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酒文化 >简述长度单位文化映射

简述长度单位文化映射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17669 浏览:806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计量实践经验,因此在上古汉语中产生了许多有关度量衡的词汇,通过考察这些词汇,我们可以窥探到上古时期计量发生发展的种种痕迹以及古人的思维方式。其中,表长度单位的词汇所反映出的文化就很有代表性。本文仅以长度单位词汇寸、尺、咫、丈、仞为例,从这些词汇的起源及语义等角度来探索其映射出的文化信息,进而为认识并发扬我们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度量衡词汇 长度单位
2095—6517(2014)01—0076—04

一、度量衡之标准物及起源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典籍中不乏对上古统治者与度量衡有关的记载,如黄帝、少昊、尧、舜、禹等,他们都与度量衡有关。“度量衡”这一称谓在中国古籍中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这是上古时期对于统一历法、音律、度量衡三者标准的一个开拓性尝试,对于后世度量衡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度”是指用尺度来测量物体的长短和高深,“量”是指用器具来测量物体的多寡,“衡”则指用权衡来称量物体的轻重。关于度量衡的标准物,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种说法:一是人体说。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声为律,身为度,衡以出”,这应该是禹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标准而定的测量单位。《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都有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由此可知早期的度量衡单位寸、尺、寻都是以人体的各个部位为依据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尺”字下云:“周制寸、尺、咫、寻、丈、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二是黄钟累黍(律管)说。《汉书·律历志》称“度者,分、寸、丈、尺、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其法用铜……”吴承洛先生说:“是度量衡本生于黄钟,而古黄钟虑其失,又为积黍之法,由积黍以明度量衡。故度量衡制起于黄钟,法寓于积黍。”[1]所以,在度量衡标准物制定之前,一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或者说这个标准是不太精确的,这个标准就是“以人体为法”,那就只能是大概的尺度,黄钟是后来所选定的标准物。
以人体某个部位为依据这种做法,几乎在世界各国的度量衡史上都有相似的记载,如两河流域的“肘尺”、德国的“足尺”等,而在《英国度量衡史》一书中也提到原始的计量单位是“指”“掌”和“噚”,一噚大约等于一人的身高。古者“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是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的,正像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一样。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用自然物作为度量衡的基准要先于人造物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二、长度单位词汇的文化映射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进行传播。从文字或语词的语源和变迁可以窥探过去的文化遗迹,这已经是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早就达成的共识。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计量实践经验,因此在上古汉语中产生了许多有关度量衡的词汇,通过考察这些词汇,我们可以窥探到上古时期计量发生发展的种种痕迹以及古人的思维方式。其中,表长度单位的词汇所反映出的文化就很有代表性。由于分工的不同,本文仅以长度单位词汇寸、尺、咫、丈、仞为例,从这些词汇的起源及语义等角度来探索其映射出的文化信息,进而为认识并发扬我们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提供借鉴。

(一)从长度单位词汇来看古代计量活动的起源

邢福义先生指出:“古文字形体,特别是相关的古文字的形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种种景观,我们应该通过分析其形体结构探讨古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某些特征,从而发挥文化语言学的应有作用。”[2]表长度单位的词汇在这方面就很有特点,很有分析的必要,许慎在《说文解字》“尺”字下云:“周制寸、尺、咫、丈、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下面我们就以长度单位的词汇寸、尺、咫、寻、丈、仞为例,从这些汉字的字形和语源来加以说明。
寸: 尺: 咫: 丈: 仞:
以上是寸、尺、咫、丈、仞的小篆字形。
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据段玉裁注,“却”犹退也,意思是说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故谓之“寸”。从字形上看,“寸”的古文字从又从一,是个指事字,“又”是一只手,“一”是指事符号,来指示寸口的位置,中医把脉的时候就是按寸口这个地方,这是它的造字义。又“寸者,忖也”。寸在古书里是个通检测字,通“忖”,就是忖度的意思,意谓有法度可遵循。
尺,《说文》:“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尺”的字形源于“以人体为法”,它像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像极了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拃”这个动作。巧的是如果以一指宽为一寸,①那么一拃正好是十个手指并拢的长度。《孔子家语》有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如果不是偶然间巧合,那么“布手知尺”一定是“尺”字字形的来源。
咫,《说文》:“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这个字从尺只声,从字形上来看和“尺”有一定的联系,周制一尺是十寸,咫为八寸,相差无几,况且中等身材的成年妇女的手和成年男子的手长度也是相差无几的,成语“咫尺之间”就是最好的注脚。
丈,《说文》:“十尺也,从又持十。”从字形看,“丈”字篆文“从又持十”,像手持“十”之形。“十”,许慎的解释是长度单位的文化映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数之具也”,从字形上看应该是人手拿计数工具在测量。而据詹鄞鑫先生分析:“在商周古文字中未见‘丈’字,而‘十’的写法或像一条木杖,‘丈’的雏形当为手持木杖之形,表示用木杖或竹竿之类丈量长度。”[3]
仞,《说文》:“伸臂一寻八尺。从人刃声。”“仞”作为度量单位,一般都是形容高或深的,清人程瑶田《通艺录》认为“仞”与“寻”都是伸臂度量的单位,寻长八尺,仞为七尺,他认为是横向张臂与纵向张臂而致。考其语源,仞之言人也。“仞”作为长度单位,大概起源于以人的身高为度,虽然段玉裁谓“程说甚精”,但我认为“仞”只是一个大概的高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一人来高”,没有精确的数字。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关于长度的汉字字形和起源都和人体或者人体的某个部位有关,这是为什么呢?其一,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就已经从事生产活动很长时间了,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随着生产、分配、交换过程的发展,首先产生了数量的概念,而后才产生了度量衡的意识。在计量的时候为了方便,讲求实用性是很必要的,以人体或者人体的某个部位为基准是再方便不过了,这是汉语或者说是汉文化重实际、重应用的直观思维的一种体现,也反映了先民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过程或者规律,那就是古人所总结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二,契刻或图画是文字起源毫无疑问。《易·系辞下》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就是造字的首选部件,于是在“易之以书契”的时候很自然地揉进了人体部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汉字会意性的一种体现。因为早些时候形声字还很少,象形和会意字居多,由此却给了我们后人以启迪,这也是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和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汉字的发明之所以伟大也正是源于此。

(二)长度单位词汇语义的文化映射

语义是一种文化的凝结,是语言诸要素中最为丰富的部分。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声音将众多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最终表情达意。语义长度单位的文化映射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承载着丰富的理性作用和附加作用,不同的民族在表情达意的方式上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语义可以反映文化是毫无疑问的。汉语中表长度单位的词汇的运用也折射出汉文化当中的一些特有的现象,以下试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长度单位词汇的比喻用法的文化映射。长度单位词汇的比喻用法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看下面的例句: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层楼。(《孟子·告子下》)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孟子·公孙丑上》)
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韦昭注曰:“咫,咫尺间。”(《国语·晋语》)
是知天咫,安知民则?韦昭注曰:“咫,言少也。”(《国语·楚语上》)
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吕氏春秋·孝行》)
臣以朽材,前比历位典大职,卒无尺寸之效,幸免罪诛,全保首领。(《汉书·孔光传》)
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战国策·秦策五》)
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战国策·赵策二》)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史记·项羽本纪》)
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左传·成公十二年》)
夫绛之富商……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国语·晋语八》)
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淮南子·泛论训》)
以上例句中的寸、咫、尺、咫尺、尺寸、寻常、寻尺、寸尺都是运用比喻手法来形容诸如距离、土地、 才能、 功劳等事物很短、很少、低下或者微不足道。尺寸、咫尺、寻常多数比喻少、短和小,指大、珍贵的极少,这里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尺鲤”和“尺璧”。 “尺鲤”指长一尺的鲤鱼,言其大。语本《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丈之材。”“尺璧”指直径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贵。语本《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是在对比的情况下突出其大和珍贵,在单独使用时往往没有这层意思。
这是为何呢?首先,寸、咫、尺、咫尺、尺寸、寻常、寻尺、寸尺这些度量单位本身就较小,这种语义的产生是由词义本身决定的;其次,也和以上这些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是分不开的;再次,“尺鲤”和“尺璧”就很大很珍贵了,这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古人生产力水平和现在是无法相比的。所以,长度单位词汇在运用时也自觉不自觉地透露出了这种信息,比喻手法的经常运用使得它们形成了这种语义。语义是现实的一种反映,其实说彻底了,汉语里长度单位词汇的比喻手法所产生的语义是和汉民族的生产活动方式、生产力水平、思维和认识是有关的,是汉民族整体认识水平在汉语里的一种凝结。
2.长度单位“仞”的语义所指映射的文化信息。“仞”一般情况都是言高言深,古书中的“仞”也多用于形容山高水深,例如: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论语·子张》)
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列子·黄帝》)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 ……其高五千仞。(《山海经·西山经》)
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战国策·魏策》)
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故也。(《说苑·政理》)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汉书·食货志上》)
看了这些句子,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仞”前面的数词多数是十、百、千、万,山高水深为什么都是整数呢?常识告诉我们,山高水深不可能都是整数,那么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古汉语中的“仞”多数是虚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从其语义的源头来看,前文已经说过,“仞”只是一个大概的高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一人来高”,没有精确的数字。“仞”作为高度单位,从其语源来看,大概起源于以人的身高为度,人的身高不一,造成了“仞”的说法不一,②这也是“取诸身”的一个典型例证。其次,从其语义的使用来看,古人一刻也离不开模糊概念的应用,即使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离不开模糊概念。随着人类的进步,度量衡的发展必定走向精确,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需要十分精确,否则会影响我们的交际,长度单位词汇也不例外,这也是汉语模糊性的重要体现。

(三)长度单位词汇的词性演变引发的文化深思

现在看来,寸、尺、咫、丈、仞理所当然是量词,但在较早的典籍中很多时候都是动词,在先秦典籍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如《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寸度之。”寸者,忖也。唐陆德明释文:“忖,本又作寸,同。”这应是检测借。再看《诗·鲁颂·閟宫》:“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谓“八尺为寻”,詹鄞鑫先生说这种解释显然是以今律古,从句式分析,“断”和“度”都是动词,“是”为前置的宾语,那么“寻”和“尺”,也必定是动词无疑,这是正确的解释。所谓“是寻是尺”,就是用舒臂法和布手法度量木材的意思。而《礼记·王制》中的“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詹先生的解释是“握本为动词,尺应该是一样的”,实在不敢苟同。这里“握”和“尺”应该是宗庙祭祀活动所用牛角的一种尺度或标准,应视为动词向名词(量词)的引申。再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沟洫。”杜预注:“度深曰仞。”这是在测量深度,很显然,“度”、“仞”在这里都是动词。《左传·襄公九年》载:“巡丈城,缮守备。”杜预注:“丈,度也。”《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复丈,高六尺七寸。”这个“丈”也是丈量的意思。《淮南子·泰族训》:“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数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这里的“丈尺”是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
在上古汉语中使用的量词是做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前文我们通过分析字形可知:“尺”“ 丈”都是一种动作,这两个词当为动词而造无疑;“寸”是指事字,当为名词而造;“咫”“仞”是形声字,另当别论。那么,这些词语在文献中到底是先用作名词还是先用作动词,现在我们还无法弄清楚这个理由。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应该是先有名词,后有动词,可是为什么偏偏在长度单位词汇这个理由上违反了这一规律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总之,这些词汇的词性也是关乎文化的理由,是和寸、尺、咫、丈、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分不开的,是和测量长度时有极强的操作性有紧密关联的,因为从文字的起源就已经决定了这种必定联系。
三、结语
关于长度单位还有很多没有涉及,本文仅以长度单位寸、尺、咫、丈、仞为例,从这些词汇的语源、语义及语法等角度来探索其映射出的文化信息,作了粗浅的尝试,其实诸如忽、丝、毫、厘、索、墨、端、匹、引、扶、握、常等等,它们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留待我们以后做进一步的探索,以兹为进一步认识并发扬我们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提供借鉴。
长度单位的文化映射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注 释】
① 按:古籍中也有“案指为寸”的记载,如《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 何休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② 按:许慎主八尺说,郑玄主七尺说,应劭主五尺六寸说。
【参考文献】
[1]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M].上海书店,1984.
[2]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詹鄞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度单位探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4] 许慎,等.汉小学四种[M].巴蜀书社,2001.
[5] 邱隆,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G].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6]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科学出版社,2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