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构建书法艺术课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构建书法艺术课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4292 浏览:107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989年,我校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写字—书法教育”特色教学策略,形成了写字教学特色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中国文化》,构建了以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技能提高的特色课程。
我校以“以墨育德,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陶情,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其中,人文的管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课程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我校以翰墨香满园的校园环境,运用人文管理的特征,以及书法文化的课程,培养师生实现“我大气、我正气、我雅气、我锐气”的目标,不断探索写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写字—书法教育课程的创建背景

1.科学分析国家、地方、学校的课程背景

国家背景。在国家课程设置上,小学一二年级的硬笔写字课与语文教学进行了整合,没有单独设置写字课,三—六年级虽设有写字课但无统一教材。
地方背景。北京市写字教材,在教材中侧重技法、书法文化、书法审美价值,体会汉字优美介绍的甚少或没有介绍。西城区使用北京市写字教材,但没有具体实施要求。
校本背景。我校有20年书法教学研究的基础,有写字工程,召开过写字教育现场会,有书法家作为领军人物,有一批书法骨干教师,有一批学生书法尖子等资源。
基于上述国家课程背景与地方课程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开设《中国书法与文化》校本课程。

2.确立课程实施理念

我校以聚焦课堂、立足常态、注重内涵、打造文化为理念,实施校本课程。
聚焦课堂。由于学存活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使得教师在遵循国家课程规律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课堂、统一课程教法的模式,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类辅导、设计层次练习。如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在备课中要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等。采取激励探究、适当匹配、有意失配、适度指导等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富有个性的发展。
立足整体。我们以“责任有我”的道德理念,以写字教育培养目标为载体,以“班班提高、人人进步”为教育追求,以情感智商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元认知策略为平台,依托教学主题月、教研组建设、课程建设、家校合作,探索学生情商智能、知识技能发展,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注重内涵发展。我校书法校本课程的目标是以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技能,课程遵循以下发展内涵:一是遵循中国儒家“阳刚与阴柔”,“儒、道家的浓与淡的审美情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二是普及写字—书法教学,进一步深入研究汉字书写策略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学会构建书法艺术课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迁移知识的策略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三位一体的主题式特色校本课程,《中国书法与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断加强文化底蕴的积累,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四是开展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载体,以“以墨育德”“以墨恋书”“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模式的研究,推动写字—书法教育向“书墨香满园”可持续发展;五是形成学生书法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
我校通过深入推进课程的整合,把写字—书法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提升学生书法文化与书法技艺,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夯实写字—书法课程实施保障体系
组建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课程开发具体工作。在学校工作计划中,以专门的版块进行阐述,校长直接参与指导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我校把校本课程列入研究性学习课中,并纳入岗位职责进行考核。
建立课程建设机制。建立课程开发前期论证制度。将课程类别与名称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发放问卷、开座谈会,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邀请学生借助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多方收集文本资料。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机制。把校本课程列入研究性学习课中,并纳入岗位职责,进一步加强了对教师的考核。
建立师生培训学习体系。我校出台集体研究课程开发的方案,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要求每位教师在积极钻研国家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热点、需求点,然后通过集体研讨制定校本课程方案。几年来,我们通过案例“生成—研讨—积累”的工作模式,推动校本课程研发工作的长足发展。我们还利用每周二政治学习10-15分钟时间进行写字校本培训,开展写字教育活动,指导教师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书法的内涵、精神、审美、技能。
构建写字—书法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在构建学校的书法教育课程体系时,我校全方位考虑了它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写字—书法教育”与日常管理整合;“写字—书法教育”与德育活动整合;“写字—书法教育”与校本教研整合;“写字—书法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写字—书法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写字—书法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

1.构建特色课程模块,提升学生全方位素养

课程整体建设突出开放性、性、创新性,引导师生大胆探索实践,在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强调主题目标式开发,体现社会需求、社会新理由、新观点、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等课程模块。如《我眼中的书法与哲学》《我眼中的书法与人生》《我眼中的书法发展》《我眼中的书法与多学科的能力关系》《书法与国际》《书法与情操》《书法的价值》等。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书法技能,而是全方位素养的提升。
从《我眼中的书法发展》的课程中,学生感悟到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人生价值,那个时代国泰民安,经济、文化发达,法制健全。
从《书法与情操》《书法的价值》的课程中,学生感悟到美好和谐的内涵。书法本身属于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书法的主流审美取向也是中和之美,藏露互现、方圆兼备。不太张扬,也不太收敛。淡泊名利和安贫乐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性格特点。从《我眼中的书法与哲学》的课程中,学生感悟到中国书法体现阴阳相生的辩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阳和合,生成万物。中国书法充分发挥了阴阳相生,在黑白的平面内,幻化出不尽的意象、不尽的生命精神。线条的刚柔、直曲、向背,用笔的方圆、藏露、疾涩,结构的冲让、对比、离合,墨法的五色相生,章法的虚实照应皆由此生,在阴阳相生相克的辨证当中而变化无穷,蕴含着不尽的生命精神。
从《我眼中的书法与人生》的课程中,学生感悟到中国书法体现生命精神。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情态”语系。好的书法作品,要看它是否体现筋、骨、血、肉、精、气、神、甜、辣、涩、媚、沉着、劲健、天真、老成、潇洒、飘逸,等等。融会人生精神之质,从而生成艺术生命,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生命精神的核心所在。
总之,我校的“书法教育”,是书法与文化的教育,是技能的教习,也是文化修炼,更是精神的陶冶。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学生提升了文化素养,培养了能力,确定了价值取向,收获了精神、文化、技能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2.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书墨香满园的校园文化

我校校园文化已成为学生开放的课本。我构建书法艺术课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校设有书法文化走廊、书法实践墙、书法科技走廊,学生通过校园环境,了解中国书法文化,体验中国书法汉字的发展过程及书写技能,文房四宝的制作及拓碑策略。学校校园文化已成为西城区书法与中国文化爱国主义实践基地。

3.形成了写字—书法教育的特色教育活动模式

学校的德育活动采用整合模块开发:结合公民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养成习惯教育、国际视野教育、心理疏导、消费与生命的教育等主题,我们开展走进书法碑刻墙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园文化设计师对话;校园文化鉴赏活动;书写格言警句宣传活动;迎元旦“书法鉴赏游园会”活动;“提笔便是练字时”的习惯展示活动等。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道德修养气质,形成了观察、分析、比较、总结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品质,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更是对一笔一划写好字的修炼,养成了彼此谦和、容让、包涵、尊重的和谐美好心态。

4.建立能力应用成长袋,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中,我校建立了能力应用成长袋。调查研究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及作用。如我们通过校会演讲、读帖交流、学生作业、课堂教学、作品交流、班级笔会、走进社区、与书法家笔会交流、艺术节等形式,对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进行培养与训练。每个过程,学生都会留下成长中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足迹。我们将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教师们真正感到,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校“写字—书法教育”特色课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带动了学校特色课程教育的良性发展,助力了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为以后开展更多的类似特色教育树立了一个卓越的典型。特色课程教育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动手等各个方面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整体性发展,也在课程建设的整合之中起到了一个新时期的引领作用,为课程不断向着健康、特色的方向整体发展,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的建设与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编辑 王宇华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