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论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期刊

论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期刊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18655 浏览:831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从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通过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创造情景、巧设提问,激发情趣;在钢琴教学中按照情感发展的特征,采取科学的教学层次;在钢琴教学中通过“听、感、动”的结合,完成情感教育这四个方面探讨了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钢琴教学 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价值很高的课题,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指的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是教育学中潜在效应实现的一种方式。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将“育才”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钢琴教学来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与美的情感,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钢琴教学中去,在钢琴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音乐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功能。
在钢琴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要避免说教式的单向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音乐作品的交流中实现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通过钢琴教学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提高学生的情感感受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二、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1.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材的选择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该选择那些能与学生内心情感形成共鸣,具有比较高的欣赏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作品。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启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说,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在技术上已经比较熟练,但是由于年龄限制,他们对一些思想深厚、感情复杂的作品很难深入领悟,所以就要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作品来进行情感教育,比如说歌唱大自然的,小动物的,充满童真和欢乐的作品。

2.在钢琴教学中创造情景、巧设提问,激发情趣

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过多的强调技巧、技能方面的训练,而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情感交流较少,将教学的重点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放在对学生技巧的培养上。要在钢琴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就要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去创造丰富的情景,师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互动,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在钢琴教学中,要注意巧设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也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个思考的状态,而且要把握其思考的内容不仅是技巧性的,还要是知识性的、情感性的,让学生在情感的萌发中掌握知识和技巧,在技巧的训练、知识的掌握中,体会作品的情感。例如,在讲授钢琴曲《筝箫吟》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筝和萧这两种乐器的知识,其各自的音色特点是什么?在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古代的音乐家通常用这两种乐器表达怎样的情感?它们在当代又擅长演奏哪种风格的乐曲?然后,教师可以在钢琴上模仿这两种乐器的音色,要把握这两种乐器结实挺拔、深沉悠扬的情感特征,不仅在听觉上激发学生的敏锐度,最大程度的带给学生愉悦感,而且要在视觉上展示出一种画面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一副笔触挥洒、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前驻足欣赏,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激发起片片涟漪,让情感以音乐为媒介,传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好,并陶醉其中,长此以往,必然会激发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敏锐度,掌握一种深刻体会音乐作品中思想情感的能力。

3.在钢琴教学中按照情感发展的特征,采取科学的教学层次

(1)接受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提出的问题来阅读钢琴教材与钢琴课外书,对钢琴学习中的某些情感教育因素产生兴趣,在心理上表示认可和接受,这个层次主要是知识层面的,虽然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一定的触动,但是不会产生本质的激烈的影响。
(2)顺应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会产生情感上的外显行为,比如说语言上的赞同以及表情上的喜怒哀乐,但是尚未内化,还属于比较肤浅的范围,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情感表现。
(3)确信层次。在这个层次,教师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相关知识和情感已经接受和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价值进行判断,在对音乐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反思中,学生的情感会发生质的飞跃,其情感体验由短暂的外显行为转向内心的体验,从而对情感的领悟产生质的飞跃。
(4)深化层次。这一层次是钢琴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最高水平层次。这一层次是将学生已经确信的知识与情感判断,深化为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并由此表现出情感的个人特征,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化到学生的性格范围。这一层次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通过个别钢琴曲的演奏渲染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钢琴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有层次的、分步骤的长期坚持来实现。

4.在钢琴教学中通过“听、感、动”的结合,完成情感教育

“听”就是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通过示范把作品的情感展现给学生,在示范过程中要注意表情、动作和语言的结合,还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来激发学生的听觉感受,启发其音乐的想象力。在课外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观摩音乐会和聆听音响资料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通过音乐的“通感”作用让学生在情感上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去。
“感”就是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对音乐外在的声、形、色的感觉,也包括对音乐内在情感与音乐美的感受。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在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内在体验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音乐的旋律美、结构美、和声美等形式,启发学生对美的想象,并在其现实生活中,不断丰富与音乐美相对应的情感表现方式。
“动”就是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耳动”“手动”“喉动”“脑动”“心动”结合的方式,运用全部的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的欣赏与演奏中。钢琴教学不仅是技巧的教学,紧靠手部的技巧培养只会让学生落入到“钢琴匠”的层次,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全部的感官投入到欣赏与演奏的过程中,才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感受以及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达到如痴如醉、完全忘我的境界。
三、结语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情感是点燃音乐才能的火焰。音乐学习的主要作用不是训练人的理性思维能力,而是激发情感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引导学生如何理性的、有技巧地将音乐完整有序的表达出来,而应该从情感入手,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情境的设定,分层次的、科学的,在听、感、动的方面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悟、体验与表达中去。
参考文献:
陈蓉辉.论钢琴教育活动学生情感发展的内在机制.东北师大学报,2001,(6).
杨慧.谈钢琴演奏中的表现.人民音乐,1999,(5).
[3]朴阳.谈钢琴演奏中对学生音乐情感培养的几点感受.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4]徐守谦.提高高师钢琴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若干思考.2000,3.
[5]阿贝?怀特塞德,成功的钢琴教学,教学研究,邓列译朱雅芬校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