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试析尼采尼采价值重估思想当代反思

试析尼采尼采价值重估思想当代反思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5426 浏览:170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尼采对一切道德价值体系进行重估为基点展开论述,研究他的道德思想与现今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以及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希望世人在客观地解读尼采过后能够消除对其的误解,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尼采,希望这个研究是必要并且具有价值的。
关键词:价值;重估;反思;启示
1002-2589(2013)16-0081-02

一、尼采的价值重估思想

尼采虽然继承了康德的批判思想,他却以批判的态度全面否定了前者的批判方式及其意义。在他看来,批判的本质是价值的再创造,而非对思想的否定,因此,他所谓的价值意义的基础即批判本身。基于对传统价值观的摒弃,他必须开拓新的价值准则,由此价值的起源便从而诞生。在他的观念里,正是因为原始差异才催生了新的价值,并且赋予价值新的意义,即“权力”。他从“权力”存在差别性、多样性,滋生出价值或意义也具有同样特性。那些所谓的基督教和理性主义的道德价值其实都是打着幌子来愚弄人民,他们企图建立的一元论也仅仅是众生的幻想而已,根本不可能实现,由此外化出来的颓废从苏格拉底盛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此期间,与之并存的便是虚无主义的盛行,代表为尼采的“上帝死了”。所谓的虚无主义并不是描述整个世界的堕落,而是指存在于新旧价值交替中的一种状态。价值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本身,而非传统所理解的一种抽象概念。
尼采价值重估的基础便是生命与生命间的联系。他明确地知道,这种联系必须要体现出人的意志,而非来自于人的本能需求。由此,人与人意志的差异促使新价值的准则与批判方式诞生。而组成这些意志差异的主体,尼采称之为“超人”,即拥有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不是新产生的人种,而是超越了现实中的人,超出了现实人类的发展。所有传统的价值观在此趋势下都会逐渐失去意义,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的尘世。人类不能亵渎尘世,就只能重塑一个新的上帝,若非如此,便会产生原罪,从而有碍建立最高价值。由此,尼采认为,要开拓全新的价值观和体系,就必须成为尘世中的“超人”,终于尘世。从而世界的虚无主义才会为此终结,人类生活才会具有意义。
由此可见,尼采的价值重估思想,摧毁了传统的价值观,开拓了新的价值观。

二、价值重估的反思

尼采对于东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毋庸置疑,雅斯贝尔斯称他让西方哲学史为之战栗,因为尼采,哲学史从此划分成两个时代,在他之前的理性主义哲学时代以理性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学,却被尼采一夜之间全然摧毁,把原先冰冷的哲学拉回到了现实人间,让人做自己的主宰者。这些价值影响自然是益处甚多,不过尼采毕竟不是完人,他的思想同样存在着盲区和瑕疵。

1.倒转的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想国”才是真实永恒的世界,现存的世界是存在的检测象,他将世界划分为此岸与彼岸。与之相反,尼采认为只有现实存在的这个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柏拉图理想化的彼岸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倒转的柏拉图主义,”海德格尔这样定义尼采的思想,他说:“作为一种反动,事实上必然会像所有‘反’一样,保留了其用以反对的东西的本质。”200尼采所提出的永恒轮回和遥不可及的超人理想,实则等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在思想上依旧属于形而上学。只不过两者的不同在于,尼采期望人们能够摆脱冰冷的理念世界而进入欣赏与审美的生活,他提出“艺术高于真理”,而柏拉图所理想的世界是存在一定的理念模式的,具有规范性。对于这点尼采则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价值是一切理念形式的来源,人们是通过所产生的价值去规范这个理念世界。尽管如此,尼采还是未能走出柏拉图的怪圈,他依旧没能挣脱永恒世界带来的诱惑,仍然在必然与偶然世界里不断徘徊。柏拉图通过理念开启了形而上学,尼采却用价值中断了柏拉

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图主义,他的价值实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两者等同,尼采在否定柏拉图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价值不知不觉中内化成此理念,海德格尔称尼采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尼采表面上是在批判形而上学,实则是完成了形而上学。

2.无法根除的虚无主义

在摧毁了所有传统价值体系后,尼采用他的权力意志、永恒轮回以及超人思想弥补了这个价值真空的世界,以为就此可以战胜虚无主义,然而慢慢尼采才发现,原来他自己所找的这些填补物由于受叔本华影响太深,根本无法真正地实现,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塑造的完美世界根本不完美,它依旧将人拉回到无情的现实中,再次沦入虚无主义的深渊。至此尼采才终于意识到,再怎样批判怎样创造都无法彻底摆脱虚无,他在书中写道:“任何赋有力量与成果的行为同时都会带来虚无主义。”对他而言,他宁可把虚无推向极致,也不愿为此做任何的妥协。他把虚无主义划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不愿遵从、有自我意志的称为积极的虚无主义,它是高贵的;而顺从悲观的则是消极卑劣的虚无主义。尽管如此,这两者现在看来并无本质区别,仅仅是情绪上的些许不同罢了。虽然尼采自诩为一个诚实的哲学家,但同样也是个不敢面对自我承认失败的颓废者,他的著作里弥漫着悲观主义颓废荒芜的气息,他却自始至终都不肯承认真相,承认价值本质是无价值的,承认其实创造只是幻觉而已。“实际上他是无法只靠自己的结论生活的。”由此,最终尼采还是未能逃脱虚无主义的桎梏。为了理想和自由,尼采却锁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3.过度的唯心主义

为摧毁固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尼采将所有心理价值的内涵定义为道德、真理、意识等,所有一切都源自于人本身,这极大地讽刺了教条主义。关于道德,道德是源于非道德,而后道德便内化成人的一部分,从而抛弃了最初的起源,但为了统一思想他便由此过滤掉了这点;对真理而言,尼采定义其是人类为了求生存而自我编造的谎言,可他并不关心所谓的真理本身,只是利用它阐述自己的观点罢了。海德格尔这样定义尼采对真理的态度:“对于尼采而言,真理仅是满足实施本质而已,并非事实本身。”175明确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剖析能力让尼采发现了梦等无意识状态的心理机制,他就此断定这才代表真实的人类,这一观点对此后的弗洛伊德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尼采开始了他的唯心主义历程,他将一直以来人类信奉的全部价值都归结于心理这个主观的层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客观事实,可他却没意识到,这个价值本身都不是客观的,至此虚无主义又回归而来。在尼采看来,基督教源于自下而上的愤恨而产生,而作为价值现象学鼻祖的舍勒却批判了尼采此观点,他认为基督教并非是尼采所说自下而上的产生,而是自上也就是上帝给予下方的爱,同时在舍勒看来,并非所有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能划分在心理范畴,还有依据不同的客观存在来断定,如何寻找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确定,以及如何摆脱尼采所谓的虚无主义,这是个漫长且难克服的问题。 以上都是尼采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有无答案与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真正走进尼采的思想里。尼采将自己犀利而强有力的真理转变成曲调悠扬的哲学,在渴求看到新世界所透露出的曙光时,也许正是他完成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刻。不管怎样,尼采为哲学史注入了新的气息,他强有力的思想也将普照后生,倘若世人对他再有多一丝支持与理解,对他投入多一份关注,在这个开创了新纪元的时代,他终将会成为自己的主宰者。

三、当代的启示

在20世纪中期,西方经济文化发展飞快,一切呈繁荣表象,处在这个时代里的尼采却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丰盈的物质覆盖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如此贫乏,他如是说道:“我们处在一个贫乏的时代,我们所谓的‘丰富’实则最贫乏。”正因如此,尼采开始对传统道德价值体系进行否定与批判,他开始摧毁一切固有传统,企图重建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尽管尼采的这些思想现在看来过于理想化,但是他思想中核心的主线——“积极向上的精神”是绝对值得我们推崇的:对传统的批判;肯定人的主体性与人生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提高人的地位等,重估一切。因此,这种鼓舞人奋进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对那些心理扭曲的人无不起到启示的作用。

1.疏散苦难的定心丸

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还没有机会体会生命真正的意义,他们没有经过生离死别,不知道生命的珍贵。一些年轻人因为失意总会说出一些幼稚无望的话诸如“现实太残酷,我不想活了”等,这种心态与行为追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外界的抗压力极差,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挫折措手不及毫无应对之举,面对凶险极恶找不出应对的措施,遇到事就只会怨天尤人,仿若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最后濒临崩溃,走上绝望的道路。要知道,这个世界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世界给予每个人的苦难都是一样的,就看你怎样度过它,尼采教会我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要汲取这种精神,懂得活出真正自我的意义,“成为你自己”,活在当下。

2.解决国内危机的一剂良方

尼采思想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他对理性主义的抨击是十分到位的,在尼采看来,现代人道主义道貌岸然美其名曰代表人性推崇人性论,实则都是表现了个人的虚伪和卑劣。他的批判权威和对现代性危机的思考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时期,时刻会出现政治与市场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也难免会与国外其他国家发生摩擦,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在这其中如鱼得水般的存活,何以在国际大环境下发挥本国优势,展现民族独特性,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Nietzsche)[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德]尼采.尼采存在哲学[M].杨恒达,等,译.北京:九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Nie

源于: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tzsche)[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