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非线性建筑理论大专

非线性建筑理论大专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3557 浏览:11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概述:

线性建筑时指用复杂的科学理论应用在建筑设计上,同时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或者直接生成设计,生成的方式是将各种条件输入电脑,通过软件主观产生一个建筑形象。它颠覆了传统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中心性,对称性及稳定性。表现出模糊,软化的弱形式特点,以及非线性建筑追求动态化和复杂性的倾向。
它的这种“无定形”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形式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描述性,在强调对既有形式构成法则的哲学批判的基础上,试图跳出以往建筑形态研究的视域,使“无定形”从一种形式评价方式转化成为一种处理事物的操作过程。在实际设计中,并置,拼贴,组合等设计手法逐渐转换为新的操作逻辑,如折叠,平滑,扭曲,透明等。这些操作的本质是趋向于背离物质的体量,消解基本形式,以弱化整体的方法来实现形态的分解同时以联系,复杂的各组织系统来获得总体的一致性。
下面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实例来浅析非线性建筑理论:

2.项目概况:

2.1位置

项目位于汉阳腹地中心的四新地区,它与汉江组团,沌口组团一起构成武汉新区。其中,四新滨江地区位于四新组团东端,主要沿江线堤乡、州头地区组成,地区东临长江,南望太子湖,拥有丰富的水景资源,南段的中环线将地块与沌口组团和武昌区域紧密相连,而规划的世江遂道近在东北角咫尺。其中两侧分布着洲头街的制造企业和物流基地,区域有中心型居住区,拦江堤沿线主要为江堤多家田,零散坐落着一些村庄;另有铁路线穿插在滨江地块中间。总体看来,除拦江堤上及滨江大道高于区域7米外(标高为31米),区域内地势较为平坦,局部有些低洼。

2.2功能:

项目总建筑面积:740589.06㎡,主要功能包含: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酒店式办公、检测日酒店、海洋乐园,以及酒店裙房的商业、餐饮、电影院等功能;整个功能体连为一个整体。

2.3现状分析:

2.3.1有利因素:

①“水资源因素”:长江太子湖及规划区域内的水面构成整体的水景空间,成为项目的最大亮点;
②“地势因素”:拦江提与项目用地间的7米高差,将为项目区域内的人车分流、停车库的布置、及减少投资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③“地形因素” :项目用地平坦,为大型项目的建设提供可能性;
④“交通因素”:项目周边拥有良好的对处交通体系,包括主要道路干线,铁路及规划的世江遂道为本大型项目建设、建成、运营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2.3.2不利因素:

①“功能因素”由于本项目功能繁多且组织复杂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因此产生庞杂的系统,成为不利因素。
②“地势因素”拦江提与项目区域的高差,使项目的交通体系在垂直方向变得复杂,造成行为上的不方便。
③“城市空间因素”项目中的各功能空间和尺度差异,对设计中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产生不利。如:展馆的巨大尺度与酒店,办公及会议中心尺度的协调。

3.规划建筑设计理念:


3.1运动的审美观念:

在“水”上落笔,取长江水之波澜,势在一气呵成;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这个方案采取开放,延伸,简洁式的造型设计,不受建筑常规约束,强调空间概念,找出共性。分段落,和若干板块之间巧妙结合,不同板块的“流动”感与“力量”感均释放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力,以“运动性”和“流动性”体现建筑的表现力。充分地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这里的时间不是建筑的寿命,而是参观者对建筑物产生强烈的空间感的过程。让人们通过视野浮想联翩,步移景变,尽可能向公众提供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注重构图关系和利用周围复杂的环境设计合理布局。

3.2建筑的“去形式化”: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建筑形式突出的特征就是建筑的“去—形体”化,整个建筑就是一个以某种方式衍变出来的整体,给人感觉就像波涛拍打的礁石汹涌的朝参观者奔袭过来,建筑形式的“变形”借助偶然因素之间的临时形态联系来实现的,这种“关联”在设计中重新配置环境,形成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新关系。正是这种“关联”关系将博览中心的各不同功能性质的建筑组合起来,联结成连贯的异质体,所以这类关联我们称之所谓的“滑”效果。

3.3空间的节奏和韵律——意在“浪漫”的楚文化;

采楚文化之浪漫,取长江水之波澜。取山河之势,如行云流水。水流之灵动,花开之舒展,自然之神韵。15年后,再望可容纳百万人居住的江城西南:沿江两岸,交错林立的高楼,通身剔灵、直入云霄;环湖四周,碧波潋滟、绿茵如织、水鸟嬉戏;繁华街道,车流穿梭,路人恬谧。……这里,追求的是可持续的生态、现代化的功能和最适宜人居的环境。
3.4变形:该方案通过从基本的图形中不断的扭曲,从具象的方向,圆形等到抽象的,变异的图形。通过这种变形使得建筑具有像波浪一样的动感,静止的建筑产生的运动感,同时在这种变形的过程中,结果是随机因素产生的,过程才是目的,以某种方式或者参数输入计算机当中,产生出新的形体。
以崭新的创新手段营造一个个完美的空间,充满能量,多变,流畅而令人迷恋,是一个通过各种线条和其产生的能量,展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美丽景观。建筑物的设计效果没有受到欧几何稳定性的束缚,相反更能以同时产生的动态,从几何,时代和感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得探索。
4.结语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设计,不是仅仅只存在图纸上的设计方案,它已经在实施当中,这是通过实践对非线性建筑理论的很好的一次探讨。这个方案在武汉评标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参考文献:
刘建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玛格丽•塔古乔内编著,袁瑞秋译。扎哈•哈迪德。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