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简述课程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和感受设计

简述课程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和感受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14731 浏览:599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来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探讨了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认为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软硬件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入手,以在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

一、目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材方面。

现有的大部分教材原理占了教材大量的篇幅,偏深、偏难,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对知识的应用,教学与社会生产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大,根本没有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

2. 学生方面。

近年来中职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底子差,知识储备薄弱,而且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

3. 教学环境方面。

由于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学校经济原因, 本门课程的可用资源相对短缺,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偏少,很多实验根本开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爱好。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专业课呢?笔者认为,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软硬件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意味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过多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在基础理论适度的前提下,根据培养对象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职业能力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形成一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体系,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
教材中大量涉及的理论推导和繁琐计算可以不作要求,只要记住结论即可。对新出现的国家标准,如V带的型号、滚动轴承代号等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程中来。同时,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生产一线联系紧密的实例,如轴承的安装、定位、紧固和密封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对工程力学篇中构件弯曲组合变形、杆件受力分析和计算、及构件疲劳强度计算”已超出“够用为度”的原则,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而且在今后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教师对本部分知识应少讲、浅讲或把其删减。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重点讲授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蜗杆传动,螺纹连接、键连接、轴、滚动轴承的组成、应用、分类等机械常见的基础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

1.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结合,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上课时如果仍然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最后放弃该课程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想办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平时所见的东西相关联,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例如,在讲解齿轮轮系时,讲到轮系的传动比的变化时,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的车工实训室,把车床的主轴箱打开,使主轴箱里的齿轮产生不同齿轮间的啮合,从而使车床主轴产生不同的转速,然后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可以产生变速的东西有哪些。学生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最后有很多学生说:男装摩托车、手波的汽车。笔者再告诉学生,改变变速箱里齿轮轮系中的齿轮位置,从而改变轮系的传动比,从而改变转速。经过这样的过程,课堂上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添了不少,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提高了教学成效。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

围绕知识点结合多媒体技术,编制并逐步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械零件、机械设备没有感性认识,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授课方法“一支粉笔,一张嘴,众人听”, 内容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差。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Goolge、baidu搜索到很多有用的课件素材,在优酷网站上还可以找到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所有内容的视频,笔者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保存,另外用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课件。如在讲到键连接时,笔者把有关于键的类型、作用、装卸等内容的视频,先放播给学生看,再来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积极性比以前更高涨,表现也更活跃了。利用课件素材,再现带传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离合器结构及分离、接合过程等等。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讲解工作原理、应用和特点,使枯燥、乏味的结构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优化了课堂教学。

3. 建机械零件陈列室,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向企业收购和购写一些机械零件、机构、小型实际机械等,建成了“机械零件、机构、机械加工工艺”开放式陈列室。通过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对于小型实际机械可以进行机构拆装测绘对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机械,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训练,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灌输式和过去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案例式的教学法。
(1)启发式教学。采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创新意识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课下主动找资料自主学习,准备问题求解内容。而在课堂上,通过提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例如,通过学生常见的液压千斤顶讲液压传动的组成时,先提出问题:小小的液压千斤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顶起数吨重的汽车?完成这一过程用了哪些元件?各个元件的功能是什么?这一系统的原理,还能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的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不约而同的热烈讨论起来,教师再从中进行深入的引导、分析、探究。通过不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案例式的教学法。利用生产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锻炼提高了教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在简单液压系统讲解中,笔者采用了液压千斤顶、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例子:在较为复杂的液压系统讲解时,引入了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采用生产实践中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缓解了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四、不断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要突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即达到三个“加强”: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建设。

1.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实验教学大纲是设立实验课的指导性条件,我们按照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新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只有这样实验才能摆到其应有的位置。另外,实验指导书是一本密切配合机械基础理论教学的实验教材,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组织了专业骨干教师编写了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2. 加强实验室建设。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通过自制实验模型和购写实验平台或设备,以满足基本性的实验,其中包括:机械运动简图测绘、齿轮参数测定、互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换性与技术测量、减速器拆装、计算机绘画、机械零部件测绘等。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起到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建设。

首先通过引进和优化结构、派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到兄弟学校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教师知识结构全面、实践经验丰富,是上好专业课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教学是个无止境的课题,还有很多工作有待继续实践、研究和完善。
(作者单位: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徐爱芸.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1).
张英梅.技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中等职业教育,2010,(1).
[3]张国海,和来香.机械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责任编辑 赖俊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