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新闻学 >新闻摄影拍摄理念和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拍摄理念和现实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8456 浏览:335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不管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眼下都常常会提到一个词——读图时代。图片的大量运用、内容的不断丰富,提高了图片的总量和版面地位,但是,就媒体特别是党报而言,新闻图片怎么从过去的配角地位跳出来,用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创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新闻图片价值的有无及其大小取决于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新闻图片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从读图时代提倡“抓新闻”以来,国内摄影报道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摄影记者更多地深入基层,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把“抓新闻”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落到实处,并推向新阶段。由于新闻摄影的形象特点,决定了它只能选择那些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具体的新闻事实作为直接拍摄的对象,而不是那些时过境迁或者抽象的东西。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摄影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主要在于新闻摄影不能凭记者的主观意志挑选拍摄场地,更不能对拍摄对象进行艺术再加工,创作手法的局限性很强。面对固定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我们应该怎样给读者提供数量更多、更有价值、更有可读性的新闻图片呢?
和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说再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相机一直是一种专业工具甚至是一种奢侈品,它的主要怎么写作对象不是领导就是各领域的精英阶层或重点工作怎么写作对象。随着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的普及和人们对图片阅读需求的大量增加,过去的新闻摄影理念已经逐步被淘汰,而且实践也说明,从国内摄影报道说来,这种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具体的新闻事实,主要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适应摄影报道的新闻事实,仅从领导机关去了解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认真的访问和观察去发现、追寻,甚至去“碰”。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力争每次都能赶到现场,这样才有可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观察,不断明确报道思想,并进而解决照片的形象表现和拍摄问题。所以,新时代的摄影记者需要对新闻摄影工作的社会功能、拍摄理念、现实意义进行重新审视。
作为一门独特的忠实记录历史的艺术或技术,新闻摄影本身就带着非常强烈的历史意义,任何一张合格的新闻照片,都是以后研究历史的最好资料。新闻摄影所关注的,是构成未来的历史记录中最能反映此时社会发展脉动、体现这一时代社会价值观和人类实践最密切相关的部分。但是,由于以前的种种条件限制,党报摄影记者的镜头多是对准领导和大事、要事,普通群众和底层社会现实很少得到关注,而且大多数新闻照片缺乏情节和故事性,甚至缺乏丰富的内涵和信息。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记者有更多的版面和机会扩大怎么写作对象的范围,甚至有机会在同一新闻题材中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从而把一个拍摄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都为新闻摄影的变革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读图时代”的提法也把新闻摄影从过去的“配菜”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新闻表现形式。这一切,都要求摄影记者必须通过对新闻摄影理念的改变,提高照片的质量和内涵,否则,就会像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产生大量没有生命、没有内涵、没有信誉的垃圾图片。
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图片
需要情绪感染力强的新闻图片。时下,突出故事性成为各大媒体的操作方向,新闻故事里丰富的细节、感人的情节、翔实的信息都是吸引读者眼球的要素。同样,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也需要这些要素。2011年,《济源日报》推出了长线纪实性摄影专栏《玉川影像志》。该专栏站在“为普通人立传”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新闻摄影的有益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记者不再是手拿相机的旁观者,而是成了事件的体验者,并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读者,而这种感染的手段,就是捕捉感人的细节。在拍摄《三个孩子撑起一个家》时,记者和姚双玲、姚斌斌姐弟俩一起到他们家。刚到大门口,两个孩子便撇下记者直奔院里。很快,两个孩子每人拿着两个凳子迎了过来:“叔叔,请坐。”当时记者十分感动——在这样一个爸爸常年有病、妈妈又疯又哑、爷爷眼睛失明的家庭里,两个孩子如此懂“礼数”,他们身上肯定有其他孩子不曾有的优点。在记者和姚父交谈的时候,9岁的小斌斌装起一篮草就进到牛圈中喂牛,我们跟着抓拍了这个镜头。照片发出后,玉泉街道王礼庄居委会一位热心读者打电话说:“看到《三个孩子撑起一个家》后,我很感动,尤其是姚斌斌喂牛的那张照片,我看后哭了,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牛栏高,就这么懂事,我一定要帮帮他们。”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好心人就为生病住院的姚斌斌的爸爸送去了2000元钱。这件事也让我们感触很深:要拍摄出能够感人的照片,必须通过抓拍细节来展现、升华主题。
需要突出细节的新闻图片。此外,抓拍瞬间的表情把故事推向也是新闻摄影必要的手段。在拍摄《“天使”呵护的“玻璃女孩”》时,我们围绕“天使”呵护牛芳芳这一主题,抓拍了许多细节,比如牛爸爸、牛妈妈翻看芳芳的国画作品时自豪的笑;丈夫喂芳芳吃葡萄时两人目光、表情的真情交流;坐在轮椅上照镜子时芳芳“臭美”的样子等等。但笔者总觉得还缺少一点细节,至于是什么细节,笔者一时还没有想到。这时,坐在客厅的牛妈妈突然说:“妞妞(芳芳抱养的女儿)该尿了吧?”话音未落,芳芳便驱动电动轮椅进了里屋,我连忙拿着相机追了过去。果然,令人感动的细节出现了:虽然自己行动非常不方便,从电动轮椅爬到床上就相当困难,但当了妈妈的芳芳给女儿换尿布的动作相当熟练,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妞妞在妈妈为她换尿布时竟然看着我的镜头笑了起来。我抓拍下了这个镜头并为之感到兴奋:这就是我一直想拍到的细节!在这个摄影专题里,芳芳是毋庸置疑的主人翁,是“天使”呵护的幸福女孩。但“天使”的爱是无私的、是能够传递的,芳芳在接受“天使”呵护的同时,自己也扮演起了“天使”的角色,精心呵护自己的女儿,将爱传递下去。这张抓拍到的照片成为本期专题的点睛之照——用爱心传递爱心。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成功的新闻照片所呈现的可读之处,应该是真实的、令人浮想联翩的、隽永的细节。需要鲜活生动的新闻图片。作为党报新闻摄影一个唱主角的内容,政务新闻摄影一直存在内容单一、画面不活等问题。在“读图时代”,政务新闻摄影更需要抓住瞬间去表现、提升主题,而且,抓拍得越及时,照片就越生动、鲜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2010年12月5日到济源调研时,深入王屋山区的小学看望师生,笔者就抓拍了卢展工与孩子们合影时席地而坐,并招呼陪同人员“咱们都坐到地上,别挡住了孩子们的脸”的照片和当孩子们要为他系上红领巾时,卢展工弯腰接过红领巾说“不用了孩子,让爷爷自己系”等新闻图片。图片在《济源日报》一版以显著位置发表后,受到读者高度评价。一位读者给笔者发来短信:“这组照片体现了一个重视民生、不做官样、实干为民的省委书记令人称赞的民本至上的行动和理念,我们读者喜欢看这样的政务新闻摄影图片。”再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各级领导都要前往幼儿园、小学看望儿童。作为一个似乎已经程序化的政务活动,各级领导不外乎送上几句慰问、关爱的话和一堆礼物,每次见报的照片也几乎都是领导为孩子们发放礼物的照片,缺乏新意。在去年“六一”前,笔者跟随济源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去慰问儿童和教职员工。在路上,笔者就一直琢磨如何拍摄一张有新意的照片。来到市第一幼儿园,其他同行按照惯例站在一边静候市领导为孩子们赠送礼物的镜头,这时,孩子们突然不听老师的指挥,嘴里叫着“叔叔好”、“阿姨好”哗地围了上来,还伸手要市领导抱。手指头始终不离快门、眼睛始终不离取景框的笔者抓拍到了市领导抱起一个十分可爱的小朋友笑眯眯耳语的镜头。等到其他同行反应过来围上来时,老师们已经拉着孩子们去排队了。这张笔者抓拍到的现场照片在《济源日报》头版刊出后,受到广泛的好评。
需要真实的新闻图片。新闻摄影尽管可以借助部分艺术手段,但新闻摄影的形象审美价值必须服从于新闻价值。有的摄影记者过分强调摄影的构图、用光、色彩等造型规律,使自己陷入唯美与技术的泥沼。他们以主观想象进行构思创作,甚至采用导演、摆布,肆意调动场景秩序和干涉对象的手法去追求照片的“效果”。这种做法,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限,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形象审美价值必须服从于新闻价值,即内容的真实和事物本身的规律,其结果势必失去读者的信赖。近年来,“周老虎”、“广场鸽”、“藏羚羊”等一系列检测照片被揭露,即使再高明、再合乎逻辑的“摆拍”和查重,在读者面前都会“露底”的,只会带给读者厌恶,而不会带给大家丝毫的感动。
新闻摄影的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为谁怎么写作,如何怎么写作?早在1948年4月,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摄影无论在何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为基层怎么写作。
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说道:“摄影在三个方面‘都是有价值的获得物’,即作为记忆的一部分‘替代性地拥有了一个珍爱的人或物’;作为信息的获取手段将现实世界的碎片‘充填到一份漫无止境的档案材料当中去’;通过照片还与事件‘形成了一种消费关系’。”这本被誉为摄影乃至文艺批评的经典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新闻摄影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件成功的新闻作品,其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感彩,从而“替代性地拥有了一个珍爱的人或物”。所以摄影记者在选题时,要有意识地挑选一些有趣的、引人注意的拍摄对象。在拍摄专题《下冶镇官窑肘骺戏:一个80岁老人的坚守与期待》前,记者就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了解,去拍摄之前,就带着珍惜和敬重的情感初步整理出了拍摄思路。摄影专题见报后,该专题内容被热心网友转发到了网站上,引起了人们对肘骺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
新闻图片,不仅具有传播信息、书写当下历史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最好的历史档案资料。1938年,《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在《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中,以11万字30多幅照片真实记录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能够将信息传达给社会,震撼着受众,同时它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而成为珍贵的档案。
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迁,有许多事物都一去不复返。而且,随着文化的加速,社会变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记录时代特征、留下历史资料成了党报摄影记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济源日报》在新闻摄影的选题和策划中,将一些即将消失的人和事列入主要内容。如《薄壳渡槽

源于:www.udooo.com

——王屋山区即将失去的风景》、《“小王”和他的农民理发合作社》等专题追述了以前特定的年代背景下一些事物的产生过程,同时也记录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情感和需求。之前,笔者还着意拍摄了一组《邵原面塑》的图片,向人们生动展现了邵原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当地的文化、特产之所以能得到关注,就是因为这些民俗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
娱乐、教育、监督、商业,这就是各种媒体的照片大量涌现的本质意义。人们需要大量的图片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作为主流媒体的报纸,更要注意发挥照片的各种社会功能。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记者还需要向前沿的媒体学习,用镜头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历史责任感、体现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2]孙.从记录历史看新闻与档案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2011(11上).
[3]韦伯.科学方法论研究[M].1980.
[4]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195.
(作者为济源日报社记者部主任)
编校:董方晓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