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试述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做法资料网

试述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做法资料网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34459 浏览:1587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响阅读起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识字在整个小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教学一年级时,精心设计,通过多种途径创设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识字、自主识字、乐于识字。

一、借助拼音,奠定识字基础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学完拼音进入识字教学前,我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会认的字,在黑板上写一写自己会写的字,读一读会读的儿歌等,然后加以赞赏。学生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赏,得到赞赏的学生在以后学习汉字时会更加有兴趣,而没有得到赞赏的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一年级学生在接触一篇新课文时,要想认识文中的生字,难度较大,我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如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接着,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进行随文识字。如果遇到难读、难认的字,可以先进行标记,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难字。在教学时,揭示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学习生字不能脱离课文,注意这个字的“邻居”是谁,还能和谁交朋友;不仅要记住这个字的音,还要记住字形。由此引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

二、激发兴趣,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的学生单纯而好学上进,因此,我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1.课内在情景中识字

(1)谜语巧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构字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电教手段等创设情景,把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提高识字效率。根据字形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用故事把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用形象的语言编写成谜语或顺口溜。比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齐声回答:“坐。”“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谜语说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善”字时,编出顺口溜:“小羊藏了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这种教学方法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演示法识字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在教学象形字时,可以让他们自己创造具体、直观且熟悉的形象来帮助识字。例如,在教“山”字时,利用画图的方法让学生识记。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平时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

摘自:毕业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学生画一画,与“山”字进行比较,最后再写“山”。这种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形式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很快接受了生字,也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学时根据构字特点,配以形象化的动作,能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学习“口”字时,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嘴巴;学习“飞”字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飞的动作;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字形。这样不但让学生认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课外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汉字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能将学生的眼睛擦亮,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那么生活就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在开展生活识字的活动中,学生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去识字。同学的姓名、电视节目、各类书籍、街道两旁的门面招牌等等,都成了学生识字的“素材库”。
在生活中识字要体现趣味性和开放性,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大街上很多招牌书写不规范,错字也相当多,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在课外收集这些字,在活动课上展示,这样学生不光认了字,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介绍学生读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等,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汉字,又能使学生尽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
总之,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在识字的教学中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责任编辑 冯 璐)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