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谈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引导价值观教育查抄袭率

谈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引导价值观教育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28003 浏览:1234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受其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形势下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价值观
1009-0118(2013)01-0081-0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受其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并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益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发展迅速,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当前多数在校大学生思想上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爱国热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功利化和多层化的特点,核心价值体系正在流失。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受西方人生哲学、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利益趋动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与国家、他人与自我关系的认知上出现偏差,一些大学生认为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已被历史淘汰,滑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过分注重自我,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更多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

二、大学生价值观现状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有了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在这种要求的指引下,大学生主动学习,努力使自己完善成为知识丰富、个性鲜明、人格健全、接受社会主导价值标准和行为规则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传入,也使大学生在政治工作、生活技能、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全球意识等方面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市场经济所衍生的消极因素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价值变化的影响

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原则扩大化。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拉开了贫富差距,人们衡量事物的标准也开始市场化,社会价值发生变化。受其影响,个别学生把人格、知识、情感等都纳入到有偿的商品交换之中,用经济观点与手段来评判和调节身边的事物,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步入了“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念误区,引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

(二)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尤其是西方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经济开放的同时,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也大量涌进。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我国的传播。资本主义文化思想良莠不齐,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难认清社会思潮的本质,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地位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受到冲击,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陷入了混乱、迷惘、冲突之中。

(三)大学生自身思想与心理特点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往往表现为

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自主意识强烈,追求个性自由,对传统文化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但是由于他们知识储备并不丰厚,缺乏社会阅历,加上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社会思想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很容易把一些现象当作本质,自身思想随社会思想的变化很快产生变化。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进一步形成与发展时期,其价值观具有多变性与可塑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也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是科学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在我国已发展为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进一步从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说明,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同时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学生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蚀,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稳定价值观的形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规避问题,社会观念越是多元化,就越要通过比较和辨析,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力和说服力,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中华儿女最强烈的愿望。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座、社会实践等有效载体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充满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也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同时高校还应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做出引导,寻找学生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例如人生导航和成才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加强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具体的奋斗目标,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怎么写作于祖国人民统一起来。

(三)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确立主流文化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校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及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以各种形式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同时积极倡导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新观念。在加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高校也应通过各种载体加强对西方思潮的剖析,引导大学生坚决摒弃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腐朽的观念,同时积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并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从而确立主流文化。

(四)加强道德教育,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价值标准又是道德规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潮的传播是双刃剑。社会的变化迫切需要建立明确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以改变在我国存在的道德价值取向紊乱、善恶不分、美丑不辨的现象。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统领大学生道德教育,建立与完善由“宣传教育、榜样示范、制度规范、评价奖惩”构成的机制,把道德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融为一体。积极开展辩论赛等活动,辩论赛的主题应涉及社会主义“义利观”、诚实守信等话题,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荣”、“辱”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