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儒家愚忠思想大专

儒家愚忠思想大专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32442 浏览:1544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3-2738(2012)07-0049-01
摘要:儒家思想在我国从古至今都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核心体系中的“忠”,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臣子对君主的忠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愚忠”,这种愚忠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对“忠”这种价值观念的认识,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的忠心,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愚忠”。这种“愚忠”思想,同样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社会,儒家的思想体系在我国是影响深远的,“愚忠”思想也随着整个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力影响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愚忠;儒家思想;影响
早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的思想。祖先崇拜的思想观念在商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先王先帝的崇拜上。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得思想,在这种思想中君主就是天的代言人,君主的权力是天所赋予的,他的权力是替天统治民众。所以君主就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的统治观念。这种尚祖尚王的思想到了春秋时期有得到了发展,又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
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体系思想中,关于“礼”的学说中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作为一位合格的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和对待自己的臣子;而作为一个合格的臣子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以自己的忠心来对待自己的统治者。君主为臣纲的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政治关系的主导思想。封建社会的君主日益成为臣子崇拜和遵从的对象。君主的思想就代表了上天的旨意,臣子的遵从是理所应当的。忠心是臣子对君主必须遵从的原则。儒家这种忠信的思想在人们的思想理念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忠”指的是对统治者一个人的“忠”。只有遵从统治者的意志就为“忠”。一个臣子的一生中辅佐一个朝廷,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是忠臣。更有甚者被称为三朝、四朝元老,这不愧为臣子的楷模,忠臣的标志。难道臣子的一生中不弃旧主就可以成为“忠臣”了吗?其实则不然,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如果说统治者作恶,残害百姓、生灵涂炭,而臣子依然听从其旨意,而不给予劝解,这样的臣子是忠于了统治者,但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效忠,是一种“愚忠”的行为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后期吴国实力逐渐弱化,当时中国社会其实质为魏蜀之争,但其实质却是蜀国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氏之间的争夺。在后人看来,诸葛亮才华过人令古今中外的人们所称赞。天下归蜀是人们所期望的结果,也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历史发展方向。但最终的结果是天下归晋,这种结果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与诸葛亮个人更确切的说要归结与他的愚忠思想。诸葛亮对于刘氏家族的愚忠是他最大的错误。本来阿斗就是扶不起来的,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却任然坚守对刘备的诺言这是他最大的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过诸葛亮的一失事用千虑都难以弥补的。审时度势,才不失明智之举,诸葛亮为辅佐刘备而出山,那是十分正确的。而为了扶不起的阿斗效犬马之劳,那确实十分悲哀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不失为君子之德的,而像诸葛亮那样的愚忠只能为历史留下无尽的感慨与后人的叹息。
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忠”、“恕”、“仁”。儒家思想中得“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愚忠”的思想。这种思想实质上是让人们盲从地忠诚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不论统治者是否是一位合格的统治者盲目的去追求绝对的效忠。儒家这种愚忠思想不仅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愚忠”的思想而且在我国现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用当代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感激和效忠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所提倡的。这种思想在我国的官场中体现也是很浓厚的。在我国现在的官场中,这种感激和效忠于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很多。这种感激和效忠的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感恩“行为。这些官员深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每个官吏的晋升都有提拔自己的领导,这些被领导提拔上来的官员,为了表达自己对领导的知遇之恩,往往表现为对领导绝对的服从,对领导忠心耿耿,这种所谓的“忠心”其实是一种“愚忠”的思想。这种愚忠思想的滋生就造就了现在社会官场当中的官官相护,结党营私,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最终危害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些被提拔上来的官员,应该更清楚,他们的职位和地位是人民所赋予的,他们应该对人民负责,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人。如果他们真的可以正确的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这种封建社会的余毒——愚忠思想将不复存在。
在社会中这种愚忠思想是一定要消除的,这种思想存在一天,社会建设将举步维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铲除这种愚忠思想势在必行。但想要从根源上铲除铲除这一毒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整个社会人民共同的区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潘光旦.儒家的社会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刘述先.儒家思想的转型与展望[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沈伯俊.诸葛亮形象三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作者简介:李子默(1986-),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