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试述作文作文教学中加强写作基本素养培育

试述作文作文教学中加强写作基本素养培育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34485 浏览:1584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写作基本素养作为现代人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作文教育中应加强培养。写作基本素养的培育应该系统化,有目的、分步骤、按层级地进行。这种培育是交叉

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渗透的,是长期的,是熏染,是浸润,是和风细雨。
【关键词】写作 基本素养 培育
写作基本素养作为现代人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作文教育中应加强培养。写作基本素养的培育应该系统化,有目的、分步骤、按层级地进行。这种培育是交叉渗透的,是长期的,是熏染,是浸润,是和风细雨。现结合当前作文教育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加强品德素养的培育

需纠正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品德素养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是思品课的任务,与语文教师、作文教育关系不大,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文技巧训练上。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作文检测大空,甚至导致思想上严重的偏差,如作文中的玩世不恭、阴暗心理、仇视社会、低级趣味等;二是把品德素养理想化、完美化、政治化,而忽略了人的基本道德操守(正直、勇敢、诚实、善良、责任感、自信心、同情心、羞耻心等),这种任意的拔高导致学生“人”、“文”分离,主题“宏大化”,满纸违心话;三是走“放胆文”的极端,不是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吗?那么只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打开自己的私人话语系统就是好作文了。否也。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私人话语系统有没有灰尘与垃圾,比如初中生过于自恋的小资情调、过于偏狭的不良心理,还需我们教师轻轻擦拭,细细清扫。

2.加强认识素养的培育

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认识”必须是学生人格独立、个人思考,决不能是外界(教师)强力施加。比如写爬山,必须写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而不能写打退堂鼓,又累又苦,枯燥乏味;写救落水儿童,必须写舍己为人,甘于牺牲,而不能写畏缩害怕,权衡利益。似乎这样写是可耻的,不正常的。这种脱离实际、悖离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深刻”,是一种“伪圣化”。二是给予学生适当宽容,如认识幼稚化、肤浅化、偏激化,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规劝、纠偏。三是教授学生一定的哲学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问题和认识世界、关注现实,使之看问题更科学、彻底、全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

3.加强思维素养的培育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等生、优等生,语言功底不错,但写出来的作文老是一个路子,一种模式。究其根底,乃思维素养的缺位。“创新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而良好的思维品质又是创新的关键。”所以,教师应适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学生思维素养的培育,如训练其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尤其是思维的创见性,使学生真真意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使其作文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一人千面。

4.加强知识素养的培育

关于知识储备,在此想强调三点。一是知识储备库应成为“杂物间”,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均应有之,特别是历史知识。二是加强内化。知识不消化、吸收,储备库就极容易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而这内化的过程必须是学生思考、体认、认同的过程,而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摘抄、记诵。三是大胆鼓励运用。只要学生在作文中有意识地使用储备的知识,哪怕用得生硬蹩脚,教师也应不吝表扬,因为只有“用”,“死水”才能变“活水”,作文才能充实、丰盈、生动鲜活。

5.情感素养的培育

当前学生作文中无病、壮志豪情、故作悲愁、未老先衰、玩成熟深沉等矫情、造作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世俗功利化的熏染、教师的认为拔高、学业任务的繁重等,这些使原本心地柔软、纯真善良、多愁善感的花季少年变得麻木呆滞、为赋“作文”强说愁,真情的流失,心田的沙漠化让人扼腕叹惜。
教师要做的事就是“植树种草”,让久旱的心灵重逢情感的甘霖。首先要保护好童心,不可使用“生长激素”,让学生一夜成人;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点击、激活学生情感的泉源;三是提倡情感的多样性、丰富性,引导情感的健康性,恰当处理好社会情感和个人情感的关系。

6.强语言素养的培育

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作文亦是如此。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世界即语言,语言即世界”的理念,“把一切化在语言之中,把语言化在一切之中”,随时随地“都拥有学习语言的良好机会”。其次,要把握语言素养的标准,逐步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作者何明认为语言素养的标准主要有:正确性、丰富性、简明性、健康性、逻辑性、生动性、通俗性和有效性。第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北大教授、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钱理群主张“在实社会上流动着地语言”中去学习语言。他提出了四点:其一,“从民间俗文学入手,‘学习实社会上流动着的语言’,即不仅学习书本上的语言,更注重学习生活中活的语言,不仅学习文人雅的语言,更注重民间的俗的语言”;其二,“不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去学习语言,而更注重情趣:语言的情趣,以及在其背后的风土人情”;其三,“在‘赏味’语言文字时,一定要注意特定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特点(如汉语言的音乐性、装饰性)”;其四,“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更要注重语言中的‘文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