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试议测量构建历史学科测量系统

试议测量构建历史学科测量系统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6045 浏览:211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關键词]学科教育,学科测量,高考实践
[]B[文章编号]N—10457—6241(2012)15—0052—04
伴随新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当下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正发生深刻的时代变化。教师对课堂有效性的发掘,学生对学习选择性的重视,以及模块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学科认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怎样从认知视域出发,重新建构学科测量体系,特别是对内容目标与能力目标的重新定位,成为目前历史测量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研究和高考实践两方面探索学科测量的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复杂關系,祈请大家指正。

一、历史学科测量体系建设的理论溯源

学科化教育和测量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特色。建立与学科教育相适应的学科测量体系是目前历史测量学界的紧迫任务。它不仅關乎历史测量的自身发展,同时对历史教育有着潜在的制约与引导的功能。目前有關历史学科测量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仍处在起步阶段。

1.历史学科教育与测量的发展

学科教育的发展要求历史学科测量与之适应。自清末近代教育改革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就实施分科教育,依据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教育与学习,共同构建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特色。依据学科教育的需要,设置不同体系的历史学科教学体系,规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测量要求,成为历史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这样一来,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学科教育和学科测量天然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学科教育借鉴苏联经验,设置更加完备,且构建从小学至大学的阶段性学习体系。至今,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和测量仍是中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特色。正是这种教育特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以学科为单位的学科测量,而不是另辟蹊径。
近些年来,学科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成果,历史教育学表现尤为明显。据赵亚夫等统计,具有首创性、代表性、前瞻性和独特个性的历史教育学专著多达243部,其余的一般性专著不在统计内。历史教育学跟历史教育一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历史教育学的研究也遇到类似其他学科教育研究的困境。历史教育学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缺乏關键的概念梳理,使得整个研究呈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
对于历史测量研究来说,同样缺乏奠基性研究著作。20世纪90年代,梁育民、刘艽等对高考的测量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对考试能力目标进行比较规范的定义和界定,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学科测量的结合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姚锦祥对考试设计的思考,黄牧航对SOLO为基础的学业评价,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历史学科测量的内容考查和评分考查。随着历史学科测量的整体体系建立,尤其面对新课改中课程模块设计与教学的变化,如何在能力目标与内容目标上达成统

一、建立系统的测量目标,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值得重视。

2.历史知识体系模块化的挑战

对于新课改的历史教学与测量来说,模块化的内容设计是最大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坚持培养整体的、时序性特征明显的学科知识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体系,虽然也倡导专题学习,实施内容的模块分割,但往往只是历史专业学习的基础与训练前奏,而非学习重点所在。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内容和设计的重点从纵向分布向横向分布转移。时序观念和整体观念的培养和测量从显处向隐处转变。因而,历史教学的内容目标日趋动态化和模糊化,能力目标日渐清晰与强化。
面对这种教学体系的变革,更多中学历史教师受困于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问题。对于一个专题,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样一个带有标题性和指向性的内容目标,教师们对于什么内容是该学习的,学习的内容究竟应该到什么深度,很难把握。即使是“分封制”这样的一个具体知识点,教师们也很难把握究竟介绍多少观点和知识,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造成这种困扰的關键在于大家对学科测量目标的不清晰,不知道某一知识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这个程度究竟怎样划定,怎样认识,怎样解释才成为历史学科测量的核心工作之一。
显然,测量体系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和测量共同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学和测量必须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学历史教师面对模块化教学的困惑也成为历史测量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历史测量不能只是测量视角的单方面考虑,而应是从教学和测量的整体综合考虑。

3.认知视域下的能力测量与内容测量

建立历史学科测量体系,首应理清關键概念,其中强化和细化能力目标、弱化内容目标是重要工作之一。从认知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是一个整体的动态、是一个關注学习者心态、重视学习者认知视域的系统。从理论上讲,历史学习的目标重点不是学了什么知识,而应该是学习何种知识到了什么程度,对何种思维培养到什么层次的问题。更加细化的学习目标和测量目标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但是这种细化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不是知识点的对应關系。
内容的测量不能是简单的覆盖面的问题,而是整个学习效果的综合考量。目前中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或者培养能力,尽量增加知识的讲授量以及习题的联系量,他们深信知识的覆盖面和知识的熟悉程度肯定会促进学生应对测量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联系的多重化和题海训练的产生。应该说这种考试应对肯定会产生一定效应,但是这种效应是否经济,才是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只有从认知视域出发,分析学科特点,把握学科学习规律,超越简单的知识记忆与重复,才是未来历史学习和教育的重点所在。
当然,能力目标测量并非简单地代替内容目标测量,而是在重视内容目标测量的基础上,追求更加明确的认知心理测量量表。能力目标测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迁移能力,尤其是针对新的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在新的学习情境下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自身主体反思下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

二、历史学科测量的高考实践及其反思

历史学科测量不同于历史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强烈的实践性。历史学科测量必须關注可行性与合理性,尤应關注操作性问题。但是也不能光注重历史测量的实践特性,而忽视必要的理论指导。目前历史测量研究,最大的误区不是不重视实践,而是过分重视实践,尤其是过分狭窄地關注高考,使得高考的考查目标代替学生的学习目标,影响学习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高考测量实践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