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大洋洲文学 >戏曲舞台口彩语杂谈电大

戏曲舞台口彩语杂谈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10424 浏览:443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戏曲语言的研究,人们一直侧重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而且往往是就具体作家、作品作出分析,如说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语言本色、当行,王实甫的杂剧语言绮丽如“美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而鲜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戏曲中的民俗语言如口彩语、咒语、称呼语、詈语等进行研究。本文即拟做一尝试,对戏曲舞台上广泛存在的口彩语所关涉的具体内涵做一简要论述。
一 
口彩语,简称“口彩”,也称“吉祥话”、“吉祥语”,是对人们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李炳泽在《吉利话》一书中指出这“是人们企图引导未来的世界和趋势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言语行为”。口彩语是人类对语言力量崇拜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巫术色彩。口彩语的运用可以分为“讨口彩”、“送口彩”。“讨口彩”是主体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情景,通过一些行为企图引导客体说出希望的吉利话的一种民俗活动,如春节时人们有意识地将“福”字倒贴在门上以讨得来客之“福到了”的口彩。“送口彩”则是指客体自发地对主体说一些吉利话,如寿筵上宾客恭祝寿星“寿比南山”,婚礼上人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们祝贺新郎新娘“早生贵子”等,便是送口彩的行为。
在中国古代,民间演戏首要的文化功能并不是为了娱乐、审美的需要,而主要是演员在角色扮演后,通过举行请神、“破台”、“扫台”等种种仪式,或上演“破台戏”、例戏、“扫台戏”等各类仪式性短剧,或表演“跳加官”、“跳灵官”、“跳财神”等等仪式性舞蹈,来满足俗民祈福纳吉,或驱邪禳灾,或超度亡灵等信仰需求。而艺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能的重要手段便是在仪式时、演出中大量使用口彩语。由于戏曲的表演性特征,故戏曲舞台上口彩语的运用主要是送口彩,即戏曲艺人(或剧中角色)向请戏主家主动致以内容丰富的吉祥话语。戏曲口彩语的运用主要是在开场结尾的各种仪式或仪式剧里(李跃忠《简论戏曲舞台口彩语的运用》,《戏剧文学》2012年第1期)。
戏曲口彩的内容极其丰富,可以说几乎涉及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大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小到家庭和睦、家业兴旺,个人功成名就、身体安康等等,艺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适当的形式将其送给不同需求的俗民。前者如清代民国时期流行的昆曲《赐福》之〔醉花阴〕一曲,其口彩语就包含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等内容,所谓“雨顺风调万民好,庆丰年人人欢乐”、“民安泰、乐滔滔”、“官不差、民不扰”(王锡纯辑《遏云阁曲谱》第1函第1册)等语即是。这些口彩语主要是就社会、集体来说的。而同时代流行的高腔《赐福》之〔寄生草〕一曲主要是对家庭、个人送口彩:“合家欢乐多荣庆”、“新春喜事重重进,今年荣贵胜常年”、“从此后家门清泰”、“天官赐福到门庭,供奉着招财利市广进金银”、“福禄滔滔永长宁”(黄宽重等主编《俗文学丛刊》第5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年版)。
由于戏曲口彩语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难以在有限的篇幅里对其一一进行分类介绍。故此,这里只择取与请戏主家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的相关的一些口彩语做简要分析。
二 
就口彩语的语言含义并结合戏曲的演出场合,这些口彩语的内容可分以下八类:
一、 赐福类口彩。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的含义很丰富,古人曰“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民间又有“五福”之说,以及多子多福等观念。由于此,戏曲演出中,赐福类口彩的内涵也就是最丰富的了。广义地说,后面所论诸项都可视为与“福”有关的口彩。然在实际演出过程中,艺人还是单独创作了许多“赐福”的例戏。以赐福的主神来看,有“天官赐福”、“三星赐福”、“五星赐福”等,其中以天官率福神赐福的最为普遍。清车王府藏抄本《遐龄全串贯》是一本敷衍“天官赐福”母题的例戏,剧演三官因下界善门福地荫功浩大,特奉玉帝敕旨前往福地赐宝降祥,途中又遇四时嘉祥如意大仙、天福、天禄等五位星君,乃一同前往,到后各送口彩:“中流不见海波扬”、“富贵安康”、“积善之家庆有余”、“四时安乐声康泰,八节康宁永不移”、“善门福地,阴功浩大,德行无边”、“地灵产瑞草,天相吉人家”、“善门福地喜非常”、“福堂霭霭瑞云生,禄坐千钟享万灵,寿同山岳添筹算,财源广聚库填盈,喜从天降重重至,八节康宁事事成,兰孙桂子多荣耀,满门欢乐贺升平”。由于“福”的内涵丰富,所以赐福类例戏中福神赐的也就包含了很多方面,如这段文字就包括福、禄、寿、财、喜、多子等内容。
二、 功名类口彩。功名类口彩亦可见于各种场合的演出中,因在民间演出时多有“跳魁星”的仪式,而且即使没有这一仪式,在许多赐福类例戏中也往往有魁星、文昌帝君出场赐福。此外,艺人还专门创作了一些应功名之需而演的例戏,如《连中三元》、《文昌点魁》、《状元及第》等。这类剧目是为迎合世人尤其是文人的科举梦而创作,故剧中唱念之词多不离“功名”。如京剧《连中三元》一剧中最能体现该剧演出目的的口彩语有:“一门五代恩荣贵,百千子孙向庙廊”、“一门五福加丰兆,则见那玉带缠腰,您看那窦燕山五子登科早,这才是廊庙官高”、“少年羡英才,文章抱满怀,皇恩御笔点,钦赐状元来”、“连中三元”、“独占鳌头”、“必定登科”、“直书者文星共照,直笏者当朝一品,直印者万里封侯,直官者官上加官,大家称赞一番者”(张伯谨编《国剧大成》)等。
三、 贺寿类口彩。贺寿类口彩广泛见于各种喜庆演出场合,尤以寿庆演戏时运用的最多。寿庆演戏是一项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的古老戏俗,是传统戏曲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寿庆演出时有专门的例戏,主要是“八仙庆寿”、“三星拜寿”等故事。《堆仙》是清乾隆时期盛行的一本庆寿例戏,剧中就有很多庆寿、贺寿、祝寿的口彩语,如“捧蟠桃,欢笑庆千秋,老人星,献花祝寿”、“但尝的都教有寿,但吃的永远千秋。全仗俺神通广厚,管教恁仙缘辐辏”、“瑶池捧献蟠桃酒,福禄寿三星宿。永享万年春,快乐延年久”(钱德苍编《缀白裘》第11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此外,其他喜庆类例戏一般都有寿星(南极仙翁、多寿星君、天寿星君)出来添寿或有麻姑献酒、白猿献桃的情节,故舞台上贺寿、添寿的口彩也不少。四、婚娶类口彩。结婚喜庆时演的例戏要么是《状元游街》、《六国封相》、《京城会》等功名类例戏,要么是《麒麟送子》、《观音送子》、《仙姬送子》等神仙送子类例戏,或者是两方面的剧目都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描写鲁小姐完婚时的演出就颇具代表性,小说中《加官》、《张仙送子》、《封赠》的表演被称为“三出头”,其中第一、三种为功名类剧目,第二者为神仙送子类剧目。功名类口彩的目的是恭祝新郎早日功成名就或者预祝新婚夫妇将来生个状元郎(相关口彩语,见前),子嗣类则主要是恭祝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详后)。
五、 求子、生子口彩。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再加之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更使得中国人特别看重子嗣的繁衍。因而在民间婚丧嫁娶、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中,常常都有意、无意地体现出求子的意图。求子、生子演戏很普遍,这种场合演出的例戏除《天官赐福》外,更多的是演出《观音送子》、《张仙送子》等。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剧目也常与其他例戏剧目组合在一起,也并不一定是在求子或生子的喜庆场合演出,故求子、生子口彩语在戏曲舞台上也是很普遍的。这些口彩语主要表达对小孩的祝福,并祈求神灵护佑小孩健康成长。河北迁安《生子喜影词》一剧颇能体现这一功能,剧中天官念诵了大量口彩语,如“此门永无灾”、“生子无病灾”、“赐与麒麟来送子,天降贵子到中堂。母子二人身体壮,平平安安无灾殃。贵子体壮成长快,聪明伶俐世无双。前程似锦命运好,飞黄腾达福寿长。加官进禄财源广,一生康泰永安康。赐福挂中堂,万事多吉祥。天降麒麟子,辈辈状元郎”等。
六、 财利类口彩。财利类口彩泛见于各种演出场合,在不少例戏中有司财之神赵公明、招财利市或刘海等出场,而且即使没有上述福神出场,艺人也会借其他神仙之口给主家送财利类口彩,如晋昆《长春》、北昆《富贵长春》等本是演天官率领福神、禄神及花神到下界祝寿,剧中就借禄神之口发出了“见堆金积玉盈库仓,看金银山宝灿难量”(张林雨《晋昆考》,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之口彩。当然,那些专为求财,或因发财酬神演出的例戏文本的财利口彩就更多了。《财源辐辏》是一出求财时演出的例戏,演天官奉上帝敕旨招聚财源去献与福地。天官乃命财神黑虎玄坛招集五路财神同到福地“先赠其财,后赐其福”。剧中就有大量的与财利相关的口彩语:“聚财源骈辐辏,有的是生生隆顺”、“积玉堆金,乐善的必生余庆”、“聚金银腰缠十万,跨鹤登乘”、“俺如今先把那金银赠,管教他夫妻父子富贵康宁”、“经商客旅奉吾神,满载金银堪趁”、“乘鸾跨鹤下凡尘,降福添财本分”、“这的是广种福田,临今日个天来福分”、“五路将军齐献那财源茂盛”、“缕缕银光透,层层金气浮,好一座金穴银山也”、“只见那金银灿灿、灿光明,喜的是金穴银山、库满箱盈”等。
七、 新屋口彩。修建新屋,可以在奠基时,也可以是上梁时,甚或新屋落成入火时演戏以庆。这时的口彩主要围绕新房的风水好,及其由风水观念带来的家庭人丁兴旺、财源茂盛、子孙发达等展开。如安徽青阳腔《贺新屋》一剧演出鲁班前往恭贺新屋落成,届时鲁班就大送口彩:“只见他家新造一座华居。……果然好个富贵之家”、“一重门造的是当朝一品,二重门造的是双凤朝阳,三重门造的是三元及第,四重门造的是四喜临门,五重门造的是五福咸备,六重门造的是鹿鹤同春,七重门造的是七星拱照”、“愿老者,康宁福寿;愿少者,进屋添丁;读书者,英年高显;务农者,五谷丰登;为工者,器利事善;为商者,积玉堆金。子子孙孙多荣贵,荣华富贵万万春”、“早生贵子跳龙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编《青阳腔剧目汇编》)。
八、 丧仪类口彩。丧仪演戏,在我国民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习俗,丧仪演出的主要目的与功能是借其超度亡灵升入天堂,除煞驱邪以使丧家“清吉”并祝福丧家子孙后代(李跃忠《论丧仪中的戏曲演出特点及其民俗文化功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故其口彩语也多是围绕上述目的来说的,如安徽宣城一带丧仪演出时,开头明白交代要众仙“将贵宝一齐献上,但顾得孝家子孙绵长”,接下来诸福神逐一赐福,其中就有许多口彩语:“孝家生贵子,读书定考状元郎”、“愿孝家生贵子永世流芳,老者安少者怀忠贞来讲,一脉香尽都是孝子贤良”、“荣华富贵伴朝庭”、“登金榜占鳌头帽插宫花”、“愿孝家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高”、“老者们福寿全到老白头,但愿得一家寿寿如彭祖,有男女和老少八百八秋”、“万两黄金,前面栽根摇钱树,后面又安聚宝盆”、“愿孝家金玉满堂,前有金后有银闪闪发亮;左有财右有宝,五谷满仓”等。
当然,戏曲舞台上的口彩语远不只以上八类,如艺人在庙会、求雨、春节、元宵节等集体、公益场合演出时说的口彩就有异于上述八种情况。其原因是上述口彩针对的是某家、某人,而集体性、公益性演出时,送口彩则要针对请戏的社区、村庄等全体民众。京剧《五谷丰登》是一本在上元节或春祈秋报等丰产仪式演出时用的例戏,其口彩语就与前面的各种场合不同。这里摘取一些,以供比较:“恭呈财喜祥嘉”、“好一派旺气更长发”、“除夕共迎新,迎新贺早春。早春增百福,百福喜骈臻”、“五谷丰登,你看吉祥福地,好一派旺气也”、“五谷丰登”、“齐恭庆恩朝恩,普祝皇朝太和太和祥洽”、“风调雨顺”、“求大田多稼,喜的是时和岁丰”、“恰正是喜气溢千家”……
三 
口彩语作为原始先民对人类神秘语言力量崇拜的体现,被艺人广泛用来作为增强其演出民俗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俗民看来,戏曲舞台上的口彩语行为较之其他非宗教仪式场合的能产生更有影响力的仪式功能,其原因是因为舞台上的口彩语已不再是艺人的一种语言行为,而是“神”的意旨。容世诚在《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剧场与社群》一书中分析演出“关公戏”的驱邪意义时说:“在祈福除祟的祭祀场合里所上演的关公戏,往往就是一种驱邪仪式,仪式就在戏剧里面,戏剧是仪式的实现方式。在这种情况底下,戏剧演出里的演员、语言和动作,都可能具有双重身份和意义。……在赛祭的宗教演剧场合底下,在进行驱鬼除煞的语言环境里,扮演关公角色的演员在戏台上的说话行为,除了上述指涉功能外,本身就是一种驱邪的行为活动。亦即是说,在特定的场合里,台上角色说话或唱曲的时候,并不单是在说话或唱曲,而是在从事一项行为——在进行一项驱邪的仪式。”也就是说,彼时戏曲舞台上诸神的口彩语,事实上是一种祈福或驱邪或超荐的仪式,或是仪式的辅助手段。
口彩语是人类企图引导未来的世界和趋势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言语行为,戏曲舞台上艺人大量使用口彩语,一方面揭示了广大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与追求,揭示了民间演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告诉那些只知演出而对戏曲相关习俗懵然无知的年青民间艺人应当要全面传承戏曲文化遗产,不能视这些信仰为迷信、愚昧、无聊,因这些信仰恰恰是传统戏曲存在的重要文化内因,古代如此,现在也仍需要。
(刘敏中《清平乐》)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