《课程标准》,选用适当的教材,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确定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一样以课堂讲授的形式为主开展课程教学。此方法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内容相对系统,教学组织有序,教师备课完整,学生课堂感强,教学效果好。 模式二:专题讲座式
在暂时不具备开设“数学文化”课程选修课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数学文化”讲座。专题讲座形式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利用教学空余时间,也可以选择周末和节检测日,可以根据听众的多少来确定适当大小的教室或报告厅。在内容选择上可以把“数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凝练成若干个报告专题,每次讲一个专题。专题讲座的课程模式可以不占用日常的教学时间,规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的控制,但在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上难以把握。
模式三:课程融入式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课时紧张,拿不出时间安排“数学文化”课时,可以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数学文化”内容,使数学课程教学和数学文化教育同步进行。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数学文化”内容要认真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时深度挖掘,在上课时适当引入。例如在讲授“微积分”时可以适当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和对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在讲授极限时可以讲述“芝诺悖论”,介绍数学史上三次危机及其意义,在讲授定积分定义时可以强调“从一般到特殊”、“以直代曲”、“量变到质变”等思想方法。这种模式优点是不需要另加课时,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缺点是不能全面展现“数学文化”课程内涵。

3.培养“数学文化”课程的师资队伍;

一门课程的开设必须要有一支与课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立培养“数学文化”课程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使各方面都能认识到“数学

论文大全www.udooo.com

文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2)其次建立数学文化教学团队,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社科底蕴的数学教师和一些有数学基础的社科教师做为团队的基础,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使他们达到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要求;(3)选送教师到数学文化课程开设比较成熟的高校系统学习数学文化课程的有关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4)邀请专家对师资队伍进行指导,如通过咨询、研讨、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4)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课程研究,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对“数学文化”课程的若干思考李有文大学数学2010年10月
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探索余惠霖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5期
(作者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