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试谈新加坡中国、美国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比较期刊

试谈新加坡中国、美国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比较期刊

收藏本文 2023-12-21 点赞:14242 浏览:516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展,对概率统计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概率统计内容也是当前我国数学课程革新中的重要部分.而对于概率统计内容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重视程度及涉及内容,只有同各国比较探讨,才可以找到我们的优势与不足,以而吸取他国长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概率统计内容的革新,推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进展.本论文选取中国、美国和新加坡三个国家中的五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国分别是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简称CTA)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简称CTB),美国是由Prentice Hall出版的一套(简称ATA)和由Wright Grooup/Mcgraw-Hill并且属于芝加哥数学项目的一套教科书(简称ATB),最后新加坡是由Panpac Education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中数学教科书(简称ST),对这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进行比较.本探讨主要提出以下几个不足:(1)所选择的中国、美国和新加坡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在国家内部和之间对概率统计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相互之间具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2)所选择的中国、美国和新加坡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是如何呈现的?知识如何导入?(3)所选择的中国、美国和新加坡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对学生体现的期望是什么,即提出了什么样的学习要求?笔者采取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共5个分类,横向方面包含背景信息和整体结构,纵向方面包括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要求和联系,这样的框架来调查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其中5个分类中具体讨论25个子分类,尤其是对课程标准要求,整体知识顺序和内容,具体任务的历程,相关例题和练习所要达到的数学期望等子分类进行浅析,比较中国、美国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探讨发现:(1)三个国家的教科书在内容上,中国CTA、CTB和美国ATA有很大相似性,概率统计知识深度和广度类似,而美国ATB的知识更加全面、深刻,ST在统计上更加全面,而概率内容相对其他教科书较少.(2)在知识呈现方式上,中国CTA、CTB和新加坡ST在栏目设置,图形表征,任务背景方面没有美国ATA、ATB丰富.在新技术的利用上,美国ATB对计算器的计算和计算机软件的探讨同样重视,ATA偏重网络学习,新加坡ST注重利用计算器计算.中国CTA和CTB则对新技术的利用不多.(3)在任务的完整性要求上,各教科书差别不大,只有ATB有部分解答和没有解答的任务.在任务的历程策略上,CTB和ATA提供了更多的解法.ST和CTA、CTB则各自偏重计算器和人工计算.在对习题的解答要求类型和任务的认知要求上,同样ATB和ATA层次更加多样化,而中国CTA、CTB和新加坡ST偏重学生的给出数学化历程,解释和推理的能力,认知水平多集中在浅析和领会水平,但ATA认知要求整体偏低.在特有的活动和思想观念方面,美国ATB活动和思想观念体现最广,其它则差别不大.结果表明美国ATB在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它则各有侧重.国家内部之间的教科书有着更大的相似性,说明为了解跨国家或地区在教学上和学生成就的不同,检查教科书是有必要的.关键词:概率与统计论文高中数学论文教科书比较论文中国论文美国论文新加坡论文

    摘要6-8

    ABSTRACT8-14

    第一章 引言14-27

    1.1 不足的提出14-16

    1.2 探讨背景16-24

    1.2.1 数学教科书的差别为教与学带来的机会和挑战16-17

    1.2.2 中美新的教育体制和课程标准17-21

    1.2.3 概率统计内容在中美新课程中的设置进展21-24

    1.3 探讨不足24-25

    1.4 探讨作用25-27

    1.4.1 论述价值25-26

    1.4.2 现实作用26-27

    第二章 文献综述27-34

    2.1 跨地区范围的教科书比较探讨27-32

    2.1.1 国外相关探讨综述27-29

    2.1.2 国内相关探讨综述29-32

    2.2 对概率统计内容的比较探讨32-34

    第三章 探讨设计34-55

    3.1 探讨对象34-35

    3.2 主要探讨策略35

    3.3 探讨框架的建立35-39

    3.4 编码系统39-51

    3.4.1 编码的具体内容39-40

    3.4.2 任务的定义40

    3.4.3 任务的完整性40-42

    3.4.4 具体的结构42

    3.4.5 习题的回答类型42-44

    3.4.6 任务的认知要求水平44-47

    3.4.7 任务的背景47-48

    3.4.8 特有学习活动和认知水平48-49

    3.4.9 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49-50

    3.4.10 新技术的利用目的50-51

    3.5 具体的数据收集历程51-54

    3.6 编码系统的信度54-55

    第四章 中美新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横向维度比较55-81

    4.1 中美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目标和内容概述结果与比较55-62

    4.1.1 中国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概述55-57

    4.1.2 中国上海市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概述57-58

    4.1.3 美国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概述58-59

    4.1.4 新加坡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概述59-60

    4.1.5 各课程标准中“概率与统计”内容要求比较60-62

    4.2 三个国家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结构与比较62-81

    4.2.1 各教科书章和节结构特点62-68

    4.2.2 各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所占百分比的比较68-69

    4.2.3 各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和顺序的结果与比较69-81

    第五章 中美新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纵向维度比较—以“条件概率”为例81-107

    5.1 三个国家四套教科书中“条件概率”数学内容比较81-102

    5.1.1 内容安排顺序的比较82-84

    5.1.2 内容结构的比较84-87

    5.1.3 具体任务的比较87-97

    5.1.4 具体知识呈现方式比较97-102

    5.2 三个国家教科书中“条件概率”数学实践的比较102-104

    5.2.1 特有的学习活动和水平102-103

    5.2.2 新技术的利用103-104

    5.3 三个国家教科书中“条件概率”特有的思想观念的比较104-107

    第六章 中美新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纵向维度比较—以“正态分布”为例107-138

    6.1 三个国家教科书中对“正态分布”数学内容的比较107-133

    6.1.1 内容安排顺序的比较107-113

    6.1.2 内容结构的比较113-117

    6.1.3 具体任务的比较117-128

    6.1.4 具体知识呈现方式比较128-133

    6.2 三个国家教科书中“正态分布”数学实践的比较133-136

    6.2.1 特有的学习活动和水平133-135

    6.2.2 新技术的利用135-136

    6.3 三个国家教科书中“正态分布”特有思想观念的比较136-138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倡议138-148

    7.1 探讨结论138-143

    7.1.1 探讨不足1的结论138-139

    7.1.2 探讨不足2的结论139-141

    7.1.3 探讨不足3的结论141-143

    7.2 讨论143-144

    7.3 倡议144-145

    7.3.1 对教科书概率统计内容编写者的倡议144-145

    7.3.2 对教科书选择和利用的倡议145

    7.4 启迪和进一步的探讨145-148

    7.4.1 本探讨带来的论述启迪145-146

    7.4.2 进一步探讨的启迪146-14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