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简述贵州职业教育和“工业贵州”和谐进展教育教学革新案例

简述贵州职业教育和“工业贵州”和谐进展教育教学革新案例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35933 浏览:1611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2010年金秋十月,“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带给我省职业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剖析了贵州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浅探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工业贵州”和谐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十大产业;和谐;发展
2095-3089(2013)17-00-03
导言: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资金、组织保障等措施。

一、职业教育解读

1、职业教育概念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各类高职、职高、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部门单位的从业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一个质的区别是:能直接从事社会生产,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应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从业教育”,它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技能性适应专业岗位的生产需求,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2、贵州职业教育现状

贵州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2年止,我省建成高等职业院校23所,另有16所本科高校兼办职业教育,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已达到317所,建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2所,省级示范高职5所,国家级重点中职42所,另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了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方面的各种长期和短期培训工作。设置的专业涉及工、农、林、畜牧兽、医药卫生、煤炭矿业、电力、建筑、经济贸易、旅游、地质、交通、信息、化工、汽车、烹饪等范畴,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普教与成教沟通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50万名中职毕业生和18万名高职毕业生,并以他们的吃苦耐劳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蒸蒸日上的我省职业教育,却仍然是行在冏途:高职规模过小,形成的“瓶颈”结构有悖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平衡架构;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不协调,教育观念、基础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的缺口;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农技、养殖专业严重缺乏;强烈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使生源匮乏。当前的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风萧萧兮“楚歌四面”。

二、贵州经济解读

1、区域经济

是指有一定行政区划、并有共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同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经济环境的地域经济联合体。因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各地区经济应受政策、地理位置、教育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具有特色与差异性。

2、“工业贵州”十大产业

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拟在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凸显“工业贵州”的崭新轮廓。这十大产业,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已筑成贵州工业的“命脉”,形成了对贵州工业决定性的支撑。

3、贵州工业经济现状

截至2012年岁末,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逐步改善。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2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20亿元,占比36.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卷烟、白酒、特色食品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5%。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5%,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长主“发力点”是十大产业中的煤炭、烟酒、建材、化工等。据统计,5大产业合计贡献率达到69%,拉动贵州工业增长14.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35%。而工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十大产业范畴中的电力、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十大产业作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前锋”,当选贵州工业“保增促稳”主要推手,其产值占据了贵州工业经济约95%的比重。

三、职业教育怎么写作“工业强省”的必然

“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对全省工业指定了发展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怎么写作产业的能力必须匹配适应贵州工业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3月初,省经信委围绕十大产业,以企业为主,依托高校,从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助推十大产业健康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科技的载体。人力资源的形成关键靠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职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能直接怎么写作于当地经济,最为贴近当地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强力需求。职业教育肩负重任,使命崇高。人民瞩目、备受期待的具有特色的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四、职业教育与“工业贵州”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1、加大职业教育投资,为“工业贵州”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职业教育用作培养技能型社会人材,本身并不能创造利润,获得赢利。教育本身又是消费行为,因此教育的发展自然需要物质资本来支持,教育投资结构应向职业教育优化的方向倾斜,才能产生大批应经济发展之需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十一五”期间,财政向我省职业院校投入资金近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各市(州)、县设置职教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施“县级职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四大计划。“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市(州)、县要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的政策规定,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到2014年前省委、省政府将投入26亿元资金创建30所示范职业院校、建设42个突破高中阶段教育中职学校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在政府财政追加投入的佳境下,还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调动民间、国外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增加和改善职业学校设备,确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民间资本投资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对现有教育基础设施和资源,可采取有偿转让经营、合作经营、民办公助等方式转由民间投资者经营;可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或与政府部门联合办学,享有依法独立办学的权利。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积极引导境外资金及民间资本,投向电力、煤炭、新兴产业、民族医药等“十大产业”参与学校科学研究及产品开发,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鼓励职校后勤社会化,加快基础建设市场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udooo.com

化和资本化运作进程。放宽非政府投资教育事业的和收费限制,允许投资者取得合理的回报。
进一步完善省级扶持引导、市县配套、学校自筹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多元化融资机制。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为贵州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构造和谐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

推行资助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我党关注民生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追求和谐社会,人人获得“教育公平”的机会,培养贫困生的谋生技能及社会能力。从2009年以来,我省加大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全面铺开免费中职教育,拓宽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扩大职业教育匮乏的生源人数,激发半数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据贵州省教育厅统计,至2012年贵州省投入学生资助58.76亿元,惠及学生643.78万人次。其中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28亿元,资助学生30.4万人次,免学费4.45亿元,资助学生32.6万人次,资助面达中职在校一二年级学生的95%。同时高等职业学校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学生,占到了高职学生总数的30%左右。教育资助激发贫困生的自强不息,引导他们笃行信道,启发他们奉献爱心。教育资助关系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2012年后,我省各职业院校将继续执行和完善党的资助政策,详尽细化各类资助项目,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同时还要求各大专院校必须从事业性收费中,拿出不低于6%的资金用于贫困生的“奖、免、助、贷、补、减”。建立完善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校内成立学生资助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所有资助工作,以确保资金落实,并加大宣传力度,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省职业教育将形成以国家资助为主、省级资助为辅、社会资助有益补充的多形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助管理政策,实现与贵州经济相挂钩的资助管理体制。

3、建立与“工业贵州”经济和谐发展的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体制是指教育事业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构成教育体制的核心部分。我省职业院校借工业大发展这个天赐良机,在加大政府对公办职业教育统筹力度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在区域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把地区及所辖各县的职业院校做强做大。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和其他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多种形式,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形成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的集团化办学。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均是多校整合成功的典范,学校的日常管理均已进入良性阶段,发展势头喜人。继续加大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力度,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亲密结合,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我校与江苏台达、铜仁职院与华力农化、黔东南民族职院与贵州飞云岭制药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一”,确保了人才培养对口、对路、对岗,拉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贵州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加大职业教育对口帮扶的力度,深入开展与东部地区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和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优势,有组织、有规模按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目标,为贵州经济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第三、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平台,效法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积极拓展、探索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多边框架下的教育合作、拓展合作模式,借鉴诸如“高职学美国、中职学德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长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交换学术资料和学术出版物,交换教师、管理人员,交换在校学生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贵州交通职院与菲律宾、铜仁职院与老挝、贵州电力职院与新加坡等邻国的教育交流合作,开创了贵州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的先例,发挥了示范院校辐射引领作用,扩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涉外管理方面职权,进一步促成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为“工业贵州”经济怎么写作的多元化人才培育模式。第一,大力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坚持“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一年在农村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和“一年在贵州省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东部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东部企业实习”这“三段式”的学习。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结合,为贵州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怎么写作业,把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不断改革创新。第二,全面实施“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执行两证的并重融通,树立“讲学历,重能力”新思想,真正落实“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校积极主动地把教育教学工作与职业资格培训、技能鉴定相给合,提高办学质量,为贵州经济更好地怎么写作。第三,逐步实行“双层递进”的培养模式,通过中职“2+3”与高职“3+2”模段培养,使学生既具有宽口径、较系统、前沿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又具有较高的技能技术,能解决比较复杂的前沿技术问题,成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第四,努力倡导“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校老师负责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科研能力的专向培养,企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提升与拓展,“双师”分工协作、各尽其能,找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点,并安排好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的适时契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