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试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育人”教育

试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育人”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26126 浏览:1194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从小的体育课堂到大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中,都会看到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如课堂上经常出现扰乱课堂纪律、考试中、比赛中出现违背体育道德或服违禁药品等不良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掺和着各种经济利益与名声威望的社会理由,但也更是不小的德育教育理由,所以我觉得学校体育中渗透德育教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教育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能教育学生从事体育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自己和别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体育教师应转变只抓技术完成量,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少年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推动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推动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加强“育心”教育。

2.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一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幼稚、易接受知识的时期,是依赖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幼稚、模仿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知识的愿望,但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

二、规范课堂教学,推动课堂常规

1.教师自身的表率及示范作用

体育教师是学生身边的第一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自己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或者言行不一,那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受到影响,干扰学生道德信念的建立,给品德形成带来障碍。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作表率。

2.从课堂常规严抓纪律、规范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三、渗透品德教育,塑造体育精神

1.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从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抗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运动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小学生的活动能力、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 陈鲜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