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军事 >时间和空间中西藏农村民居

时间和空间中西藏农村民居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13066 浏览:567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2006年开始,西藏地区大力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扶贫点建设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本论文以“安居工程”为时间切割点,阐述西藏农村的村落空间和民居空间的形成、文化作用以及“安居工程”对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影响。对于该命题,笔者利用了自下而上的探讨策略,即以建筑本身出发,在大量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寻找探讨对象的特点,以而探究藏族村落和建筑的区域文化特点,以及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建筑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变化的适应等。以“建筑”到“村落”、“村落”到“文化区域”,实际上是由小到大、以下而上层层递进的联系。由此,笔者通过八章内容的描述,对藏族民居、藏族村落以及藏族文化区的“时空”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使人们对藏族的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界对此探讨的不足。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回顾了相关的论述及民族学界、建筑学界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探讨成果,梳理了藏族聚居区民居和村落探讨近况,以而引出笔者的探讨革新点和探讨重点。第二章是探讨架构与探讨策略。本论文将利用“建筑-村落-文化区域”的探讨架构,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对西藏农村民居进行了纵深剖析。通过实证浅析,对隐藏在民居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深描和解释。第三章是调查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该章节对那嘎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以及人文社会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第四章是西藏农村民居类型与建造。该章通过对田野定量和定性资料的综览,综观西藏农村建筑的载体空间、建筑事件的发生、建房仪式与禁忌。第五章为传统村落空间与历史记忆。本章以“建筑”扩展到“村落”,以“空间”与“记忆”作为认识村落历史的两个变量。传统村落形态、那嘎村村落空间布局以及村落历史与现实等内容在该章体现。第六章为藏族聚居区建筑文化变迁。通过描述农牧民生活情况的变化,居住环境的新旧比较,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区域的联系,展示了藏族聚居区建筑文化的变迁。第七章是空间的文化解释。民居与亲属联系,民居与信仰,民居与符号,民居与宇宙观等之间的联系,是该章讨论的重点。第八章是结语。对整篇文章进行回顾,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探讨重点进行展望。通过本论文的诠释,以期让大家对社会人类学中的“家屋”有更深的理解。由于文化的浸染,家屋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联系,而是具有了显著的人格特点。西藏自治区广大农区的家屋建构就内含这样的特质,其变化体现了西藏社会文化的变迁;但伴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西藏传统文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去粗取精,传统文化自身的适应性也在增强。关键词:“安居工程”论文西藏民居论文村落论文文化作用论文社会变迁论文

    摘要13-15

    ABSTRACT15-20

    第一章 绪论20-32

    第一节 选题缘由20-21

    一、选题背景20-21

    二、现实作用21

    三、论述作用21

    第二节 相关论述回顾21-24

    一、人类学中的“结构”论述21-23

    二、解释人类学论述23-24

    第三节 我国传统民居探讨综述24-25

    一、1940-1980年代的中国传统民居探讨24-25

    二、1990年代以后民居探讨的转型25

    第四节 藏族聚居区民居和村落的探讨25-29

    一、藏族民居类型25-27

    二、聚落的形成与布局27-29

    第五节 西藏安居工程建设近况29-32

    一、西藏人居环境的演变29

    二、“安居工程”的实施特点29-32

    第二章 探讨架构与探讨策略32-39

    第一节 “建筑-村落-文化区域”的探讨架构32-37

    一、“建筑”层面的探讨32-33

    二、“村落”层面的探讨33-34

    三、“文化区域”层面的探讨34-35

    四、文化变迁35

    五、文化时空观35-37

    第二节 实证浅析的探讨策略37-39

    一、资料收集策略37

    二、资料浅析的基本策略37-39

    第三章 调查点的历史文化背景39-42

    第一节 堆龙德庆县概况39-40

    一、自然环境39-40

    二、人文环境40

    第二节 那嘎村基本情况40-42

    一、行政区划40-41

    二、自然资源41-42

    第四章 那嘎民居类型与建造42-76

    第一节 那嘎村安居近况42-52

    一、定量资料42-49

    二、定性资料49-52

    第二节 建筑的载体空间52-66

    一、空间构成:“神圣”与“世俗”的二元世界52-58

    二、空间的承继与扩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58-62

    三、构造技术62-63

    四、艺术形式与风格63-65

    五、装饰装修65-66

    第三节 人在空间之中——建筑事件66-71

    一、村民对民居的设计和选择67-68

    二、家具的摆设68-69

    三、居住行为与生活事件69-71

    第四节 建房历程与民俗71-76

    一、建房仪式与禁忌71-72

    二、房子·民俗72-76

    第五章 传统村落空间与历史记忆76-88

    第一节 传统村落形态76-79

    一、地理层面上的村落空间图式76-78

    二、人文自然环境对村落形态的影响78-79

    第二节 那嘎村村落空间布局79-84

    一、那嘎村空间概貌79-81

    二、重要的空间坐标点81-82

    三、村落空间的功能82-84

    第三节 村落建筑历史与现实84-88

    一、时间中的那嘎84-85

    二、空间中的那嘎85-86

    三、老书记的口述——风雨中的老房子86-88

    第六章 藏族聚居区建筑文化变迁88-98

    第一节 农民和牧民生活情况的变化88-89

    一、革新前的生活情况88

    二、革新后生活的改善88-89

    三、革新开放以来农牧民生活的提升89

    第二节 藏族聚居区的建筑变化89-92

    一、安居前后的农区人家89-90

    二、安居前后的牧区人家90-91

    三、那嘎的灰色地带,农牧区的过渡——噶塞岗91-92

    第三节 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区域的联系92-94

    一、藏族传统聚落演变的内在规律92-93

    二、藏族聚落的文化特点93-94

    第四节 文化变迁历程中建筑文化的移植、转化与革新94-98

    一、社会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94-96

    二、藏族传统建筑和聚落面对的困境96-98

    第七章 空间区隔的文化解释与作用98-111

    第一节 空间与亲属联系98-101

    一、性别意识98-99

    二、公共与私人99-100

    三、家庭权威100-101

    第二节 空间与信仰101-105

    一、“洁净”与“危险”101-103

    二、自然崇拜的风水观念103-104

    三、神的位置至高无上104-105

    第三节 空间与符号105-107

    一、民居的“符号性”105

    二、认同与区隔105-107

    第四节 空间与宇宙观、价值观107-111

    一、藏族传统宗教文化中的宇宙观107-108

    二、空间与价值观的塑造108-109

    三、藏族民居的时空作用109-111

    第八章 结语111-11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