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业工程 >石油我国石油供给安全评估与解决对策

石油我国石油供给安全评估与解决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5579 浏览:172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加,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我国国内石油供给能力却非常有限,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并且在可预见范围内,石油在某些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经济进展和国防军事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可是我国石油进口来源的现实情况却令人堪忧,不但对外依赖性日益增大,而且进口主要就集中在几个国家中。并且与一般商品贸易不同,石油贸易有其特殊性,包括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寡头市场、波动大、垄断与竞争并存,还有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等。石油商品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石油贸易不足已超越经济不足,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学不足。石油安全的定义是石油进口国能始终处于一种以合适的和连续不断的数量来获得外部石油资源,用来满足国内社会经济进展需要的状态。这个定义是以进出口的角度出发,重点在于强调满国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进展状态,方式则是获取外部石油资源。由此,一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高,其石油安全不足就越严峻。探讨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其实质在于探讨国家维持存活与进展正常需求的石油供给稳定保障程度,小到居民生活的石油消费需求,大到国防军事活动的可靠燃料供给。石油供给的必要性和进口来源的现实性说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评估系统用指标来客观的评价我国石油供给安全。由此,本论文评估了我国的石油供给安全。在这份评估中,确定了石油进口集中度、对外依存度、运输能力、与石油供应国的外交联系和石油输出国的稳定情况五个指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策略来对这五个指标进行衡量,并综合讨论中国石油供给安全有着的不足。指标的赋值参考了以往探讨该不足优秀学者的数据。在对我国进口石油进行基本安全评估时,对进口来源集中度和对外依存度进行定量浅析得出结论:集中度过高,但走势有所下降;对外依存度极高,并逐年上升的结论。对运输能力、与石油输出国的外交联系和石油输出国的稳定程度等方面由于无法进行量化,所以采取定性的方式进行浅析。通过浅析运输通道、经过不友好国家的数量和评估了我国海军的基本实力以后得出运输能力堪忧的结论。而在浅析石油输出国稳定程度等方面,浅析了热点地区的石油博弈,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对伊朗局势、阿拉伯之春和南海之争等国际事件会对我国石油供给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对中俄联系、中非联系和中国与其他重要石油输出国联系的浅析评价了我国和石油输出国的外交联系。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的一些对策选择:以军事上建立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外交上合纵连横,探讨了实现中印能源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战略上,拓展多条油路,包括修建中缅通道、中俄中哈管道不足;转变无偿援助的方式,探讨“贷款或基础设施换资源的可能性”;经济上提升利用率、加速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及进展可替代能源。在具体的国际不足上,如何稳定伊朗的石油供给、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获取非洲石油的新案例及化解南海争端上,本论文都给出了对策,力求给出的政策倡议新颖明确、具体可行并有及时性。这些对策选择对我国能源政策和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石油贸易论文石油供给安全论文评估系统论文能源战略论文

    摘要2-4

    ABSTRACT4-10

    1 导论10-19

    1.1 背景与探讨作用10-11

    1.2 探讨综述11-16

    1.2.1 国际机构对能源及能源安全的探讨11-12

    1.2.2 国外学者对石油安全不足的探讨12-13

    1.2.3 国内学者对石油安全不足的探讨13-15

    1.2.4 国内学者对评估石油安全系统的探讨15-16

    1.3 探讨革新点与不足16-17

    1.4 探讨策略17-19

    1.4.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策略17-18

    1.4.2 历史与逻辑、现实相结合的策略18

    1.4.3 综合评价法18

    1.4.4 政治经济学浅析法18-19

    2 我国石油安全的近况浅析19-29

    2.1 石油商品的特殊性19-22

    2.1.1 石油资源的稀缺性19

    2.1.2 国际石油市场结构的复杂性19-20

    2.1.3 石油具有金融商品的一些属性20-21

    2.1.4 石油的地缘政治属性21-22

    2.2 稳定石油供给的必要性22-24

    2.2.1 对拉动经济增加的重要量22-23

    2.2.2 在某些产业的不可替代性23

    2.2.3 国防与军事中的战略地位23-24

    2.3 我国石油进口的近况24-29

    2.3.1 进口比重的上升24-27

    2.3.2 进口来源的分布27-29

    3 进口石油安全指标系统的构建29-33

    3.1 指标系统确立的原则29

    3.1.1 科学系统性29

    3.1.2 精简集成性29

    3.2 影响石油进口安全因素浅析29-30

    3.2.1 需求端因素29

    3.2.2 供应端因素29-30

    3.2.3 中间环节因素30

    3.3 指标系统的内容30-32

    3.3.1 石油进口集中度30

    3.3.2 对外依存度30

    3.3.3 运输能力30-31

    3.3.4 与石油供应国的外交联系31

    3.3.5 石油输出国的稳定状态31

    3.3.6 指标的赋值31-32

    3.4 指标系统的不足与缺陷32-33

    4 我国石油供给安全不足的基本评估33-42

    4.1 进口来源地有限且集中33

    4.2 对外依存度过大33-34

    4.3 运输能力堪忧34-35

    4.3.1 运输通道和潜在威胁34-35

    4.3.2 我国油轮运输能力35

    4.3.3 我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35

    4.4 热点地区的石油博弈35-39

    4.4.1 阿拉伯之春的影响36

    4.4.2 伊朗核危机36-37

    4.4.3 东海争议、南海乱局及其他37-39

    4.5 我国和石油输出国的外交联系39-42

    4.5.1 中俄联系39-40

    4.5.2 中非联系40-41

    4.5.3 中国和其他重要石油输出国的联系41-42

    5 化解我国石油安全风险的对策选择42-49

    5.1 加速转变经济增加方式,提升能源利用率42

    5.2 进展可替代新能源,建立并改善石油储备系统42-43

    5.3 建设现代海军,扩大国际合作43-44

    5.4 外交战略合纵连横,具体不足具体浅析44-49

    5.4.1 稳定伊朗石油供给的对策44-45

    5.4.2 减少对马六甲海峡依赖的对策45-46

    5.4.3 获取非洲石油的新案例46-47

    5.4.4 南海争端的应对处理案例47-4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