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儿科护理 >新形势下国内护理学考试状况

新形势下国内护理学考试状况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3621 浏览:96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传统的护理考试作为对本科护生学习成果考察的一种评价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变迁临床护理技能不断翻新而相应的考察评定方式依然相对滞后。本文从目前考试方式所存在的理由入手分析,提出建立多元化的护理考试机制。
关键词:护理学;考试;深思
1674-9324(2013)41-0274-03
护理学是一门集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和预防保健理论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而护理考试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价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国内现存的护理考试策略大多针对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回顾,忽略了护理专业的特殊性,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本文针对本科护理的专业特点和目前的护理考试目前状况,分析其存在的理由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理由

1.评定方式不合理。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方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就目前而言仍还有很多本科护理院校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未能建构起与本科护理教育人才相适应的考试观。据对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的问卷调查,采用开卷的占22%;采用闭卷的占53%,采用开闭卷相结合或口试、小论文等其他方式的占25%;尤其在考试中采取闭卷笔试的占到95%以上。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等,在学期成绩评定中所占比例较小[1]。由此可见,目前高校采用的考核方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本科护生的综合评价依然集依靠期末总结性考试。这种一锤定音式的考试方式虽能从一些方面佐证学生的优秀度,但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授课教师及时改善教学策略,更新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并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理由。
2.考试时间不当。本科护生的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这种考试时间安排很欠考量。各考试科目集中安排,使得考试频率太过于密集,不能从全方位去评价一个学生的优与劣。若学生在平时学习认真刻苦,但在临场考试时因为忧虑、担心等理由,未能正常发挥,获得一个恰当的成绩,那么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如果一个平时不大爱学习的学生由于某种理由,考试成绩意外优秀,那么就会出现很多不良现象,重视学习的人会放松学习,不爱学习的人更加不爱学习。另外从公平的角度看,这对爱学习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3.滋长负性情绪。在传统考试的体制下,学期考试采取一锤定音式的方式来评定本科护理学生的学期学习情况。由于所有考试科目都在最后一周或两周集中考,考试频率骤然上升,导致考生压力加大。考试不合格者面对补考、重修的风险,继而影响今后、学位证的领取或者是学校的一些奖励。故而考试前的本科护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畏惧的心理,继而出现厌学、厌考的逆性情绪。这些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4.应考现象严重。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之中,为考而学抑或为考而考的思想严重。学生对考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对考试抱有侥幸心理。考试是一个途径,更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只有通过考试,学生才能发现不足,才能源源不断的加强学习,进而来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专业技能。一些护生未能把考试当作演兵场,盲目追求高分数、高绩点,忽视了考试的本质目标,不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客观上使自己变成了一部不间断运转的考试机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部分护生迫于学习和考试的压力,考前1—2周临时突击,满足于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更有甚者违反考试纪律,投机取巧,蒙混过关。这样本来用以检测平时学习效果的考试变成了一种形式,作用荡然无存。
5.缺少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注重的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形成性评价。作为一名当代的医护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还应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2]。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策略、学习效果缺乏了解和考核。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缺少交流和反馈。教师不能充分全面了解学生、评价学生,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正常进行检测评价,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考试改革思路

1.考试模式多元化。作为本科护理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成为了一种很有必要的方式。但由于护理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工科类的学科,载体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平时对护生的考察必须做到扎实、有效、熟练,不能流于形式,要着重于培养护生解决理由的实践能力。在考察方式上,可对该专业的护生开展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理论与操作并举的方式,指引学生养成多思、多探索的良好习惯,强化考试的正面效果,促使学生进一步转变学习观念,建立竞争学习的理念。
2.明确考试目的。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只为获得参考率、合格率等数据,不能盲目跟随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流于形式,更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让学生树立考试是学习的进一步升华和提升的意识,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习热情,杜绝考试中弄虚作检测的不良现象。一经发现考试之人,必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以确保考试的健康发展,使人人都能有所收获。
3.调整负性情绪。对于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考生要学会自我调整,树立一种正确的考试心理价值观,平时要加强学习,良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考试压力化为一种考试检测的动力,打消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保有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4.实行考试时间分散。考试不宜过于频繁。考试应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各个考试科目的特点,避开学期末集中考试的峰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作平时学习,使其做到学以致用,在考试中提高自己。
5.明确考试目的。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只为获得参考率、合格率等数据,不能盲目跟随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流于形式,更不能走过场。要根据不同的科目,采取分层分块的考核方式,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范畴,以体现考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基础护理,该采用讲课的形式考就采用讲课的形式,该采用竞赛的形式考核就采用竞赛的形式考。总之要从各个方面,多个层次细化考试的内容,切忌考试千篇一律。一定要让学生树立考试是学习的进一步升华和提升的意识,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习热情,杜绝考试中弄虚作检测的不良现象。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改革考试模式,让考试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指挥棒,将学生从“背书本”引导到“用书本”上来[3],这样才能确保护新形势下国内本科护理学考试目前状况的深思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理考试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对护理学专业考试目前状况的评定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不足。部分教师由于各方面理由,过于注重自己所教科目的合格率,未能充分认识到目前护理考试的不足。此外,部分教师对护理考试的研究不深入,不重视考试的实际效果,使之流于形式。针对国内本科护理的考试目前状况和评定模式,要大胆深思,本着“考试多元,重点掌握,学思结合,突破桎梏,综合全面掌握知识”的原则,逐步从传统的一锤定音式考试过渡到综合全面的多元化考试。要从护理学的特殊性出发,合理设置考试的项目,优化护理的成绩评定,用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在校本科护生,培养一批专业技能过关,理论知识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康永祥.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教育探索,2012,(09):91-92.
[2]孟晶莹.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25-26.
[3]陈超然.高等《护理心理学》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全科护理,2011,(10):924-925.
作者简介:何厚强(1992-),男,成都学院医护学院2010级本护2班。
通讯作者:符佳(1970-),女,成都学院医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