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人和人交往视阈下自我反身性建构

人和人交往视阈下自我反身性建构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18500 浏览:817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摘要:人与人的交往问题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外在表现错综复杂,本质上是一种主客体对象化活动。人与人互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创造,表征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人对自我的改造与被改造活动相对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二者在实践活动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相互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人自我反身性的建构以期来缓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紧张局面,导向和谐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人与人;反身性;主体性;主体;客体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主客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转型期,当前人与人的关系展现为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具有这个时代的个性特征。人与人互为主客体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改造。这既表征了人的存在的社会属性又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对自我的改造与被改造对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人是社会化的人,人在实践活动中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塑造了自我,通过人自我反身性的建构或许能为缓和当前全球化进程中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局面找到一条颇为合理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281-28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展现为两个维度,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与复杂,潜在着诸多的弊端和阻力,尤其是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交融、渗透,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比如: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之间人与人的交往由于文化的差异存在着隔阂;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个地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仇富”心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官员腐败严重与工人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鲜明对比,人情冷漠,诚信缺失等等诸多的问题。其次,在历时性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上,前人、当代人、后人三者之间的连接转承关系如何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继承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合理有效地利用人类资源,最大程度的造福子孙后代,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透显了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又是人们之间通过交往活动建构起来的,所以人的自我改造或者人自我反身性的建构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每个时代的人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责任。我们面对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等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相互交融,各种价值观念的侵袭,人是否还具有人之为人的类本质,人自我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否产生了背离,有待探讨。可以肯定的是人的自我异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待于自我及其反身性的建构来摆脱这种畸形的存在状态。
反身性,是由投资大师索罗斯在其《投资炼金术》中提出来的,反身性理论突破与完善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索罗斯主要把这一理论用于金融证券活动。笔者所谓的自我反身性与经济学中的反身性理论存在些许出入,人是有意识的有生命的存在物,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53)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阈内,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思维和行为受到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社会形态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人又不是被动的存在,人的交往活动建构了社会存在。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把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人又是在历史活动产生的。人的反身性特征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人在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对外在世界进行改造,而且对人自身也进行改造与提升,人的反身性自然存在于人与自我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对自身的作用是人自我认识、自我意愿的对象化,自我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经验、以及其他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施作用于自身,沿着自我活动的目的或者自我的价值方向推进这种自我的改造。自我主体首先受到生活的时代所赋予的局限性,对自我客体的这种驾驭与控制能力是不健全的,因此自我异化的出现就具有必然性,但是人又不同于动物,人不仅具有受动性也具有主动性,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物,人对自我的提升既有时代性特征又有旨归性的诉求,自我主体对自我客体的改造是不断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推进的,这是人之为人的终极目标,人自我主客体的双向的对象化活动既不能脱离了人的发展的时代局限性与阶段性特征,又不能因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人不能驾驭自身。否则,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滞后性,即人对自我的改造无法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二是超前性,人对自我的改造,违反人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试图超越现实,追求自我的提升。自我主体对自我客体的改造要采取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方式和步骤,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固步自封,而且自我主体的作用是否合理有效,还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纠错和修正。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人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是人自身行为活动创造着的,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局限性自觉不自觉地映射社会历史中,但不能因为这种反作用力,就否定了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或未来历史发展的永久不健全,当然作为客体的自我活动方式又对作为主体的自我产生反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自我主体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左右着自我主体的抉择,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做遥不可及的未来,人对自我的驾驭能力是完满的,只是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暂时遮蔽了这种能力的完整展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取代不了人之为人的类本质的普遍性。
上述对反身性的描述与自我解读最终还是要落脚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因为人自我不可能独立存在于人与人关系之外。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了的自我反身性的缺陷,这种缺陷又引起了自我异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与人关系的畸形发展,“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82)人与人双方如果都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出现对峙,在达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前,人与人之间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效地途径在于利益的让渡,这就涉及到人对自我的改造与被改造问题,只有实现自我主客体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博弈关系的内在的扬弃,才能走出自我异化,使人的自我反身性趋向于完整的展现。
人与人的矛盾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人在实践中创造和改变世界,也在不断地完善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人的自我具有反身性特征,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局限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反身性不只是体现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5]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建构着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人自身反身性的建构和人与人关系的生成是互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要摆脱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对人自身发展的羁绊,就要通过人的反身性建构推动人的改造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参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