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理论 >论哲学超越精神

论哲学超越精神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9781 浏览:436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哲学总是在超越特殊趋向普遍,超越常变把握不变,超越现在憧憬未来,超越有限通达无限,超越生死面向永恒,超越必然寻求自由,超越现象发现本质,超越现实追求理想,超越危机期盼希望,超越苦难向往幸福。人既是现实性的存在,也是超越性的存在,哲学的超越性根子和奥秘在于人身上。文章从哲学为何超越?哲学如何超越?哲学超越何为?三个方面诠释了哲学的超越精神。
关键词:哲学 超越精神 人

一、哲学为何超越?

哲学总是在超越特殊趋向普遍,超越常变把握不变,超越现在憧憬未来,超越有限通达无限,超越生死面向永恒,超越必然寻求自由,超越现象发现本质等等。那么,哲学为何超越?其一、哲学超越的本体论根据。哲学的秘密在于人。哲学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哲学的超越精神源于人的超越本性,人的本质在于超越,人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超越性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为个体的人是有限性的存在,但人从来都不满足于自身的有限存在,总是期望突破和超越有限性,追求无限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人的生命本性中,有一种要求向上的内驱原动力,这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它既不来自上帝的推动也不是外在理性的道德律令,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命本性的东西,是人与生俱有的。雅斯贝尔斯说:“生命是非常严肃的场合的一场游戏,在所有生命都必将终结的阴影下,它顽强地生长,渴望着超越。”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在世中”,人不具有任何现成规定的本质,它不会被任何的事物事先所规定,它永远只是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改变自己,人是在自己的生存中才能证明自己的本质。人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非本质特性是人超越自身的逻辑前提。和动物比,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一切都可以完成,惟有人不能被完成。人的高贵就在于人的超越性。人的生命的秘密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人类存在着某种永恒的、对“形而上”的追求本性。人具有形而上学的本性,这种本性源于人作为理想性的类存在本质,也源于人之实践生存方式的超越性特质。恩格斯在谈到宗教信仰时指出:“即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柏拉图说,人在天性中就包含有哲学的成分。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天性,在古希腊“知”具有形而上学性。康德讲,追求整体、追求统一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中。康德把形而上学称为“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 :“如果说形而上学已实际存在,那么,即使不把它看着学问,也应当看着自然的倾向。人类理性并不是因为博学多识的虚荣心的推动,而实在是由于其自身内部的要求所激励,热烈地趋向‘理性之经验的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udooo.com

运用及由此引申而来的原理所不能解答的问题’。所以,无论何人,当其理性成熟到可以思辨时,就常有某种形而上学存在,而且将继续存在。” [3]凡是人,凡是能思考的人,都是具有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4]黑格尔非常形象比喻说,如若没有形而上学,就好像建了一座庙而其中没有菩萨一样。形而上学是人类的本真需求,人类需要形而上学去保持完整与崇高,有了形而上学,才能使人类克服无意义的物化状态,才能诠释人类作为整体之为何的问题,才能为人类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才能使人类在意义之光的普照下去追求理想和希望,实现幸福的美好生活。哲学的超越精神最大的根源在于人对死亡的提前超越性领悟,世界上唯有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死亡问题既是哲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哲学超越性的巨大动力。“死亡是哲学的谬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把哲学称为“习死之学”,认为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沉思就是超越,死亡是非存在,人可以在自我存在的平台上理解证明一切,但唯有“死”不能理解证明,因为“死”对自我存在而言是非存在。因此,称哲学为“习死之学”表明了哲学最大的超越性。海德格尔第一次将“死”这一非常严肃的问题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进行审问,提出了“先行到死”的哲学命题。无论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对死亡的沉思,还是海德格尔提出“先行到死”的哲学问题,恰恰表征着哲学精神的最大超越性精神。其二、哲学超越的认识根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思维的至上性的论述中凸显人的超越性存在。他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 [5]这既表征着思维的至上性的认识论含义,同时也充分表达了思维的至上性的本体论内涵。在恩格斯看来:“我们能够说这些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这只是就这样一点而言的,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晰的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 [6]思维的至上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因而是绝对的,同时思维的至上性也是哲学超越的根据。思维的至上性凸显了哲学超越性思想深刻性一面。海德格尔说:“哲学按其本质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种从思的角度来对赋予尺度和品位的知之渠道和视野的开放。一个民族就是在这种知中体会出它在历史的精神世界中的此在并完成其此在”,“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 [7]哲学的所思所问,不是日常熟悉的经验和处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事物。哲学就是要不断地看,不断地听,不断地怀疑,不断地希望和不断地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海德格尔指出,哲学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是:哲学不可能使事情变得浅易,而只会使其变得深刻,深刻是一切伟大事物出现的条件之一,人们正是根据这些伟大的事物来考虑和审视一个民族及其成就的命运,“但是,只有在此在掌握了对事物的真知之处,命运才出现,而哲学就开放着这样的真知和途径和视界。” [8]其三、哲学超越的根据。在康德看来,人所以超越一切物,成为具有尊严者,就是因为在一切生物中,唯有人行已有耻,道德自律,明白自己的尊严。人既有其自然特性,又有其理性特性;既有低级的本能,又有理性的高级追求。康德认为,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普遍道德成为纯意志的对象,从而使人类弃去非理性的本能欲求,不为外在的物质享乐所诱惑,以求内在精神的升华、超越,以达到善,追求灵魂不朽的神圣境界。

二、哲学如何超越?

维特根斯坦说:“检测如某人仅仅超越了他的时代,时代总有一天会追上他。” [9]那么,哲学如何实现超越?我们认为,哲学实现超越有四条路径。其一、超越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拉美特利说:“打碎了自己一切偏见锁链的人是幸福的。” [10]培根曾将传统偏见概括成“四检测相说”,即种族检测相(这是人类性问题,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将主观意志强加于客观事物上而产生主观性认识错误。)、洞穴检测相(这是个体性问题,个人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犹如井底之蛙形成一孔之见,容易导致片面性认识错误。)、市场检测相(这是语言性问题,由于语言用词不当或理解有误等导致的认识错误。)、剧场检测相(这是历史性问题,这是由于盲目崇拜权威或权威的学说理论而导致的盲目性认识错误。)哲学这只“密涅瓦的猫头鹰”要想在蓝天自由地翱翔,就必须超越和破除的超越传统偏见。罗伯特.萨克雷说:“来吧!除了偏见,你什么也不会丢掉的。”其二、超越功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探索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任何实用的目的,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找智慧,哲学“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 [11]黑格尔说:哲学的需要应是“抽掉、冲动、意愿的具体利害之情的需要。” [12]然而现实刚好相反,如黑格尔所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的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够转向内心,回到自身。” [13]因此,哲学应超越世俗功利,应超越“日常急迫的兴趣”和“空疏浅簿的意见。” [14]让哲学精神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其三、超越常识。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就是他不真知的,如果他没有哲学修养的话。” [15]每个人都生活在常识之中,常识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常识是人类实践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各种知识堆积的大超市,有生活的经验,也有生活的教训;有真理也有谬误。在歌德看来,常识作为人类特有的天赋有其积极的方面:“在健全的人身上,常识生来是纯洁的,是自我发展的,而且是经由对必需的和有用的事物的明察和承认而显示出来的。脚踏实地的男男女女总是满怀信心地利用常识。而没有常识的男人或女人却把所希望的任何事物认为是必要的,并把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的任何事物认为是有用的。” [16]但常识也有其消极的方面,黑格尔说,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 [17]列宁《在哲学笔记》就此写到:“常识=当时的偏见。” [18]黑格尔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 [19]人们最为熟悉的东西恰恰隐藏着他们的“无知”。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所以人们便不再怀疑,不再反思,不再批判,不再创新,思想由此变得僵化保守起来,最终思想被常识所窒息。哲学要尊敬常识但不迷信常识,哲学要运用常识但不能把哲学变成常识,相反哲学必须运用辩证法批判、突破、克服、超越常识。其四、超越科学。在古希腊时期,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貌出现的,哲学被定义成“科学之科学”,哲学为“科学之母”,哲学和科学不分家,最先的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反之亦然。最早意识的哲学和科学区别的是巴门尼德,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他用“存在”超越了“存在者”。黑格尔高度评价巴门尼德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在这里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一个人使得他自己从一切的表象和意见里解放出来,否认它们有任何真理,并且宣布,只有必然性,只有‘存在’才是真的东西。” [20]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自觉地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进行探讨,将哲学表述为“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为己任,把哲学叫做“第一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哲学被称为“物理学之后”的学问。“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哲学就是追问“道”的形而上学,科学就是探索“器”的“形而下”学。这是哲学和科学的分界线。“道”不变,“器”常变。常变的“器”靠感官把握形成“意见”,而不变的“道”必须靠“心灵的感官”把握形成“思想”。 “眼见为虚,思想为实”,这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普遍看法。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哲学和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工具,只有到了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由于科学的巨大进步,以至于哲学家都纷纷模仿科学致力于将哲学变成“科学”。然而,将哲学“科学化”的努力却遭到了休谟的严重“警告”:此路不通!休谟的严重“警告”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而另辟哲学新路。尽管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为哲学和科学划清了界线,但哲学家们仍然心怀科学之理想,坚持用科学的逻辑、语言和方法来理解表达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就此盖棺定论: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哲学是“无根的本体论”,没有将“存在”和“存在者”区分开来,一直用“存在者”的科学思维诠释“存在”的哲学问题,将哲学问题“科学化”,哲学问题始终被迫下降为科学问题,而不是自觉地将科学问题上升为哲学高度。黑格尔指出:“一方面,哲学的发展实归功于经验科学,另一方面,哲学赋予科学内容以最主要的成分:思维的自由。” [21]这里的“思维的自由”就是指哲学对经验科学的内在超越。尽管哲学超越科学之路艰辛而漫长,但哲学超越科学的步伐必须向前迈进,否则哲学将失去立足之地。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