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试议论语谈《论语》中“仁”思想观念结论

试议论语谈《论语》中“仁”思想观念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17007 浏览:724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著作,其思想价值也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研究分析,直至今日,对我们当代的社会意识与思想,也产生着极大地影响。本文从《论语》中之“仁”的思想观念进行剖析与阐述,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研究孔子“仁”之思想,从而为当代现实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仁;孔子;礼乐;直
:A
原标题: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与弟子共同所著的《论语》,对我国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论语》这部经典中,充分体现孔子思想方面的,便是“仁”。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所言,讲“仁”可达109次之多,由此可见,孔子在批判继承春秋时代以来的思潮中,是极为强调“仁”的重要性的。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仁”呢?

一、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

从社会时代背景的角度而言,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而对当时的大转变,或许身处其中的孔子,未曾意识到社会意识形态的逐步变化,但他充分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天下无道”。《论语·季氏》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他以为,社会政治良好时,则礼乐征伐是由天子以定夺,而反之,则是由诸侯决定了。为什么会由诸侯决定呢?孔子没有讲,或许“天下无道”之时,天子就没有权力以维护礼乐征伐之事了,而是由乱臣贼子掌握实权了吧,而事实也即为如此。《论语·季氏》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这些掌握政权的大夫就是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由于这三家都是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并且,《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孔子曰‘相维辟去,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当时社会都衰落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面对“天下无道”,不得不使孔子进行反思。而孔子思考的最多的,便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的思考。当然,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从历史观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时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推动,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因此,在对于人的反思中,孔子认为,对于人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是,对于理想人格所具有的素质,便是仁。因为孔子认为,只有人做到仁,社会的礼乐征伐才能“民德归厚矣”。
以上是从宏观的社会时代角度,阐释了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接下来,从微观个体角度,来阐释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就个体而言,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道德上各种类型的人,而其中谈及最多的便是“君子”。“君子”可谓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与君子类似,还有圣人、贤人等等。这些都是指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只是这些人格道德的程度上,有“量”的差异罢了。孔子认为,“圣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君子”是可望且可及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而君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论语·宪问》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首当其冲的便是仁,此外,在《论语·里仁》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仁是成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核心品质。孔子是推崇君子这种理想人格的,因而势必会推行其核心的品质,即“仁”。
综上,由于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孔子理想的人格构建,这样,孔子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将“仁”的思想观念提出了。
而孔子“仁”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呢?

二、孔子仁思想观念的内容

孔子讲“仁”,从《论语》中看,前提和基础应该是强调人的真实性情的表达,即“仁”的必要条件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正如其所言,“巧言令色,鲜以仁”。而这一点,冯友兰先生也提到,他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主要基础。此言得之。且《论语·子路》有言,“刚毅木讷近仁”,也能够说明情感的真实性,是仁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而凭借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点,孔子将其阐述的很到位,即“直”。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生存在社会上之根本,并且孔子将其也作为处世为人的方法之一,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国军选拔人才,能够参看“直”,那么也是一种智慧,即“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从而能够达到“不仁者远矣”的效果。因此,在孔子看来,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罔”不“巧”,便是“直”。但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就一定是“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所谓“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因此,孔子要用礼乐与文献加以约束与训化,使真实的感情虽得以自然流露,但不至趋于“邪”,而是归于“正”,最终表现于“直”。而这一点,也表现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与观点。或许,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礼乐文献的原因之所在,换句话说,礼乐文献是为“仁”怎么写作的。有了“仁”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仁”的表现内容又是怎样的呢?在《论语·颜回》中,有集中的论述——颜回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因此,一言以蔽之,孔子所谓仁,其内容为,在礼的前提下,用自己出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对大众的一种博爱。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对所有的各色人等都要归于“仁”吗?因此,孔子又对此提出了“知人”的看法。所谓“知人”,实质上在阐释施“仁”的对象,即在了解人的前提下来进行施“仁”、为“仁”。而在了解别人,知晓别人之前,首先是要了解自我,因此,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其弟子曾参也同样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符合了君子的标准,然后再推己及人、施“仁”,而这就要先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所以,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等。显然,这里孔子将孝悌也归于“仁”的范畴之中了。在向自己亲人为“仁”之后,便要向别人施“仁”了,这就需要“知人”了。而如何“知人”呢?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以,孔子对于阿谀奉承,当面恭维,夸夸其谈者,是批判的,这也与之前,他对于“仁”的前提,即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相呼应的。在知晓了自己,了解了别人之后,便可以为“仁”了。那么如何为仁呢?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他还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一角度,来阐述“为仁”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即把别人与自己都完全看作同一体,而平等对待,这就是“仁之方”,这也正是孟子所继承并提出的“推己及人”之思想。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