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电子通信工程 >简论显示基于微显示器件3D双目成像策略与FPGA实现生

简论显示基于微显示器件3D双目成像策略与FPGA实现生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12742 浏览:491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以硅基液晶、硅基OLED为典型代表的微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进展,与此同时,3D成像及显示技术也于近期得到飞速进展,相应的产品在军事、野外探测、医学等方面已经较为普及,特别是得力于大屏幕平板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PDP显示面板)迅速普及,在民用领域内的3D成像设备也屡见不鲜。根据对人眼的3D成像视差原理的探讨得出,双目3D成像技术论述上是最为真实的3D成像手段。基于此,如果利用微显示器件的近眼、双目显示的特性,再结合3D显示技术整合而成的“头戴式近眼微显双目3D成像”将会成为3D显示市场的一种新的尝试。本论文主要针对上面陈述的不足,以基于微显示器件的双目3D成像技术运用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并结合对数字图像处理论述的探讨,在深入浅析当今微显示技术、3D成像技术论述和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基于微显示器件的双目3D成像策略进行探讨,通过采取FPGA硬件平台实现,最终提出满足于本课题要求的系统解决案例。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1.简要介绍了微显示技术,3D显示技术探讨情况,提出了本论文开展的背景和作用;2.重点探讨双边格式的3D信号格式,结合对现有典型图象处理的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民用领域,在微显示器件上实现双目3D成像的策略。在近眼双目显示业内,该策略目前在国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3.逻辑设计的具体历程和仿真;4.系统实现和测试。在具体的FPGA硬件平台进行实际的验证和测试。作为课题选题依据的便携式产品的核心模块部份,采取本论文提出的处理策略得以设计实现的FPGA硬件平台,各项指标满足设计预期,观感测评的效果令人满意。关键词:微显示论文3D成像显示论文FPGA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9

    第一章 绪论9-18

    1.1 微显示技术及 3D 成像显示技术国内外探讨情况9-16

    1.1.1 近眼微显示技术及运用进展介绍9-11

    1.1.2 立体显示(3D)技术及运用进展介绍11-16

    1.2 本论文主要内容16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6-18

    第二章 基于近眼双目成像显示的图像信号处理策略18-29

    2.1 图像信号格式变换的三种基本策略回顾与介绍18

    2.2 二维(2D)信号的双目成像显示处理策略18-21

    2.2.1 二维(2D)信号结构浅析18-19

    2.2.2 近眼双目系统对二维图像信号处理原理19-20

    2.2.3 近眼双目系统对二维图像信号处理策略20-21

    2.3 双边格式三维(3D)信号双目成像显示处理策略21-28

    2.3.1 双边格式三维(3D)信号结构浅析21-22

    2.3.2 近眼双目系统对 3D 信号的处理原理22

    2.3.3 针对双边格式立体(3D)图像信号的处理22-28

    2.4 本章小结28-29

    第三章 系统设计29-59

    3.1 硬件平台总系统统案例29-30

    3.1.1 硬件平台案例关键指标要求29-30

    3.2 图像解码及制约系统设计介绍30-36

    3.2.1 图像解码及制约电路选择及特性30-31

    3.2.2 制约系统软件设计31-36

    3.3 硬件平台供电系统36-37

    3.4 微显示器件模组37

    3.5 FPGA 器件选择37

    3.6 基于 FPGA 的逻辑系统设计与仿真37-54

    3.6.1 顶层逻辑模块(TOP MODULE)38-40

    3.6.2 时钟管理模块(DCM)设计与仿真40-42

    3.6.3 微显模组制约模块(Panel Controller、GBE_24To16) 设计与仿真42-46

    3.6.4 图像处理模块(FIFO、2D/3D PROCESSOR、 SCALER)设计与仿真46-50

    3.6.5 串口通讯及参数制约模块50-54

    3.7 硬件平台高速电路板设计(PCB 设计)54-58

    3.7.1 硬件平台信号特性浅析55-56

    3.7.2 硬件平台 PCB 板的层次分配56

    3.7.3 硬件平台 PCB 板设计规则和布板思路56-58

    3.8 本章小结58-59

    第四章 系统实现和测试59-68

    4.1 硬件系统的装配、下载和调试59-60

    4.2 系统测试60-67

    4.2.1 系统电气参数测试60-67

    4.2.2 系统主观效果测试67

    4.3 本章小结67-68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8-69

    5.1 总结68

    5.2 展望68-69

    致谢69-7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