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贵州迁黔大夏集

贵州迁黔大夏集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24794 浏览:1171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夏大学是一所诞生于1924年的私立大学,当时名列上海“四大私立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1937年抗战军兴,坐落沪上的大夏大学陷入了图自救、再救国的漩涡,于是在力保存续的原则下,与复旦大学组成了大夏、复旦联合大学开始内迁。1937年10月大夏、复旦联合大学首迁江西庐山,同年12月溯长江而上转往西南内地,1938年4月“联大”分离各立,大夏大学设校于贵州省府贵阳。此后该校在贵阳办学七年,再因1944年“黔南事变”危及贵阳,旋又移迁黔北赤水,最终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暑期返还至上海的原校址。由此以独立办校于贵阳开始计,大夏大学在黔时间前后长达八年有余。本论文探讨大夏大学在黔的历史,挖掘和利用已刊史料与档案资料,试以考证大夏大学的迁黔线路,浅析立脚黔省的理由,厘清在黔期间校舍、经费、人员、教学安排等不足,并着重论述该校当时同黔省当局及地方社会的影响互动联系。首先,大夏大学内迁线路并不单一,形式也比较复杂。他们曾与复旦组成第一(上面有提到联合大学,是联合大学,还是第一联合大学,总之要统一)联合大学短暂停留于庐山,是师生最多的一支内迁队伍,然后沿长江进入重庆,再走川黔公路到达贵阳,此为大夏大学迁黔的第一条线路。此外亦有溯江入湘,经湘黔公路抵达贵阳,以及由沪迂回闽、粤、桂抵达贵阳的另两条迁黔线路,由此细考大夏大学迁黔线路共计有三条。以庐山“联大”开始,校舍不敷一直是大夏大学内迁历程中苦于解决的一道难题,其中有无偿借得讲武堂作为主校区的贵阳时期,该时期又通过募集社会捐资于花溪郊县筹建了“永久校舍”,而避难赤水时期,学校则被分解到三个地方中学去办校,师生宿舍则通过租借民舍来扩容解决。其次,院系设置、师资力量、招生就业等具体情形以往也并不清晰,现经过沪、黔两地的资料挖掘与利用,已经可以较为完整地呈现其面向。其中值得关注是私立大夏大学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时起波澜,学校常规的院系设置因受到教育统制的冲击而被迫将久负盛名的教育学院拆散,故引发学校上下对私立大学存活法则的深思和呐喊。另外师资更替频繁,增聘教师以及设立导师制度,反映了大夏大学利弊各半的私立办学特性,而交通隔阻下的战时地理环境为黔籍学生报考入学及毕业就地就业创造的条件同样也是客观有着。再次,以社会生活史和环境史的角度出发来考察,显然在黔时期的大夏大学具有自强不息的个性和苦是求乐的特点。大夏大学在黔师生生活艰苦,战争耗竭更将饱暖困难放大,对此,学校一方面通过增加奖学金来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依靠申请国际援助等渠道来维持办学,而个人则通过来贴补生活,度过难关。虽然学校当时条件简陋,但师生上下能苦中求乐,不仅师生联系通达融洽,彼此同心同德,还因地制宜力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这种种措施和气氛,不仅保证了一所大学能够在困难条件下继续存活,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人才,更可敬者,学校还通过协办花溪改善区、建立大夏歌咏队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作出了对地方和社会的文化示范与实际贡献。应该说,抗战时期的大夏大学以自己独特的策略和体现,实践了抗日救国的时代宗旨。本探讨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证主义为取向,力图梳理并呈现大夏大学在黔(包括迁黔分)时期的历史历程,弥补大夏大学内迁史探讨的诸多学术空白,并且希望以互动论述来强调内迁高校与所在地方彼此支撑互相影响的历史联系。关键词:大夏大学论文内迁贵州论文办学特点论文地方因素论文

    摘要6-9

    ABSTRACT9-14

    前言14-18

    1. 内迁之历史背景18-29

    1.1 抗日战争与高校内迁18-20

    1.2 黔省概况20-26

    1.3 私立大学“大夏”与大夏精神26-29

    2. 内迁线路与校舍29-47

    2.1 庐山:复旦、大夏联合大学29-31

    2.2 贵阳:讲武堂与花溪31-39

    2.3 赤水:到黔北去39-47

    3. 黔校校况概述47-97

    3.1 学生情况47-66

    3.2 师资力量66-81

    3.3 院系调整与课程设置81-97

    4. 日常生活与社会互动97-120

    4.1 日常生活97-107

    4.2 社会互动107-120

    结论120-124

    附录124-126

    附表126-14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