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建文化哲学之维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建文化哲学之维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6669 浏览:229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复兴和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身处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冲击之下的中华民族,应对民族精神家园的危机与挑战,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的意义重大。而当前学界对精神家园的特质、结构、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理性研究尚不够深入。文章以黑格尔对欧洲人精神家园的研究路径为参照,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提出精神家园的存在是主体精神(心理世界)与客体精神(文化世界)的统一精神家园的发展内涵也是历史继承性与现实观照性的统一:阐明以回归生活世界唤醒精神家园主体的文化自觉:即通过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认同,通过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整合创新,探寻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文化哲学;精神家园;主体精神;客体精神;终极关怀;文化模式
1004-0544(2012)08-0055-05
自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来,“精神家园”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精神家园一直被作为一个比喻性和描述性词语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但对于精神家园的特质、结构要素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尚不够深入,而这些问题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转型期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如何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章试图从文化哲学的视阈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学理性探讨。

一、精神家园的主体性与心理世界

精神家园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相依存的复杂系统。从主体角度看。精

源于:怎么发表职称论文www.udooo.com

神家园存在于主体的心理感受之中,“它是主体所感知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即“精神在家”的情感体认。精神家园是人的主体精神(知、情、意)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认知状态、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同时,精神家园的存在通常为不同的主体所拥有,可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民族(含群体)的精神家园和个体的精神家园三个不同层次。

(一)精神家园的存在与主体“精神在家”的情感体认

精神家园的存在首先是对主体“精神在家”的情感体认。人们通常都是用生活世界的家来比喻精神家园的存在,生活世界的家一般能够给人带来舒适、自由、温暖、幸福和安宁的心灵归属感。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精神家园的心灵归属感有一段经典的描述;“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他接着指出,所谓家园之感“亦即人在精神上畅适自足,怡然如在家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那些安于家室、自身满足而无求于外无求于上的人们与家庭,希腊人便是这样。”这种“畅适自足’’的家园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自在和安宁之感。现代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把精神家园视做我们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由之开始,并经常向之回归的地方,“‘回家’应当意味着:回归到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的,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我们的情感关系在那里最为强烈的坚实位置。”
精神家园蕴含了主体的心理世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心理世界是精神家园主体精神及活动状态的自发的、主观的和感性的显现,它依托并隐匿于“生活世界”;是由主体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三种能力要素构成,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属性。古希腊的柏拉图从哲学的视角把人的灵魂(精神活动)区分为、意志、理性三个方面,其中和意志属于人的非理性的心理状态首次纳人精神领域来研究。近代心理学家提顿斯从心理学的视角将人的精神活动区分为知(认识)、情(感情)、意(意志)三大要素和功能,认知世界、陶冶情操、磨炼意志,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关于人的理性的三大批判中,揭示了人的认知、意志、情感所组成的精神生活的价值目标,即认知的科学求“真”;意志的自由求“善”,情感的艺术求“美”。精神家园的存在首先缘于人的心理需求,是人类心灵皈依的地方,面对生活世界诸多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的恐惧和苦难,人类需要一个“精神的家”来安顿我们的心灵,人类对精神家园的依恋和向往寄托了人生的终极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精神家园”就是由人类自我身份的理智认同(知)、情感寄托(情)和意志安顿(意)所构建的心理世界。

(二)精神家园的意义与主体的终极关怀

精神家园的存在意义在于它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关怀”是指人们对自身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思考,是对主体的生命意志的安顿。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超越性的本质,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宗教和哲学智慧。因此,精神家园存在的终极意义是捍卫主体的“意志自由”。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关于欧洲人在希腊人那里产生“家园之感”的实质内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我们对希腊人有家园之感,就应该对他们的哲学特别有家园之感,——不过哲学并不只是在希腊人那里有如故乡,因为哲学本身正是人的精神的故乡:我们在哲学里所从事的,乃是思想,乃是我们内在的东西,乃是摆脱一切特殊性的自由精神”。“自由精神”是希腊文化精神乃至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欧洲人对希腊哲学精神的认同。本质上就是对唤起人类家园感的“自由精神”的价值认同。人类只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获得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个体的人才拥有了生存的意义、勇气和动力。因此。精神家园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心灵的沃土,是生长我们的情感、智慧和力量的基础,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

(三)精神家园的特质与文化模式

民族精神家园的特质是由其民族文化精神所决定。由于主体心理特质的差异,精神家园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质,并集中体现在作为民族心理的文化模式之中。在文化哲学的视阈中,“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传统习俗和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文化模式具有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功能,文化决定人格。”具体表现为主导性文化模式的群体价值观赋予个体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不了解文化模式的特质,就无法深刻理解在这一模式之下生活的个体和特定民族的行为特征。梁澈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区分了中国、印度和西方三种文化模式。他认为,这三种文化模式对人生有三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可以称作“人生的三路向”。他指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而“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可见,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格塑造首先受民族文化模式的价值导向的规范,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滋养和影响,更是与主体主动地选择不同的文化价值去构建个体精神家园的产物。

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udooo.com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