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管理 >> 建筑经济管理 >社会需求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结论

社会需求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12 点赞:7127 浏览:233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入手,用数据和事实来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途径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市场上,处于一方面是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稀缺,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境地。据悉,2010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是631万,规模是2001年118万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就业难的矛盾似乎变得更加突出与严峻。造成今天高校“产品积压和滞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当下,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存在断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结构性失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突出创新、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从学科性质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今世界发展迅速的应用型学科。由于“以人为本”理念的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udooo.com

不断深入,对人本身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加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不仅看重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更看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详情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2000—2008),其他年份数据来自于网络查询。)
据调查,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头脑灵活、有思想、可塑性强,但缺乏实际经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从专业本身性质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两大模块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是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信息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理论空洞、缺乏企业实际情况、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符合社会需求的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发展。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对学生、教师以及企业而言,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增强了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途径,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创新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就业竞争力。有一项问卷调查了大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的时间,如表2所示,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大三才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有所了解,特别是有6%的学生从未实习过,因此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教师而言,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水平,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新进员工培训的成本,减少了员工适应工作的时间。由于学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从学术型人才转变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意味着学生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企业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在于提升教学对象的理性思维商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用性操作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并未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是按照人力资源学科体系来设置的,没有调查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合理,比如理论教学部分比重占的较大,而对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太小。另外是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得不合理,高校为了强调所谓的“实践教学”,带学生去参观调研企业,这种短时间的参观和单纯的案例分析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造成实践内容和课程相脱节,这些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2、实践教材相对滞后,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现实接触比较紧密,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来不断更新内容,但是在各高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时,却没有系统性的指导教材,教材建设落后。据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材缺乏反映我国实际和企业单位实务的案例,25%的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让学生动手和操作的环节,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课程的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代表本专业最先进的技术,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高校聘任教师时,重视的是学历和学术水平,而忽略了是否有过企业工作经历,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来源过于单一。大多数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活动,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综合工作能力受到限制。

3、教学方法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时,大多数院校还是单向式灌输、教授知识,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效果不佳,甚至一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还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排名第一位的是案例教学,67.05%的教师认为效果不错,其次是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选择的教师分别为54.76%、42.86%,但是在学期有限的课时安排下,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受到了限制,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无法做到充分实施,就只能简化为教师的案例分析和学生的简单回答问题,思维训练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效果不理想,77.38%的案例是从教材、论文中筛选的,60.71%是从网上下载的,只有29.76%是根据现场调研或课题资料编写的原创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未达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深度要求。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