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试述阿拉伯国家宁夏和阿拉伯国家旅游合作战略构想设计

试述阿拉伯国家宁夏和阿拉伯国家旅游合作战略构想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5409 浏览:118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宁夏和阿拉伯国家的旅游合作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旅游合作以文化相通、资源互补、交往互助为基础;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机遇;双方在合作时,应在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加强互助合作;在合作中应注意中东政局带来的合作领域的选择、文化习俗差异带来的穆斯林间的文化冲突、近期合作与长期合作的问题以及宁夏的伊斯兰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合作;战略
随着我国战略结构中的改变,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宁夏的对外开放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强调支持“呼包银”经济带、“陕甘宁”革命老区、能源化工“金三角”、宁夏沿黄经济区、大六盘集中扶贫等,要在扩大向东开放的同时,深化“向西开放”,支持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宁夏等省区与中亚、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在2012年9月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上“对外开放经济试验区”和“银川保税区”的政策颁布,宁夏将会成为我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对外合作的综合平台。中阿旅游合作将会在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中阿旅游合作的机遇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资源描述,合作意义阐释的方面[1-2],对合作的战略问题研究,以笔者陋见,研究成果相对不多。
关于阿拉伯国家的界定,目前有四个层面的认识:第一是指海合会六国;第二是指阿盟22国;第三是指全球57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还包括有穆斯林生活的国家,如印度、俄罗斯等。由于研究的需要以及实际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本文中提到的阿拉伯国家仅为前两个层面所指的范围。

一、合作的基础

(一)文化相通

回族最初叫回回民族,《正字通》记载,“回回,大食国种,陈、隋间入中国。起俗祀天不为象。航海至广州者,始以其地创寺礼拜。金、元以后,蔓延中国,今在在有之。”这里所谓的大食国,是指阿拉伯、波斯及中亚西亚一带的地方,中国唐、宋时,称那些地方为大食[3]。这些外国人以及后来到中国的伊斯兰信徒在中国一方面实施着政治传播和商业盈利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传播着伊斯兰教的文化,他们逐渐与当地的中国人通婚进而不断地壮大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和信徒数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国回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从中国回族形成的渊源上讲,中国回族与阿拉伯地区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同宗共祖的。宁夏回族和阿拉伯地区居民有着共同的信仰——《古兰经》,因此就在文化的理解上有着相通的地方,彼此沟通起来更容易。但目前宁夏的入境旅游市场中,阿拉伯国家的游客比例很低,这与宁夏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极不相符。

(二)资源互补

两个区域虽说有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但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双方在旅游资源禀赋、文化载体及文化符号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1.宁夏旅游资源特征。宁夏在我国气候分区中,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因此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气候由南向北表现为由湿变干,自南而北形成中温带半湿润区、中温带半干旱区和中温带干旱区三个气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候区。同时,宁夏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各区的自然景观兼而有之。历史上,宁夏是兵家相争的要塞之地,赋予了它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和文物遗址。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又塑造了银川平原,形成了“塞上江南”的景象。所有这些,促成了今天宁夏境内星罗棋布的“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镇北堡、将台堡、古长城)和“两文一景(回族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文化。宁夏回族的民族符号较明显,少数老年人穿戴回族服饰。宁夏的清真寺相对数量和密度都较大,清真餐饮数量众多,建筑的伊斯兰文化特征相对不明显。回族阿訇能用阿语交流的人数相对比例较小。
2.阿拉伯国家旅游资源特征。阿拉伯国家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三类: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即以荒漠气候为主;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热带荒漠、半荒漠气候区);亚热带夏干气候区(地中海式气候区)。
西亚处在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北部多山脉;中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两河流域),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积而成。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世界文化发祥地之一。阿拉伯国家有发达的旅游业,这里有古老的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中东地区近年来拥有多项世界遗产项目。三大圣地——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和世界著名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三大圣地内有200多处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宗教历史遗迹,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城区约有250座清真寺[4]。阿拉伯国家的旅游胜地随处可见,旅游业历来都很发达。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文化氛围浓郁,居民的服饰、语言以及建筑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旅游收入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创收,纵观到阿拉伯国家旅游的游客,大都是欧洲的游客,中国游客相对较少。因为欧洲与阿拉伯国家距离较近,欧洲人对阿拉伯国家也比较了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距离较远,中国人对阿拉伯国家也不太了解[5]。
3.交往互助。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宁夏与阿拉伯国家有着众多的政府和民间层面的合作与交流。旅游合作方面,2008-2010年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中的旅游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2010年至2012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行动执行计划中的旅游合作原意在鼓励双方旅游部门和旅行社间的交流,开展宾馆评级与培训领域从业人员及专家间的互访和经验交流,举办旅游推介会、旅游研讨会,并为此提供信息和必要便利,鼓励双方公司实施旅游、投资项目,并根据双方现行法律为此提供便利。同时中方欢迎尚未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阿拉伯国家提出申请,并予以积极研究。中方欢迎阿拉伯国家继续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旅游推介。阿拉伯国家鼓励中国各旅行社进一步在亚洲市场推介阿拉伯旅游产品[6]。

二、合作的可行性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8年,宁夏自治区政府提出用3~5年时间。把宁夏打造成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把宁夏打造成面向中东、阿拉伯国家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此外,政府在旅游对接方面做着积极地尝试和努力。在2010年世界旅游日当天在银川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接会上,与会者提出在新的世纪开拓新“丝绸之路”,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从传统的经贸领域拓展到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在对接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宁夏中国国际旅行社与中国国旅总社签订共同开辟中国(宁夏)阿拉伯旅游市场协议,北京中坤投资集团公司与宁夏旅游局签订共建旅游星级饭店协议[7]。宁夏航空旅行社与中国康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同开辟中国(宁夏)阿拉伯旅游市场的协议。

(二)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1.宁夏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宁夏的入境旅游收入和数量上均居全国倒数几位,宁夏的入境旅游始终处在跟随者的位置,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以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为主,这与我国东部旅游发达省份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宁夏居民从2009年开始出境旅游的数量和入境旅游的数量基本相当,入境客源数量不能与其独特的资源和文化相匹配,造成宁夏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上被边缘化。宁夏每年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游客数量仅为200人左右,这与宁夏独特的伊斯兰文化不相匹配。因此,对阿拉伯入境市场的开发将是宁夏突破区域劣势的途径之一。
2.出境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宁夏目前的出境旅游地集中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地方的国外游客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邻国和经济发达国。对于占宁夏人口的35%的有民族文化认同的回族来说,到阿拉伯国家旅游的动力和意义远远大于到以上国家,但是限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的原因,每年也仅是有限的朝觐旅游者,多数的穆斯林只能望阿兴叹。
3.安定团结的民族氛围。宁夏的回汉群众和睦相处,回汉人民共同努力,造就了一个平安和谐的宁夏。在宁夏回族内部,宗教界人士和平相处,相互间和平互访又互不相扰。在清真寺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回族人民更珍惜今天党领导下的和平盛世。宁夏的部分清真寺多年以来一直是游客热访的地方,宁夏目前已有部分的清真寺进行旅游开发,向游客开放。这些与非本民族之间的民间互访促使了更多的人了解回族,并对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的信仰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回族的发展离不开汉族,汉族的发展也离不开回族。在今天的太平盛世,各族人民敞开心扉接纳理解彼此的文化,为区域的发展出谋划策,区域的民族团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4.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密切的友谊。回族作为中国穆斯林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以及宁夏各界这些年来为宁、阿友谊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今天的宁夏逐渐被阿拉伯国家了解。阿拉伯国家也在宁夏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旅游方面的如对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捐助,对世界穆斯林城的资助等等。2010年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会时,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共签订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额27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海湾六国与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签署了《清真食品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文化旅游方面,共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建立阿拉伯文化中心、在埃及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宁夏借助中阿经贸论论坛这个平台,今后对阿的交流会越来越广泛。
5.旅游怎么写作的便利性。宁夏国泰民安,生活着近220万穆斯林,有大小3700多座清真寺和数量众多的宣礼塔,以及书写着阿拉伯文字的清真餐馆、路标和学校,这些都适合阿拉伯人来宁夏生活的需要。因伊斯兰文化的相通性,宁夏人民与阿拉伯人民的沟通条件好,彼此也更容易接受。作为回族自治区开发阿拉伯市场,大量研究阿拉伯国家的研究者和回族学者可为阿拉伯国家的市场开拓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阿拉伯国家在开拓旅游新市场时,宁夏的伊斯兰文化环境和穆斯林将是其潜在的有效客源市场。

三、合作的途径

(一)市场的合作互助

宁夏的旅游公司应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旅游合作战略,开发双方的旅游市场,主动与阿拉伯旅游公司建立业务,到阿拉伯经济区参展或寻找商机。邀请阿拉伯人在宁夏建立商贸公司、旅游公司和办事处。在开发阿拉伯国家旅游市场时,要进行宗教安全问题脱敏,简化护照及签证手续。对于阿拉伯出境市场的开发,近期应以宁夏穆斯林的“副朝”开发为主,中期开发海湾六国的阿拉伯国家的特色旅游,远期开发宁夏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线路,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逐步开拓市场。对于入境旅游市场的开发,近期以清真寺的文化开发为主,体现宁夏回族生活,中期以清凉宁夏为主题开发其它旅游资源,远期以宁夏和周边的回族省份的合作为主开发阿拉伯国家的市场。

(二)产品的合作互助

双方的旅游产品开发都应基于科学严谨的调研,设计产品的开发主题和项目名称。宁夏开发入境市场时,邀请阿拉伯国家的旅游专业人员参与设计,积极采纳阿方人员建议,设计符合阿拉伯国家人民口味的旅游产品。同时,宁夏旅游专家要为阿拉伯国家开发宁夏穆斯林市场出谋划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论文www.udooo.com

策。

(三)技术层面

中阿两国政府互派交流团队,互相培养相关急需人才,将各自富有实操经验和了解本国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人才优先予以优惠政策,鼓励其出国拓展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国内方面,应大力培养宁夏的回族旅游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对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意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素养和宗教感情。宁夏的回族文化氛围淡,青年一代担负着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青年一代的宗教感情直接影响到未来区域回族文化的发展和阿拉伯市场的合作与开发环境,因此,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科研人才,行业人才,更应在回族聚居区从基础教育抓起,兴起回族学习阿语的热潮。在开发阿拉伯市场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和帮扶方法,形成一套支持系统,为企业开发穆斯林市场作长期支持。

四、合作的注意事项

(一)中东政局带来的合作领域的选择

近年来,中东局势的发展成为在新一轮中阿合作过程中最大的影响,中阿合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设计合作领域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成为合作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旅游业同其它产业一样都是极其脆弱的行业,但是旅游业也是最容易复苏的行业之一。旅游开发初期,选择阿拉伯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且国家稳定的区域开发积累经验后再作其它市场的开发。

(二)文化习俗差异带来的穆斯林间的文化冲突

伊斯兰教在进入中国以及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融为了一体,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回族,伊斯兰教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的相融性,这也就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回族在聚居于一个地方后,又与地方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回族文化。在回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吸收和创造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有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吸收、融合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本土文化和社会习俗。宁夏穆斯林虽与阿拉伯国家有宗教上的亲缘关系,但是中国化了的伊斯兰教能否为国外穆斯林所接受本身就是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是关键所在。阿拉伯国家人民的生活习俗、旅游偏好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对于宁夏的穆斯林未必能完全接受。宁夏回族的文化习俗能否适应客人的需要也有待分析。时尚的银川文化环境和改变了的宁夏回族风情能辐射的阿拉伯客源市场有多大,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三)近期合作与长期合作的问题

近期应在智力层面上进行合作,包括宾馆、饭店的建设、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互换,管理层面的互访等。中期可就双方市场开发的思路、方法及开发的视角的确定,尤其应注重公务、商务和文化层面的市场开发。远期开发双方不同层面的旅游市场。

(四)宁夏的伊斯兰文化氛围营造

从人才培养角度说,为快速增加区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借助经堂教育和阿语学校以及穆斯林语言学校培养专门的旅游人才,同时在区内回族中小学开设阿语课。从回族文化的载体上说,大力推广回族服饰,并形成一定的系列,从服饰中营造宁夏的回族文化氛围,建筑方面,城市外观体现阿拉伯文化特征,乡村从内部装潢体现回族文化特征。旅游怎么写作方面,在全省重要路段、旅游景区设立阿语路标和提示牌,鼓励阿语导游上岗,规范宁夏清真饮食的程序和质量。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区域文化的重塑。
参考文献:
王伶林.中阿经贸促旅游合作与宁夏面向阿拉伯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宁夏党校学报[J]2012,14(2):61-63.
刘辉.中阿旅游合作的发展与前景.中国穆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斯林[J].2006(5):35-37.
[3](明)张自烈,(清)廖文英.正字通[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4]董振楠.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6):58-64.
[5]马义保.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旅游业[EB/OL].2010年5月2日.日.http:///xsh/Class137/Class138/201005/33310.html.
[6]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0年至2012年行动执行计划[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2010年5月31日.http://ma.china-embassy.org/chn/xwdt/t70500

6.htm.

[7]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接会在银举行[EB/OL],新华网,2010年9月27日.http://news.163.com/10/0927/16/6HJQMTOJ00014JB5.html.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