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国际贸易 >谈谈汶川论后重建时期灾区可持续进展设计

谈谈汶川论后重建时期灾区可持续进展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4549 浏览:111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与破坏,其中四川灾情较为严重。而近几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各对口支援省市及全国人民的关心与帮助下,克服万难,积极重建家园,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在后重建时期,巩固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取得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灾区;后重建时期;可持续发展
1673-291X(2013)18-0119-02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当代中国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灾难。这次灾难大体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灾难初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发展振兴。现如今,我们初步完成了“重建家园”,已跨进了第四个阶段。在发展振兴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灾后重建成果,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广泛性定义是在1987年提出的,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其具体内容来说,该发展理论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要想获得整个社会各方面的长远发展,我们就要做到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考虑到自然的承载能力,让经济社会与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udooo.com

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孤立地追求其中某一个都是违背发展原则。
2.可持续发展对灾区的意义。“5·12”中灾区生态系统大面积损毁,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一系列问题,灾区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森林覆盖率、林业生态面积均下降严重。同时经济也遭受巨大打击,四川、甘肃、陕西省受灾工业企业达17 923家,直接经济损失1 048.7亿元,其他经济损失约830亿元,其中规划区内受灾工业企业12 492户,直接经济损失961.8亿元。四川省受灾工业企业16 280家,直接经济损失997.8亿元;39个重灾县工业企业直接经济损失934亿元,占全省的9

3.6%;重灾企业2 945家,需异地重建企业847家 。

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下,虽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取得初步胜利,可后续的振兴发展更为重要,决定着最后能否获得全面胜利,求得自身稳定长远的发展。现在,重建、援助工程等都已结尾,那如何进行自身的巩固发展就成为了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在此节点上,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极具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路线方针,能保证经济与生态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达到合理状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让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维护环境的良好。想要实现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稳定,就要改变传统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到底,形成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灾区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长远的发展。如今的建设是着眼于未来,目标是超过之前水平,人们能更加舒适的生活,这就需要在后重建时期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灾区发展振兴路径

1.灾区发展阻碍。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尤为重要,但目前出现了一些状况和问题阻碍了灾区可持续发展路线的进程。归结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震造成的损失太大,生态遭到严重毁坏,生态系统发生紊乱,环境稳定性差,生态修复周期又太缓慢,人工维护难度较大[3]。(2)生态维护意识还是薄弱,保护及宣传力度也较小。(3)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层次较低,对环境破坏性大。(4)随着援助的结束,灾区经济受到影响,自我发展能力不足。(5)援建项目的后续运行、维护的成本高,有些甚至变成了“空壳”,且这方面的人才缺乏。(6)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还没能有效实现协调发展,部分地区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严重,三者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
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影响了灾区的长远发展。在后重建时期,为了求得自身经济的恢复与增长、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我们就要全方面规划,解决种种问题,不能以传统的思想发展。
2.灾区发展有利条件。上述问题有待解决,但同时也应关注到内部与外部有利于发展的因素。首先,国家高度重视灾区的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将灾区的发展振兴列为重要内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都予以大量支持,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也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生态补偿、人才、帮扶十个方面给予灾区特殊优惠政策支持,促进灾区经济社会良好快速的发展[4]。另一方面,对口支援也稳定了灾区的根基,灾区接受的投资数额已累计达数千亿元[5],这加快了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能比较好地进入到后续发展。同时当地政府与群众自强不息,人们团结一致,积极投入到建设家园,在后续的发展中能将在地震中奋斗的精神持续下去。其次,四川本身就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特色产业也较多,有比较好的物质基础。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一些先进思想与高科技,能为建设提供技术性支持。
总而言之,四川发展潜力强,在外界的扶持与自身的努力下必将取得成功。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灾区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共同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是我们看中的,这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路径。
在灾区发展振兴阶段,要争取各行各业恢复到灾前的水平并有所增长,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依赖经济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核心,但同时生态的发展维护也相当重要。若说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基,那么生态就是经济科持续发展的基本。
基于目前发展的状况,对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有效政策,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的政策与科学的规划是灾区后重建时期重要的指导方针,只有政策、规划合理了才能保证后期的工作顺利进行。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政府应着眼全局,制定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计划。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在地震前,四川的产业结构就不太合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在后重建时期,我们应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运用高科技、先进思想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农业,增加怎么写作业的比重。对于农业的发展,应扩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还可以利用优势资源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做出规模,做出效益。至于工业则必须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新型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设备制造都应给予足够重视。另外,怎么写作业的发展也应结合自身优势,提高整体水平,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点[6]。灾区旅游业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经过地震后形成了许多有区域特色的景点,这些可以成为特色旅游的核心。灾区应利用现有资源与知名度发展旅游业,主动出击,加强宣传。旅游业能成为灾区发展的重点,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7]。可持续发展着眼于长期目标,而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现如今,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思想一味发展经济,忽略资源能源的重要。在产业的发展中,我们要形成经济的循环模式,对各个过程中的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也可变废为宝,使用能源时要注重能源的可再生性,减少能源的浪费。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大的企业应考虑改变现有依赖性,找可替代资源。另一方面,对于重污染的企业应勒令禁止,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这些企业可以寻求改革发展,主动在自然环境承载范围内发展经济。
4.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灾害预防。生态的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的维护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忽视生态的经济发展路径是行不通的。在后重建时期,我们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加大建设力度,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产业发展对生态的破坏污染。在人工治理方面,一方面要建设推进生态工程,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加大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的建立。另一方面还需注重灾害的预防,强化对灾害的监测,形成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对存在隐患的地区进行治理,改善其现有状况。
5.重视精神重建,完成文化重塑。利用灾害形成的遗迹遗址,塑造灾区特色文化,积极宣传灾区人民奋斗向上的精神。这不仅可以使灾区人民铭记历史,将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下去,全身心投入到振兴家园的建设中,还可以将灾区特有的文化特色传扬出去,形成思想层面上的经济效益。

三、未来展望

如今的灾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有信心让家园愈加繁荣。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让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生态得以巩固与提高,社会得以和谐安定。经济的健康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振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兴,生态的持续维护推进经济的多方面发展。
处于后重建时期的我们,亲身经历这一切的转变与发展,是何其的幸运!
参考文献: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灾区工业恢复重建规划[Z].2008.
[3] 胡正明,郑予捷,沈鹏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震灾区生态重建路径与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5).
[4] 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期[N].西部时报,2012.
[5] 民建四川省委.关于“十二五”期间我省灾区发展振兴的政策建议[J].四川统一战线,2011,(1).
[6] 陶志蕊.灾后四川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商情,2011,(41).
[7] 邓丽,邓玲.推进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5).[责任编辑 陈凤雪]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