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健康教育 >简述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2011年版)》给初中教学带来(一)学位

简述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2011年版)》给初中教学带来(一)学位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8766 浏览:239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日前正式颁布,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修订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有哪些变化?对初中数学日常教学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1. 对数学意义的修订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种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是一门科学.

2. 对数学课程的修订

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一步阐述了数学课程的本质.

3. 对课程目标的修订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

源于: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此次修订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对十年改革经验的提升,更加凸显了数学对人的发展的特殊作用.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改变不仅变间接为直接,提出了能力培养目标,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

4. 对课程内容结构的修订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结构没有变化. “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第三部分“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更加分明,例如4-6学年段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而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保留了“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并且将“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放在了7-9学年段中提出. “综合与实践”内容作了较大修改,明确了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程内容,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6个核心词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词,并给出具体描述. 增加了 “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并将“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目标; 对“数感”、“空间观念”的内涵作了修订;将“符号感”修订为“符号意识”,强化其从感性到理性转化的重要作用与基础地位.

二、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日常教学的影响

10个核心词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关键点”,对于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体现这些理念,不断丰富核心知识与思想的内涵与外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真正把握好这10个核心词,首先要真正理解10个核心词的含义,其次要明确10个核心词的来龙去脉,认识其本质,最后要懂得如何在日常教学的关键环节中有效落实和运用. 为此,笔者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行,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围绕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体现10个核心词,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谈一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共鸣与思考,希望能为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作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