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业工程 >谈谈共聚物新型多功能润滑油粘度指数改善剂研制

谈谈共聚物新型多功能润滑油粘度指数改善剂研制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5720 浏览:151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进展,机器设备对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以炼制工艺提升润滑油质量已不能满足高速度、高负荷、大功率等苛刻条件的要求。添加剂是现代润滑油的精髓,对减摩抗磨,提升机器性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粘度指数改善剂是用于制备多级内燃机油、液压油和齿轮油的主要添加剂,在润滑油中添加粘度指数改善剂,可获得低温起动性能好、高温下又能保持适当粘度的多级油,以而使油品四季通用、南北通用。目前,常用的粘度指数改善剂有聚丙烯酸酯(PMA)、乙烯-丙烯共聚物(OCP)、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聚异丁烯(PIB)等。由于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热稳定性好、增稠能力强、油溶性好,且便宜,在中高档内燃机油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作为单效添加剂进展还远远不够,通过各种化学改性手段引入分散、抗氧、抗磨基团,开发高效、多功能粘度指数改善剂势在必行。本论文以乙丙共聚物为主要原料,进行了新型多功能润滑油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开发研制。主要探讨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运用催化热氧化降解法,对乙丙共聚物进行可控降解。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制备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当选用150SN型号的基础油,加入16%的J0010型乙丙共聚物(按总质量计),0.1%的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按乙丙共聚物的质量计),在170℃下降解4h后,所得产品的剪切稳定性为20,增稠能力达到6.50mm~2/s以上。2.对降解所得单效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进行功能化,通过接枝和胺化反应,在乙丙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引入含有氮的基团,使其成为具有分散性能的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浅析可知,以0.5%的过氧化苯甲酰为接枝反应的引发剂(按乙丙共聚物的质量计),马来酸酐和胺化物加入量分别为乙丙共聚物质量的12%和7%,接枝和胺化反应温度分别为160℃和140℃,所得产品的增稠能力在5.83mm~2/s以上,分散性能达到65.22%,可用于配置中高档润滑油。3.降解产品经接枝和胺化反应后进一步与抗氧化合物反应,在乙丙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引入抗氧基团,制得一种具有分散和抗氧化性能的多效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DAOCP的最佳工艺条件。当马来酸酐、多烯多胺、抗氧化合物加入量分别为12%、7%、5%;接枝温度、胺化温度、抗氧化反应温度分别为160℃、150℃、160℃时,产品的增稠能力在5.92mm~2/s以上,分散性能达到63.50%,成焦板低于15.8mg,成漆板在4.5级以下,可用于配置中高档润滑油。关键词:润滑油论文添加剂论文粘度指数改善剂论文乙丙共聚物论文多功能论文

    中文摘要7-9

    ABSTRACT9-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34

    1 前言11

    2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善剂11-17

    2.1 粘度指数改善剂的进展概况12-13

    2.2 粘度指数改善剂的作用原理13-14

    2.3 粘度指数改善剂的类型及特点14-15

    2.4 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利用性能要求15-17

    3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17-20

    3.1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进展概况17-18

    3.2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分子结构18

    3.3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生产策略18-19

    3.4 功能性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开发19-20

    4 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20-24

    4.1 润滑油分散剂的进展概况20

    4.2 无灰分散剂的工作原理20-22

    4.3 分散型粘度指数改善剂的类型22-23

    4.4 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制备策略23

    4.5 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利用性能23-24

    5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24-26

    5.1 润滑油抗氧剂的进展概况24-25

    5.2 胺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25

    5.3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制备策略25

    5.4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善剂的利用性能25-26

    6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作用26-28

    4-37

    2.1 仪器和原料34-36

    2.2 测试策略36-37

    2.3 实验历程37

    3 结果与讨论37-45

    3.1 反应机理37-38

    3.2 反应条件对降解反应的影响38-43

    3.3 最优条件下产品的综合性能评价43-44

    3.4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评价44

    3.5 红外光谱浅析44-45

    4 小结45-4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