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综合治理山区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设计网

综合治理山区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设计网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29761 浏览:1338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迅速,然而由于河道治理理念落后、规划设计不科学等原因,河道整治出现了河水污染、岸线直线化、断面均一化、施工质量不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山区河道治理在理念、规划、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健康河流的新理念,并研究了河道的规划设计,整治监管等有效措施,对于保护河道生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河道整治;问题分析;整治对策
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河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关键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我国古代就形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河流关系和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防汛排涝,美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山区河道治理与管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日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山区河流还担负着供给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作用,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河道治理理念落后、缺乏全面规划等原因,山区河道整治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依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该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多水少田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乳源瑶族自治县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大潭河:大潭河发源于县境西部天井山,贯穿洛阳和大布两镇,距县城51公里,全长44公里,集雨面积411平方公里。桥甫电站与大潭电站之间水面开阔,最宽处可达30米。密集的河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山区洪水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大,也给乳源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乳源自古水灾频繁。近年来,乳源县相继实施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荒山荒坡、陡坡地基本得到治理。洪水挟带下泄河道泥沙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2011年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县城周边堤防和重点乡镇堤防得到修建,全县多座小型水库得到了除险加固,全县防洪保障能力得到基本改善。但全县总体控制性水源工程缺乏,待改造提高的堤防还很多,尾矿坝和地质灾害面广量大,防洪保安形势依然严峻。加之,近几年粤北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大,大多移民村庄都是傍河而建,这给山区河流治理和防洪安全安提出了更高的现实需要。

一、山区河道治理

1.山区河流形态和现状

山区中小河流的形态多为“U”字形或“V”字形,河床纵断面一般比降陡峭,绝大多数都在0.1%以上,其河岸线非常不规则,且河道水的流态极为复杂。山区河流的水文特点是降雨强度大、汇流时间短、径流系数大,洪水来势迅猛。山区河流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流态受非常不规则的河床形态的影响,十分混乱,常有回流,横流、水跃,旋涡跌水等出现,流象极为险恶,常会产生冲刷,吞食农田、道路等,对山区农业基础设施破坏性极大。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基础性水利设施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存在着防洪标准低,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洪要求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盲目围垦河沟、侵占洪水和调蓄空间、河流开发失衡导致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河道天然砂石的需求越来越大,河道采砂管理难度加大,乱挖滥采、过度采砂、毁田采砂、破堤采砂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给河道治理带来了严重影响。

2.河道整治的原则

河道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二是因地制宜,治管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当前与长远关系。三是除害兴利、治理与开发并举。四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清除行洪障碍物与修建治河工程相结合。

3.认真做好河道治理的规划

对于山区河流,在进行治理前需要编制河道整治规划,明确整治的任务和要求,并对河道特性进行分析,选定设计参数,分析比较不同方案,论证每一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益,经过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最后选择其中的最佳治理方案。设计参数是实施河道治理的主要依据,主要有:设计流量、设计河宽、整治线等。洪峰流量是威胁工程安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其设计洪水的计算,主要以确定洪峰流量为主,并充分考虑造床流量、河相关系,最后确定整治线。整治线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整治线位置的确定、整治线宽度的计算、线型的选择等。整治线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考虑水流运动的规律,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在最大限度扩大效益的同时,力求节约投资,合理布置整治线,整治线宽度按照设计洪峰流量推求,固定整治线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形式,山区中小河道整治线一般情况下布置成直线式。

4.治理措施的选择

山区河道的堤防现状和水流特性,大部分河道狭窄,比降大,人为挤占河道严重。水流急,产生洪水历时短,来势凶猛,对堤体的冲刷较大,极易造成淘刷。又因为山区沿河两岸是村庄和农田的主要聚集区,房屋和建筑物临河而建,工程占地和拆迁量大。因此,山区河道堤防形式一般采用挡墙式浆砌石或干砌石筑堤为主,抗冲刷能力强,稳定性好,减少占地,就地取材方便。当山区下游河道比降较小,水流相对缓慢,河道两岸一般为淤积沙土时,也有采用沙土护坡筑堤身,但该形式占地量大,抗洪水能力差,不宜采用。

二、山区河流治理应注意的几点

当河堤修建后,堤身的作用是保护村庄,控制河势。但堤防同时也束窄了天然河道,改变了原来的水流状态,必然引起河床的冲刷。根据山区堤防毁坏现场的多次观察和调研,山区堤防脆弱点主要在堤基础的淘刷垮塌而导致堤防损坏。因此,在堤防建设过程中:(1)筑堤前必须进行基础处理。目前,对于山区中小河流基础的处理还没有比较可靠的确定基础冲刷深度的公式,一般是按照推移质输沙公式来推算,但只能是初步估算。在河流治理中,一般按照公式加经验的方式,依据已建工程的运行情况确定。根据已往的治河经验,山区顺直河道基础深度一般为2m,应避开软弱地基和冲刷地带,保证在稳定基础上。凹岸河段可根据该弯道的曲率半径及顺直河宽等因素综合确定。(2)变缓河道天然比降。在河床比降超过0.1%的重点堤防段,宜采取修筑拦河坝等工程措施来抬高河床,变缓天然河道比降,防止河床下切,淘刷堤基础。(3)严加河道采砂管理。由于近几年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实施,河道上游的天然来砂量逐年减少,而河道的采砂却不断加大,造成了河道天然砂石的不平衡,极易改变河流的水流形态,加剧洪水冲刷,造成堤防基础悬空、垮塌。(4)加强已成堤防的日常管理和监测。河道管理机构和收益镇村因共同承担起此项责任,落实管护机构和人员,落实管护经费。
结束语
山区河流治理工程保护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保护山区人民生命财产的生命线工程,意义重大。因此,在山区河道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河道特性、地形地貌、工程现状、施工条件、经济能力等综合分析,

中国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要合理的选择治理形式,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治理效果达到后,更应强化后期管理,加强工程维护,确保山区人民的生命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为日益迅猛发展的城市提供生命的血液。
参考文献:
实用水利技术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田富1995年12月出版346页—378页.
治河与防洪水利电力出版社柳学振佟名辉1991年5月出版50页—77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