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

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32019 浏览:1465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03年交通部示范工程四川川主寺至九寨沟旅游公路(以下简称“川九路”)被誉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首条环保景观路。自川九路之后,公路环保景观逐渐交通行业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领域,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空间移动,更加公路沿线景观美学的欣赏与环境的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应用国外景观美学评价方法“心理物理学法”对风景区公路景观了美学评价;然后对川九路的新理念了提升,了关联性设计(context sensitive design,简称CSD)与景观分段设计新理念,指导了世界自然遗产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景观规划;拓展了CSD理念内容之一的公路环保建设的内涵,了在中国开展路域生态学研究的框架,研究了作为路域生态学内容之一的公路动物通道设置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果如下:1、公路自然景观美感度大于人文景观美感度,有些人文景观类型也有较高美感度,如农田、特色建筑景观等;自然景观组成要素美感度大于人文景观组成要素,前者包括水体、森林、花卉、天象、草地,后者包括农田、人工种植、村庄、雕塑和广告牌;公众偏好具有自然性、独特性、变化性和生动性特征的景观,而对于景观的娱乐性、文化历史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不大关注;景观细部特征分析得知,中景和远景景观的美感度较高;组成要素色彩对比较强的景观美感度较高;格局特征为连续性的景观美感度较高;本研究美学感知主体包括景观环保专家、景观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和普通市民,研究发现四类群体美学偏好具有共性,差异性体现在景观环保专家美学评价具有稳定性,而非专业群体评价波动性,景观环保专家更偏好自然景观;性别、专业、学历对公路景观美学感知影响不具有差异;道路使用者路域景观美学感知与人工设施特色性、人工设施距离、设施融合度、植被盖度、景观质地、水体大小、植被类型、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在0.01上;景观美学感知与天象特色和道路在视域中性两个因子在0.05上。建立了道路路域景观美学评价模型:景观美学质量(Y)=2.1+0.675×植被种类(X1)-0.535×景观完整性(X2)。2、CSD理念可以在公路建设各个阶段贯彻,川九路的成功之处在于灵活运用设计标准与指标、公路廊道综合功能较为全面的体现、多学科专家团队自始至终的指导和公路景观美学设计的深入研究。在CSD理念指导下了在我国全面开展“路域生态学”研究的设想,给出了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3、了公路景观分段设计新理念,公路景观可划分为景观特色带、景观过渡带及景观特色点,景观特色带内至少体现一种景观美学特征,而在景观过渡带内不体现过多美学特征,只要公路与周围景观融合即可,在景观单调地区景观特色带或过渡带长度可取3km左右,在线形多变地区(如山区)可取10km或更长。景观特色点可能分布在景观特色带与景观过渡带内,但是在实际景观规划中应尽量把景观特色点划分到景观特色带内。4、总结发达国家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设置方法和原则,世界自然遗产卧龙自然保护区实际,现场踏勘、专家咨询、公路沿线访谈及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确定了卧龙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位置,从工程设计上了不同种类动物通道设置的关键技术,包括通道规划、通道内部设计、外部配套设计、通道组织管理、通道监测等。的创新点在于了公路景观美学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了公路景观整体规划设计新理念架构,以及公路动物通道设置的关键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系统地了未来在我国全面开展“路域生态学”研究的设想。关键词:风景区论文公路景观论文景观美学论文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公路建设新理念论文动物通道论文公路环境保护论文景观感知论文路域生态学论文生物多样性论文道路使用者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2

    章 绪论12-22

    1.1 选题背景12-14

    1.2 选题14-15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1.3.1 理论15-16

    1.3.2 实践16

    1.4 技术路线16-18

    1.4.1 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技术路线16

    1.4.2 环保景观指导下的公路设计理念研究技术路线16

    1.4.3 卧龙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规划与设计技术路线16-18

    1.5 主要创新点18

    1.6 论文结构18-22

    章 国内外公路景观美学评价与环保设计研究进展22-40

    2.1 发达国家公路景观美学评价与环保设计研究进展22-30

    2.1.1 公路景观美学评价研究22-26

    2.1.2 公路景观设计研究26-28

    2.1.3 美国风景公路简介28-29

    2.1.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研究29-30

    2.2 我国公路景观美学评价与环保设计研究进展30-35

    2.2.1 我国公路景观评价研究30-32

    2.2.2 我国公路景观设计研究32-33

    2.2.3 典型案例介绍33-34

    2.2.4 我国公路环保设计研究进展34-35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35-40

    章 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40-73

    3.1 研究区介绍40-41

    3.2 研究方法41-46

    3.2.1 心理物理学法41

    3.2.2 调查表法41-42

    3.2.3 试验一42-43

    3.2.4 试验二43-46

    3.3 不同景观类型美学感知差异46-49

    3.4 不同景观组成要素美学感知差异49-50

    3.5 不同景观特征美学感知差异50-57

    3.5.1 天象景观与景观细部特征52-53

    3.5.2 水体景观与景观细部特征53-54

    3.5.3 农田景观与景观细部特征54-55

    3.5.4 植被景观与景观细部特征55-56

    3.5.5 人工建筑与景观细部特征56-57

    3.6 不同景观感知主体美学感知差异57-63

    3.6.1 不同景观感知主体美学感知稳定性分析57

    3.6.2 不同景观感知主体美学感知性分析57-58

    3.6.3 不同景观感知主体美学感知差异性分析58-61

    3.6.4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景观美学感知的影响61-63

    3.7 道路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63-67

    3.7.1 道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性63-65

    3.7.2 路域景观美学评价模型及模型检验65-67

    3.8 67-73

    章 环保景观指导下的公路设计新理念73-102

    4.1 川九路的公路设计新理念73-74

    4.2 公路景观分段设计新理念74-85

    4.2.1 理念内涵及关键指标界定74-76

    4.2.2 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实例分析76-85

    4.3 “CSD”新理念85-92

    4.3.1 理念内涵85

    4.3.2 公路建设全与CSD 的融合85-89

    4.3.3 从CSD 审视川九路环保景观建设成功之处89-92

    4.3.4 我国深化CSD 理念有待提高之处92

    4.4 路域生态学92-100

    4.4.1 路域生态学93-94

    4.4.2 “路域”范围界定94-95

    4.4.3 路域生态学学科框架95

    4.4.4 路域生态学理论体系95-99

    4.4.5 我国未来开展路域生态学研究的展望99-100

    4.5 小结100-102

    第五章 生态敏感区域公路环境保护设计102-126

    5.1 生态敏感区域公路植被保护设计及其它102-105

    5.1.1 美学原理及设计指南102-103

    5.1.2 案例分析103-105

    5.2 卧龙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设置背景及105-108

    5.2.1 背景105-106

    5.2.2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106-107

    5.2.3 卧龙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设置重大107-108

    5.3 公路动物通道设置原则108-109

    5.4 公路动物通道设置方法109-110

    5.5 公路动物通道的基本组成110-111

    5.6 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对动物生境及迁徙影响111-118

    5.6.1 野生动物迁徙路线111-117

    5.6.2 公路对动物生境及迁徙路线的影响117-118

    5.7 卧龙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动物通道设置关键技术118-125

    5.7.1 大型哺乳动物通道设置关键技术118-123

    5.7.2 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通道设置关键技术123-125

    5.8 125-126

    第六章 研究及展望126-130

    6.1 研究126-127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127-130

    6.2.1 研究不足127-128

    6.2.2 展望128-130

    附录1130-138

    附录2138-139

    攻博期间发表文章与科研工作139-142

    后记142-143

    致谢143-14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