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简论中职心理策略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运用

简论中职心理策略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6789 浏览:214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班级管理必须把握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恰当的心理学方法。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接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班级,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心理 心理方法 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经笔者对我校中职生实施问卷调查,结合目前我国实情,发现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厌学、自卑感严重、心态浮躁、青春期交往困惑等诸多问题。中职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面临从由少年向成人的过渡,是心理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因此,中职学校班主任要积极把握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和培养中职生的教育工作。

一、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一)厌学心理不容忽视

笔者对我校计算机班、会计班的100位学生(男女综合比例持平)调查发现,41%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78%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56%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比较枯燥,51%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比较平谈,不够生动。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中职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厌学问题。在其它中职学校,情况也不容乐观,厌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部分中职生是因为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导致学习上失去目标,产生厌学心理与行为,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班级学习气氛不够浓厚,老师授课不够生动灵活等。

(二)自卑心理严重,但反抗强烈

中职学校生源的构成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在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由于成绩不好,他们常常承受着来自家长、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有些学生还来自特殊家庭;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跟同龄人比较,存在一定的劣势,内心非常自卑。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比如通过逃课、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勇敢或吸引他人的注意。

(三)情感丰富与心态浮躁并存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原本就丰富而敏感,加之职业教育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为中职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使其人际沟通能力得到发展,为中职生相互之间的心理影响提供了“群体动力环境”。因此,在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中,有两个现象比较突出:一是经常出现种种成年人难以理解的“热”:一些中职生在追求新潮中宁可失去自我也乐此不疲,表现出浮躁的心态;一是产生了很多非正式的小群体,形成自己的游戏规则,甚至置职业学校的纪律规范于不顾。学校中的群体斗殴现象就是一种体现。

(四)对青春期交往存在困惑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有结交异性朋友的需求。男女生的性别角色意识进一步增强,有了解异性的好奇与冲动。在一些不正确的恋爱观的引导下,加上文化媒体的“催化剂”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性问题在中职生中较为开放和透明。现在中职生在异往上存在一种明显倾向,他们不会因为谁有异性朋友而大惊小怪。很多中职生觉得没有异性朋友反而会被人笑话,同时认为职业学校和家长不应该过多干涉其异往。

二、应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心理方法

(一)目标激励法

根据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自卑等问题,班主任可采取“目标激烈法”。中职学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方法欠佳,但动手能力较强。因此,目标的制定应略高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且多以实践操作作为考核的方式。目标通常分为近、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中、远的系列目标。这样既可调动学生为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激励全体成员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情感投入法

根据中职生情感丰富、心态浮躁等特点,班主任可采用“情感投入法”。情感投入,一方面要做到关怀和体谅学生;另一方面,在具体管理中,要做到赏罚分明。这样做,不但可以校正学生眼前的行为举止,而今对今后的行为习惯也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追逐流行、热衷小团体现象,班主任可发挥其积极作用,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向上潮流,利用团体力量遏制违纪行为。

(三)行为强化法

行为的强化主要由奖惩来实施。在实施奖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坚持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以正面强化为主。班主任要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意识到广大学生都是要求上进的,积极因素总是占主导方面。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交流是中职生的优点,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发掘学生身上的这些“闪光点”非常重要。二要坚持精神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实践证明,以精神鼓励为主的行为强化是最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心理方法之一。

(四)活动陶冶法

所谓“活动陶冶法”,就是通过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陶冶的方法。陶冶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共鸣”,还包括对个体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达到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必须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以上中职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可精心地设计相关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沟通你我他”、“自信最美”、“学会学习”、“异往”等,举办有利于启发学生心智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对进步、文明、智慧、健康等的追求,都能起到积极的陶冶作用。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适时、恰当、灵活的运用一些心理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能分清主流与非主流,做到既关心爱护又不简单护短,既支持鼓励又不盲目吹捧,既信任放心又不放任自流,既理解宽容又不姑息迁就,那么,班级管理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