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探究导师和生之间导学联系探究

探究导师和生之间导学联系探究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6191 浏览:217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存在着认识误区,对教学实践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课题与经费、师生的交流频率等。促进导学关系良性发展的对策一是导师有责任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不断进行改进;二是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导学关系;现状 ;影响因素;对策
导师和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的关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始终,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成效。我们说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导学关系,是指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完成实验设计、撰写学位论文等,并在此过程中学做学问、学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这种导学关系不仅包括“释疑解惑、传道授业”的教书,也包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然而,近年来,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不断被淡化,而代之以“老板与员工”、“师傅与徒弟”的比喻和称呼居多。在这种观念下,师生导学关系对个体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的教育价值日渐被忽略。因此,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探究当前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现状,剖析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对策,对促进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导学关系的现状

当前,伴随全球信息化的浪潮,社会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被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在认识上逐渐出现偏差,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导学关系显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并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有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一种纯学术研究的关系,一些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老板与雇员型的关系,还有部分学生则将师生关系视为长晚辈和挚友的关系等。总之,随着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师生权利义务及角色的不断转换,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

二、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不仅与研究生的学业相关联,也关系到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更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品德的养成息息相关。在现时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

导师的管理风格、培养特色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师生导学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以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宽广的学术视野、高超的指导艺术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摸索、积极创新,往往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与此同时,导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也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从导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对导师的学习、尊敬和热爱之情,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导师的爱生心理。

2、师生的交流频率

由于研究生扩招热度一升再升,师生比的差距逐渐拉大,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一些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等的课时数量明显超出了正常的承受限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时更是有增无减,这给教学质量、研究水平以及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使得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相对弱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导师的“忙”和研究生的“多”客观上造成了师生之间交往频率的下降,研究生很难有机会与导师建立经常性的联络,而导师也很难抽出时间来充分地考虑、关注每一位研究生的成长,交流与沟通上的障碍导致师生关系日趋冷漠,势必影响到师生导学关系的良好构建。

3、导师的课题与经费

导师是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一般来说,导师科研项目或课题的有无、经费的多少往往会影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的构建良好与否。自研究生入学后,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方案为研究生设计部分专业课,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特长、兴趣、能力等分配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外,还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有稳定的、别人不能轻易取代的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只有这样,导师才能为研究生提供明确的选题方向和较好的研究条件,使研究生始终能够在科研前沿阵地得到锻炼。

三、重构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思路和对策

1、导师如何“导”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等不断进行改进,这对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学理念的转换与提升。要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导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实现较大的转换和提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关键期,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传统社会所不曾有过的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更考验人们在危机和变化中的自我调适能力。在现代社会,研究生导师要开始改变以往不适应现代教学的理念,尝试理解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实现的,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勤奋思考、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
(2)知识结构的补充与完善。随着新知识的不断产生,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客观上促使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探索新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导师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解惑”,“授业”是授人以鱼,而“解惑”则是授人以“渔”,这是师生导学关系的更高层次。“解惑”的实质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克服困难并能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正是验证导师能力的关键所在。[3]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3)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对话。在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时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同样,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师生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4]导师由原来的“教化者”、“独语者”和“监控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和“对话者”。在教学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和地位应被重新建构:导师要不怕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挑战权威,研究生对导师既要学习与尊重,更要敢于超越和发展。在导学关系中,导师的话语权不再是一种强制和支配的力量,而是学生学习的力量之源。此时,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2、研究生如何“学”

研究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能够自主学习知识又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创造。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阶段,发挥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疑能进一步促进师生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
(1)提升学习的自主性。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因此,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研究生要有自觉意识,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和素质。其次,要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努力构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十分必要,因为只有系统的知识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再次,在教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把握重点。一方面研究生要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思想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从而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5]
(2)培养科学研究精神。一般来说,研究生在校期间,联系最多、接触最紧密的就是自己的导师。导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科研启发、素质教育、专业培养等渗透于日常师生关系的点滴,因此,研究生要虚心学习,主动请教,积极与导师沟通交流,耐心接受导师的指导、批评、建议和教育。与此同时,也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拓宽研究视野,汲取精神养料,在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有相对独立性,有“主人翁”的自我责任定位,而不能有“为导师打工”的心理。当前,对研究生而言:第一要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抓紧时间学习;第二要杜绝浮躁的学风,潜心研究;第三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健全的品格。
(3)与导师平等交流。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已经不止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更是一种挚友关系、情感关系,是一种超越一般的亲密关系。这就需要研究生与导师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把自身的“学”与导师的“导”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最大契合。研究生在潜意识里要把导师的学术造诣、理论基础、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道德、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在长期与导师的接触中,学到导师做学问的方法和经验。实际上,导师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也包括科学的价值观和精神、态度、素质、做人的道理等等,这些都是研究生应该向导师“学”的丰富内容。只有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平等交流、坦诚相待,导学关系才能稳定形成和良性发展。

3、相关机制如何完善

(1)改进现行导师管理体制。导师体制包括导师遴选制、导师监督制、导师业绩制等。从表面上看,研究生教育规模队伍迅速扩大,导师和研究生比例严重失调是导学关系疏离、异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经过认真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现行导师体制的不合理。为构建有效的师生导学关系,我们需要做多方面工作,强化导师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导师业绩制度;二是推行导师问责制度;三是优化导师队伍构成。只有改进现行导师管理体制,才会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优化研究生管理机制。在改进和完善导师管理体制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事物的相辅相成性,看到研究生管理机制的优化和改进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综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合来看,目前我国优化研究生管理机制的方法:一是健全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二是健全师生互选制度;三是建立研究生申诉制度。通过以上这些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最终将推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导学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许迈进,郑英蓓.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4)77-80.
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3] 郭德侠.自我反思:导师的责任和义务[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4] 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7(06).
[5] 彭国华.我国现代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