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简析环境监测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因素与相应处理措施学报

简析环境监测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因素与相应处理措施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6681 浏览:169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笔者主要从采样质量、测试系统和仪器、测试环境、分析方法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并从减少分析误差、采样、质量控制、趋势综合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监测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0 、引 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工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环境监测工作包括布点、采样、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几个环节,本文就这些环节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1.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 样品采集、保存、管理与运输

1.1 样品采集

a. 在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中,采样往往被误认为工作简单而被忽视,其实恰恰相反。在环境监测中,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或不规范,即使操作者再细心、实验室分析再精确、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再严格,也不会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因此环境监测采样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采样的操作步骤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进行采样。
b. 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环境监测的质量。如同一水体同一断面溶解氧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采样时就要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否则监测结果就会失去准确性;再如测定石油类采样时 ,水样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因塑料会吸附石油类使分析结果偏低。

1.2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有些样品放置过久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反应,从而影响测定结果。如果不能尽快进行分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水样予以保存,最常见的保存方法是冷藏、冷冻或添加保存剂。

1.3样品的管理与运输

样品是从各种水、气环境中取得的实物证据和资料,妥善而严格的管理是获得可靠监测数据的必要手段。
水样采集后,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分装成数份,并分别加入保护剂。对每份样品应附一张完整的水样标签注明采样目的、监测点数目、位置、监测日期、时间及采样人员等。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在可保存的时间内进行分析。
气样采集后,要及时贴好标签,填写好采样记录。如需对采集样品进行分装,分样的容器应和原样品容器材质相同,并填写同样的样品标签,注明“分样”。同时对“空白”和“副样”也要分别注明。

1.2测试环境的影响

样品在测试过程中要求温度、压强湿度、风速等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果测试环境不符合测试要求并不采取任何补偿措施,那么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1监测点位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在采集水样时,如果采样点位布设不够准确,采样现场水体不均匀,则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在采集大气样品时,监测点周围50m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筒,监测点周围建设情况要相对稳定等,否则,都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1.2.2实验室环境质量的影响

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本条件。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在各实验室中是不同的,而且,随时间变化也不相同。一定要保持实验室清洁、干燥,以减小污染,降低实验空白。

1.3测试系统和仪器的影响

在样品分析过程中,测试系统会直接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这主要是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及精确度的影响。有些数据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分析人员充分了解、熟悉仪器的使用,做好调试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计量认证。

1.4分析方法的影响

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的依据,要尽可能的使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当这些标准方法对于在仪器操作使用、样品的制备和处置、监测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说明尚不能准确指导监测工作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来规范监测工作。监测工作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标准、手册等应随时更新,必须保证现场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等为现行有效版本。

1.5人员素质的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工作经验、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首要条件。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偶尔失误或对监测技术、方法、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初期,这种情况更明显。同时也存在个别监测人员不认真负责,消极应付的情况。

2. 相应对措施

2.1采样、布点

2.1.1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点位布设要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1.2应保证采样效率和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的稳定性;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2.1.3对地表水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采样现场水体要均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污染较严重的河流,采样时要去除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2.1.4气体采样要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确定合适的抽气速度及采气量和采样时间;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吸收液、填充剂或各种滤料。
2.1.5气象参数对采样的影响,大量的扩散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的排放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等影响,可使污染物的浓度相差几倍甚至几百倍,这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等的影响所致。因此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必须同时测定气象参数。

2.2减少分析误差

分析过程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前者贯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后二者,只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工作,是能够避免的。

2.3质量控制

2.3.1采样所产生的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严重的误差。可在现场采样时加采质量控制样品,即在同一采样点上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 ,用加密方式进行分析,以判断误差的来源。
2.3.2通过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质量控制图等加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2.3.3通过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实验室及其监测分析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以确定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
2.3.4通过对现场—实验室采取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即通过在每一个采样点采集平行双样和空白样来控制采样过程,通过实验室内对空白样和样品的平行分析来控制分析测试过程的误差。用所得结果与允许误差比较后,推断采样和分析过程的误差来源。

2.4强化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趋势综合分析

2.4.1充分考虑环境质量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及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变化,开展环境质量纵向、横向对比。
2.4.1在环境质量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城市环境建设环保投资与政策措施等社会、经济、自然状况等因素,对排污总量、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2.4.2当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空气质量日报有明显变化时,应在当日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专项报告。河流和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中,应对质量的明显变化(如水质级别变化、主要污染物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诸多原因中明确导致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客观准确的结论。
2.4.3在做好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工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环境质量模型研究,应用先进适用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环境质量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

3. 结 语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主要受样品的采集、保存、管理与运输过程,分析测试使用的仪器 ,选用的分析方法及测试环境以及监测技术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要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人为的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确保环境监测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服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务,为蓬勃发展的环境保护事业铸就更加夯实有利的基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