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逻辑学 >简论会通契嵩《中庸解》和佛儒会通学术

简论会通契嵩《中庸解》和佛儒会通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4259 浏览:101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宋代僧人对《中庸》的推崇,为儒佛两家在哲学领域内的会通打开了大门,而将儒佛会通推向顶峰的则是云门宗僧人契嵩。契嵩对中庸的推崇可以说是空前的,笔者认为他推崇中庸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中庸乃龙树所谓中道义”。契嵩以此命题为起点,得出“佛之道合于王道”的结论,为处理佛教和王道的联系树立了典范,同时为佛教在中国的进展扫清了政治障碍;二、倡导儒佛心一迹异,佛圣同性。契嵩通过《中庸》阐发心性论述,倡导心一迹异、佛圣同性,则为本土精英(士人阶层)走向佛教打开了大门,以而为佛教的进展争取到了主力军。此外,《中庸解》反映了佛教世俗化的自觉状态,推崇《中庸》亦是佛教中国化、儒学化后僧人自身思想进展的一种内在需要。总之,契嵩通过利用彻底儒学化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用佛门的义理对儒家的中庸之道加以附会和诠释,不仅为佛教的进展争取到了政治力量和主力军,而且在儒佛会通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宋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关键词:契嵩论文中庸论文中道论文心性之学论文儒佛会通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7

    1. 前言7-11

    1.1 探讨契嵩《中庸解》的必要性7-9

    1.2 契嵩对《中庸》的推崇9-11

    2. 中庸与中道11-21

    2.1 儒家中庸乃龙树中道义11-15

    2.1.1 中庸、中道之同11-14

    2.1.2 中庸、中道之异14-15

    2.2 佛之道合于王道15-21

    2.2.1 儒释不同的天命观15-17

    2.2.2 契嵩的天命观17-18

    2.2.3 明“佛之道合于王道”18-20

    2.2.4 “佛之道合于王道”的作用20-21

    3. 心一迹异,佛圣同性21-30

    3.1 佛儒心一21-22

    3.2 佛圣同性22-25

    3.3 性、情之别25-27

    3.4 治世、治心之别27-28

    3.5 “心一迹异,佛圣同性”的作用28-30

    4. 佛教世俗化的自觉状态30-32

    结语32-3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