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29832 浏览:1415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城市环境色彩规划是近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色彩规划为例,探讨了城市环境色彩的概念、特性、规划原则及操作方式。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
1城市环境色彩概述

1.1城市环境色彩的概念

城市中的任何景物都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城市色彩,从广义角度可以理解为城市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总和。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人的服饰、车辆、植物、河流、天空等一切视觉可感知的景物的色彩。

1.2城市环境色彩的构成

根据城市中景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可以将城市中的色彩分为人工(或人文)色彩和自然(包括半自然)色彩。其中,人工色彩主要是以建筑为主的硬质景观的色彩,包括地面的色彩和其它构筑物的色彩;自然色彩则是指包括天空,植物,水体等软质景观的色彩。
2城市环境色彩的特性

2.1城市环境色彩具有宏观性

城市环境色彩研究与其他领域的色彩研究相比,在研究尺度上具有宏观性。由于城市物质环境规模巨大,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不同于其他微观或静态领域的色彩研究。

2.2城市环境色彩具有文化性

城市环境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而形成,便成为了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作为城市风貌与地域文化的重要表象,向世人展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意味。不同地域的国家与城市,由于自然风貌、民族信仰、历史文化的不同而对颜色产生不同的偏爱,因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城市色彩景观。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并依据“挖掘—继承—
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入研究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征,将其发扬光大,从而逐步形成特色。

2.3城市环境色彩具有公众性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重要环境,城市环境色彩是城市中被公众所感知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环境色彩不同于其他私人占有的物品,它被公众所共同享有和感受。对于城市公众而言,城市环境色彩又具有某种强制性。因此,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与控制管理,不能仅从管理者和设计师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出发,还要综合考虑公众对色彩的认同感。此外,由于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品质日益关注,公众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参与也非常必要。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设计、规划与实施管理,应该是一项公众参与的重要内容。

2.4城市环境色彩具有相对稳定性

城市环境色彩不同于绘画、服饰的色彩,它不会因为时间变迁、潮流改变而产生巨大变化。即使频繁更换变化的广告、装饰物与其他人工元素相比毕竟是少数,而多数元素如建筑、桥梁、城市家具等都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中尤以建筑色彩最为突出,因此,建筑色彩的选定需要经过慎重地考虑,否则将给周围环境带来长久危害。而对于天空、水系和植被等非恒定自然因素,虽然他们的色彩会因时间不同而产生变化,但对某特定城市而言,这种变化规律却因其特定自然条件而存在一定稳定性。此外,植被在城市中的影响也随着植被种类、种植位置、面积等因素而具有相对确定性。综合多方因素,可以看出城市色彩景观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3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原则

3.1地域性原则

一座城市所处地理色彩环境的不同,其在色彩规划与应用上也应各尽特色。
地域色彩的形成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的结果。自然环境、民族气质和社会生活方式是色彩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依托,色彩文化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活过程的历史凝聚。城市或聚落色彩的形成,在某些地域直接的自然的因素作用更大些,而某些地域,则是人文因素主导。

3.2文脉性原则

除地域特征之外,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文化相辅相承,因此,在色彩规划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并采取“挖掘———继承———创新”的原则,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并予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特色。

3.3时代性与现代感原则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不断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也为城市色彩设计提供了各类可能,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城市特色是时代科技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设计中应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去规划城市,引导城市色彩体现时代性和现代感。

4 实例 哈尔滨城市环境色彩规划简介

4.1 强调地域气候、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现状分析

首先,针对寒冷地区城市的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气候温差大、常绿时间短,冬季寒冷,环境色彩单调等特点,从而强调以暖色调作为建筑色彩的主基调,其中以米与黄白相间的暖色调所占比重最大。
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是哈尔滨市欧陆风格建筑特色的精华所在,是凝聚西方文化最为典型的地区,区域内汇集了全市 80%的以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调的近代优秀建筑,是极具欧陆风情特征的区域,其建筑色彩奠定了哈尔滨城市色彩景观的主旋律,即以米、灰白色为主构成“主体色”;以浅粉色、桔、淡绿色、浅灰色为主构成丰富的“辅助色”;在某些教堂类建筑、医疗类建筑上,以土红色为主体色,点缀以白色线脚、彩色玻璃、绿色、金色与红色屋顶,构成“点缀色”;使整个区域形成和谐、温暖的色调。

4.2 对城市环境色彩的准确定位

依据现状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寒带地区城市环境色彩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等因素,哈尔滨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以“明快、大方、温暖、和谐”为原则,确定以暖色系作为城市环境色彩的主基调。通过灵活调整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彩度)以形成辅助色和点缀色,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城市色调。此外,色彩规划中还确定以米和白色作为哈尔滨城市基调色,以复合色和白色作为城市辅助色,以红褐色作为城市点缀色。而这些色彩正是哈尔滨城市传统建筑色彩的一种升华与提炼。此外,依据历史文化的塑源,并结合城市历史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趋势,将哈尔滨城市色彩的规划目标确定为“多彩的哈尔滨”。

4.3 制定分类控制要素导则

哈尔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将城市要素划分为建筑与环境两大类,建筑又分为传统保护建筑、商业娱乐建筑、生活居住建筑、工业仓储建筑、高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层建筑五种类型,各类型又按墙面、屋顶、窗饰、阳台等部分具体制定相关设计导则,并以图则表示方法来进行引导和控制,除传统保护建筑外,其余“建筑色彩导则”的控制弹性较大,从而不限制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配合运用多种手段来丰富城市风格。
哈尔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哈尔滨的城市色彩景观,提出了城市色彩景观定位,并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分区控制,以及不同建筑类型的分类控制,这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方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4.4 颜色搭配与表示方法

对建筑外立面色彩进行基本色、辅助色和点缀色的搭配示意。
基本色:外墙面配色对象。在人的视野范围内面积最大,观看时间最长部分的颜色。
辅助色:外墙面其它配色对象的颜色,其色彩在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上应与基本色相协调,并允许有所变化。
点缀色:建筑中需重点加以点缀的颜色,如建筑的入口、标志屋顶檐口等细部装饰,其面积应不大于辅助色的面积,其色彩可在色相、亮度和饱度上与基本色有大的变化。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色方式调制出来,这些配色方式称为颜色模式。本规划使用国际标准色标采用的CMYK模式,即由青(D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及黑(Black)四种毅色组成。
参考文献
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安 平.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以中国天津中心城区为例[J],2010.6
[3] 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