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论老子人生处世哲学与其现代价值

论老子人生处世哲学与其现代价值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4033 浏览:105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现代价值也是当今老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老子思想的现代性、《道德经》中蕴含的人生处世哲学等方面来分析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人生处世 现代价值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75-01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传统与现代并非是两个截然对立、不可沟通的范畴,相反,传统的东西,只要同现代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有其生命力。那么,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与现代社会相接的契合点,并开发出有利于现代化的积极因素,便成为了一个共同的时代课题。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遗产,在现代和将来,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独立和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的精神成长和社会进步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道德经》现代意义的探求,就更显得势所必然了。
老子哲学从本质上说,与儒家思想一样是关注现实人生的。在春秋末期那个纷乱复杂、动荡不安的社会里,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学说里不可能不关注现实中的人生问题:人应该怎样立身处世?应当怎样生活?怎样与人相处?老子经过对自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建构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其中包含了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处世之道。虽然时过境迁,但老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身重于物

如何对待名与利,这是人生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但老子不这样看,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是说,名利和生命对于人来说,生命更重要,如果为了名利而丧生,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老子的这种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轻视身外之物;二是要淡化做官心理,提醒人们从“名缰利索”中解脱出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二、少私寡欲

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主张“少私寡欲”。根据这一原则,老子提出了四条重要的处世之道:一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三是“功遂身退”;四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显然,这四条处世原则在今天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啬”乃节俭之意,老子认为啬德既是治人的根本大道,又有利于“治天”,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不管是过去或现在,老子的这种“崇俭”思想都是极为可取的,这早已凝固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仍然应当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三、柔弱胜强

在社会上,一般人都懂得“刚强胜柔弱”的道理,而老子则以他超群的智慧,深刻地揭示了“柔弱胜强”的人生真谛。依据这一原则,老子总结出了三条重要的处世之道:一曰“不敢为天下先”,二曰“不争之德”,三曰“知雄守雌”。在第一、二点中,尽管有可能导引出不讲原则、混世的弊端,但其中又隐含着不争名利,戒骄戒躁的思想,这是正确的。而“知雄守雌”的处世之道则深刻地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有更深远的意义。老子根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出发,认为柔弱的方面会向刚强的一方面转化,最终战胜刚强,这一思想反映了老子善于从负面看问题的高明之处。在此基础上,老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的策略思想。对这种思想,同志曾有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精彩的发挥:“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这是同志对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原则的精辟分析和生动说明,虽然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土地丧失问题,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活辩证法。

四、上德若谷

从这一原则可导引出“以德报怨”“宠辱不惊”“人贵有自知之明”等处世之道。这些思想在今天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员的修养》中便主张在人民内部实行“以德报怨”,指出“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帮助同志改过,毫无报复之心”。而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就能虚怀若谷,无私,忘我,置荣辱、祸福、生死于度外。
当然,《道德经》毕竟是先秦时期的著作,其思想不可能不存在历史的局限,当我们今天对它重新审视时,里面肯定会存在一些过时了的、落后的东西,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赋予《道德经》时代的新意,另一方面又要剔除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总而言之,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指导意义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使我们能够有充分的理由对老学的未来保持高度的信心。
【参考文献】
熊铁基等著.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1日版.
老子等著.道德经[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王德有著.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月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