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简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

简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2024-01-10 点赞:20892 浏览:941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加大古诗词的运用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感悟,不断提高古诗词在语文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耀眼的璀璨明珠,无论是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诗集,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均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为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努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形成呢?

一、广泛阅读,强化积累,丰富知识储备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加强并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量,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涉猎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诗、词、赋、曲等,并对其各自的特点有所了解,从文体特征方面进行积累;二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熟知不同时期主要作者的诗词风格,写作背景,历史典故等;三是以读促学,了解诗词本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初步感知诗情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对古诗词进行深入鉴赏,必当左右逢源,开阖纵横。要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放手让学生通过泛读、诵读、精读等多方位、多层次的阅读,积累大量古诗词,丰富感性认识。

二、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深入感悟诗情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引导,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入文本,挖掘文本,深入感悟诗情。具体的方法有:

1.读悟结合,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诗词的音乐美可以通过诵读在声调、节奏中感知,而对其形象的感知以及情感的体会则需要通过鉴赏主体通过自身的联想与想象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诵读仍然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2.绘画再现,感知诗词形象之美

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意象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用绘画的方式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比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全诗的意象:全诗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和断肠人十一个事物。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明白全诗是用游子的羁旅愁思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再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这十一个意象的理解绘制出简笔画来再现本诗的意境,这样,学生懂得这十一个意象看似杂乱,但实质经过精心布置排列巧妙地连缀在一起,会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断肠人孤寂无依的情怀与画面,从而再现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

3.想象兴会,感悟诗词意境之美

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如《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荒凉的古道、寒冷透骨的西风、疲惫不堪且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寞冷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

三、品析语言,领悟旨趣,促进能力延伸

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练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工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在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
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抓住“诗眼”即能纵观全篇,对诗的言外意、话外音、景外情有深入的领会。
责任编辑 周正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