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法学开题报告 >观念促发展 行动树形象学术

观念促发展 行动树形象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18004 浏览:807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编者按:不断发展的实践呼唤理念的创新。“十三检”会议上,检察长提出了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六观"新理念。今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专门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此后,各级检察机关以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广大检察人员学习“十三检”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的大学习、大讨论。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执法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本期起,《中国检察官》特设“‘六观’的检察践行”栏目,特邀部分基层院检察长谈认识,并结合己院在该项活动中的亮点工作,介绍经验及做法。本期选取了上海、广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的五位检察长谈执法观,希冀对她院有所借鉴和启示。
2009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基层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2012年3月11日,检察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报告时指出:“加强执法理念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在严格公正执法的同时,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这不仅为基层检察院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为全国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做好新形势下检察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承担执法办案主要任务的基层检察院,要充分认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对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真正将其从口头和纸面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贯穿于基层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充分适应新形势下党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指导地位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要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作为立院之基、从业之本,自觉用其指导办案实践,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要准确理解“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内涵。“理性”是指执法者理性的思维。理性执法就是要客观、冷静、正确地应对执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各类复杂的问题,不能仅凭经验办事,更不能感情用事、粗暴执法,要达到以理性促公正的执法效果。“平和”是指执法者平和的心态。平和执法就是执法工作中执法者要保持平等温和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心态,力戒“以管人者自居”,态度冷漠,粗暴简单,而要做到平等待人,达到以平和促公正的执法效果。“文明”是指执法者文明的形象。文明执法就是要检容严整、言行文明、举止得当,做一个不怒而威的执法者。不仅能够使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更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达到以文明形象取信于民的执法效果。“规范”是指执法者规范的程序。规范执法就是执法办案既要确保适用法律准确。证据确凿充分,也要确保符合法定程序。程序是规范的保证,规范是公正的保证,违反程序执法,就是违规甚至违法。
二是要充分认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检察机关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新理念,不仅是新形势下党对政法机关的明确要求,更是检察队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检察干警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是检察业务开拓创新的需要。检察机关要自觉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倾向,严格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环节,推动各项检察业务工作取得新发展。(2)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是塑造检察机关良好形象的需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当通过执法办案,主动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满足党、国家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新期待,树立起良好的执法形象。(3)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是怎么写作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检察机关应当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使执法工作最大限度地合乎法、理、情,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二、转变执法方式。构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工作机制

转变和改进执法方式是加强和完善检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检察机关要通过“三个注重”、“三个突出”、“三个强化”,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贯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通过“三个注重”,构建和完善科学化执法办案机制。(1)注重预防减少犯罪。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对职务犯罪案件多发易发因素、环节、手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和意见。充分运用发表公诉意见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促使被告人真诚悔罪,教育公民自觉遵纪守法。(2)注重办案风险研判。制定《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处置办法》,将所有案件纳入评估预警范围。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网络媒体关注案件等重大敏感案件时,提前做好防范,科学制定预案。(3)注重执法内部监督。完善“用严格制度保障办案规范,用督导督查引导办案规范。用流程管理监控办案规范,用评估考核促进办案规范”的规范执法工作机制,构建“检委会指导监督、督查督办跟踪监督、检务督察同步监督、内控外评互补监督”的执法监督机制。
二是通过“三个突出”,构建和完善高效化矛盾化解机制。(1)突出源头治理。检察机关要通过与纪委、法院、等单位联动及部门内部联动,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实行涉检信访分级预警,切实增强涉检信访风险防控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风险。(2)突出宽严相济。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深入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量刑建议、附条件不捕不诉等办案模式,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消除社会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3)突出制度建设。全面贯彻执行《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涉检信访积案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一般信访、群体访、缠访闹访分级受理制度,将可能发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通过“三个强化”,构建和完善多样化管理创新机制。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通过“三个强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1)强化怎么写作意识。坚持把怎么写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监督促进和谐,更加全面、准确、充分地发挥检察机关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职能作用。(2)强化办案效果。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新问题,通过情况反映、检察建议等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相关单位堵漏建制,从源头上减少乃至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出现。(3)强化监督效能。进一步完善与法院、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矫正机构的常态化工作联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系机制,积极开展监督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社区服刑人员监管活动等工作,拓宽法律监督途径,提升法律监督效能。

三、树立检察形象。彰显“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的社会效果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每一位检察官的一言一行不仅反映着检察官个人的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检察队伍整体形象的主观认知,直接影响公众对法律和法治的敬仰、对公平正义的信心。因此。检察机关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运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增进群众感情,善于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树立检察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是要树立严格执法的公正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必须坚持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理念。具体在司法实践中怎样判断执法是否公正,有三个标准:一是证据标准,即依法认定的案件事实,要有合法、客观、有效并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二是法律标准,即所的案件既要符合实体法的要求,又要符合程序法的要求,要符合法治的精神,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三是社会标准,即任何一个案件,都要力争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群众满意。促进和谐。三个标准中,证据标准是基础,法律标准是根本,社会标准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是要树立怎么写作群众的亲和形象。检察干警要不断探索、总结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用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群众能够感受到的亲情。群众能够体察到的意愿,群众能够体谅到的实情,来做群众工作。通过执法办案,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和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解决好社会矛盾、协调好利益关系、保护好群众利益。要躬身实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涉法涉诉问题,依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三是要树立接受监督的清廉形象。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思想,充分认识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要围绕执法办案抓好廉洁从检,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六个严禁”的要求,切实做到公正执法、廉洁办案,绝不能以权谋私。以案谋利,徇私枉法,见利忘义。要加强自身监督制约,通过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检察官与律师之间“隔离墙”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活动等措施,认真纠正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不及时、不安全的问题,确保公正、依法、规范办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