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试述探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试述探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6108 浏览:214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阐述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对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特点;影响;策略
[]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33 — 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而高校以其资源和人才优势走在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沿。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管理机制、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材。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高校网络文化是以网络工具为基础,结合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以传播信息、表达情感与情绪、实现互动联结、共享各类资源的文化表达形态。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它具有新的特点。

(一)知识性和便捷性

网络是一个蕴含着巨大资源与信息的宝库。并且它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出现的,对于求知欲强、喜欢探索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例如,运用搜索引擎轻轻一点鼠标,就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料;数字图书馆和各类数据库使大学生能接收到最前沿的文化科技动态;学术视频、网上报告厅等资源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聆听名人大家的课堂教学;网上、学习网站比比皆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各类资讯信息量丰富、覆盖范围广,使学生能一网在手尽知天下事。网络使信息传递和交流瞬间实现,通过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即时掌握世界每时每秒的动态和变化,信息传播快捷、高效,真正实现了“天涯共此时”。

(二)多元性和开放性

每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都是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不存在某一种文化观念在网络中占支配地位。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在网络上都能得到传播和发展,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形态之间碰撞、激荡、融合,形成了网络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同时,网络无国界,网络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突破了地域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展现自己的特色和价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值。网络文化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只要具备相关知识,就可以和任何一种异域文化进行交流,获得相关信息。网络构建了一个广泛和连续的信息发布、传播和交流平台。

(三)怎么写作性和娱乐性

网络文化给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给学习带来了便利。利用网络课堂学习,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提交网络作业,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其次,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网游等网络商业活动成为了学生的时尚选择。此外,网络文化使学生的生活更加精彩,不管是听音乐、看电影,还是聊天、学习,都能带给青年学生身心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

(四)虚拟性和交互性

电脑空间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虚拟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以隐身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交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这就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扑朔迷离。网络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虚幻世界。同时,网络文化可以实现“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相互交流,”〔1〕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领域和范围。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已深深根植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与网络相伴已成为青年学生的普遍选择。网络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开创了新的教育途径,增强了学习能力。

网络教育已成为大学新的教育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它更形象和生动,它要求每一位同学都主动参与网络教育的实践,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充满在网络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图文并茂的视频、音频既强化学习效果,又陶冶了情操。网络教育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学习时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这是其他教育媒体无法比拟的。

2.网络文化扩大了人际交往

人本学家弗洛姆认为人有关联的需要,人为了摆脱孤独感,渴望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大学生生活单纯,接触的人群单一,有扩大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个性突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落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舒缓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通过网络可以认识不同民族、国籍、职业和年龄阶段的人,扩充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和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上自由发言,既可随意挥洒,又可推心置腹,而不必承担心理负担,这就免除了现实生活中互动交流的诸多不利因素,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3.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增进社会知识

网络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思想、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能跟上时代节奏,不断接受新鲜事物,而且能运用理性思维进行辨析,判断是非,形成自已的价值观念,这打破对教师和权威的盲从心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形成独立的人格精神。网络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生活使大学生从塔里走了出来,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二)消极影响

1.导致价值观混乱。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潮、有害信息充斥其间。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打着、人权的旗号,大肆推广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对涉世不深,分辨力不强大学生来说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部分学生思想混乱,缺乏精神信仰。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偏移,滋生出享乐主义、全盘西化等畸形思想。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导致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迷失

互联网给上网者提供了一个私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匿名访问、,缺乏道德和法律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使人性中恶的一面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得到了释放和宣泄。网上随意漫骂,散布谣言,人身攻击等现象比较突出;宣扬暴力、迷信、邪教的言论屡禁不止;利用网络进行欺诈、、传播和病毒攻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肆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做出种种离经叛道的言行。这些不文明行为造成了网络文明秩序的混乱,污染了网络环境。使部分青年学生道德观念迷失、道德自律淡漠、行为准则失范。

3.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带来的乐趣而不能自拔,极易患“网络成瘾综合症”。大部分网瘾学生精神萎靡不振,学习动力不足,生活邋遢随意,集体意识淡薄,造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以致降级退学,严重的还会导致个性分裂和精神失常。此外,以人机交往代际交往淡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情感,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使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脱节,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

网络文化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当前的新情况,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一)弘扬主旋律,建设高品质的网络文化传播平台

高校网络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升网络文化的新境界,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判断标准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新风尚。”〔2〕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使高校网络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阵地。首先,要建设好一批高品质的思政教育主题网站和红站,抢占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加大对网络建设的人财物的投入,整体规划稳步推进精品网站建设。网站设计要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网站要及时发布各类新闻、时政话题、生活怎么写作等资讯,确保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和传统美德教育。其次要全方位开放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间。校园BBS、论坛、留言板已成为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观点表达的重要舞台。要在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促进其健康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udooo.com

繁荣校园文化。

(二)加强管理,建设一支高效专业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

高校要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制定总体方案和目标,构建文化发展长效机制。重点发挥管理和监督职能,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对校内网络资源进行依法管理、全面监督和精心维护。运用行政、技术等手段,从源头上堵塞各种有害信息。此外,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理论水平,并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的文化建设者和管理者。高校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扎实推进工作,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有序引导学生获取有益信息,及时疏导、化解各种难题,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深化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

高校要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做网络道德文明的践行者。将网络文明教育寓于思政教育中,积极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网络人格。使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秩序,杜绝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学会正确筛选和识别网络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一方面防止黄赌毒等有害信息入侵,另一方面加强自我信息的保护,防范于未然。
面对网络文化的方兴未艾,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一定会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 考 文 献〕
〔1〕季建华.浅析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和功能〔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10).
〔2〕张浩.影响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10).
〔责任编辑:侯庆海〕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