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乡村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乡村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1-12 点赞:12814 浏览:566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05年12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建设乡村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在广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乡村的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呈现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农民的原子化倾向加强,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于原子化倾向加强的农民,的基层组织缺少了必要的经济政治资源,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问题的影响,对农村的控制力在不断弱化。在乡村社会,农民不断增强的原子化倾向与基层党组织不断弱化的控制力,这一强一弱的对比,使农村的非组织化非常,而与我国在农村倡导的构建乡村和谐文化是极不适应的。乡村的和谐文化本质是一种和谐、有序、安定的文化,是广大农民共同的道德理想追求,它一个安定有序的乡村环境支撑,一种与形成农民共同价值观相适应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支撑。正是基于背景,在非组织化的乡村社会,乡村和谐文化建设凸显了难题:乡村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淡化、本土文化价值出现了失落、地下教会在乡村争夺话语权,这些问题使农民的思想混乱,产生了的困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的,根本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原子化”所导致的农村非组织化,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政理念、方法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乡村和谐文化,就确立中国特色的乡村和谐文化发展理念:以强化农民组织化为突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民的主体参与作用,合作社、乡村精英、知识分子、宗教在组织农民、引导农民的协助作用,创新完善乡村和谐文化发展的新方法。关键词:原子化论文和谐文化论文合作社论文乡村精英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11

    第1章 农村非组织化下建设乡村和谐文化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1-19

    1.1 农村非组织化的界定11-12

    1.2 乡村社会和谐文化的定义12-13

    1.3 乡村和谐文化受到严峻挑战13-15

    1.3.1 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乡村和谐文化建设13

    1.3.2 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降低了乡村和谐文化认同13-14

    1.3.3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乡村和谐文化建设带来了压力14-15

    1.4 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现存的问题15-19

    1.4.1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淡化15

    1.4.2 本土价值缺失,腐朽的亚文化乃至反主流的文化乘虚而入15-16

    1.4.3 农村原有的公共文化衰微16-17

    1.4.4 地下宗教争夺乡村文化的话语权17-19

    第2章 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19-23

    2.1 强化的个体小农意识,使农民参与度不高19-20

    2.2 政府不足,政府的文化供给农民需求,公共文化载体缺失20-21

    2.3 基层党组织的执政理念存在偏差,组织领导文化建设能力不强21-23

    2.3.1 缺乏正确理念,重经济轻文化21

    2.3.2 团结、引领、组织乡村社会其他力量文化建设的能力不够强21-23

    第3章 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科学路径23-39

    3.1 确立乡村和谐文化发展的正确理念23-24

    3.2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地位24-27

    3.2.1 创新文化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25-26

    3.2.2 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管理的新方法26-27

    3.3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27-31

    3.4 重振农体精神,创新组织农民的载体31-33

    3.5 发挥社会精英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3-37

    3.5.1 建设乡村和谐文化的本土精英队伍33-34

    3.5.2 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教授学者34-35

    3.5.3 大学生志愿者将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力军35-37

    3.6 引导宗教在构建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37-39

    39-40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40-42

    致谢42-43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